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是什么意思
1、释义:千里之外送来一个鹅毛,虽然礼物的价值很低,但是情谊却很重。
2、 因为一切贤圣,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善知识们,是我们的福田故,所以除了发心供养一些金钱物质财富以外,懂得护持善知识们,所弘扬的正法,作善知识老师的义工等等的义举,也是对我们的善知识老师的一种皈依和供养。
3、释义:浅色的衣服轻的像雾一样,纺了花的纱薄的像云,不要嫌弃礼物太轻薄你应该知道,就是送上这轻薄的衣衫仍旧怕会热着你。
4、这些人的脑路我也是不懂,老公送我包包我就被物化了?老公经常摸摸头哄两句我岂不是就变成他的宠物了?再说了,女人的价值当然体现在她付出所收到的回报中:比如工作努力就能升职加薪,认真操持家庭就会母慈子孝,你全力爱老公他也会感恩并且通过感情或者礼物来回报。
5、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光绪《沔阳州志》
6、愿法界一切众生都能够明了,只有我们每一个众生自己的修行功德,才是最无上的摩尼宝珠!
7、周纪合|大荔故事(天贵见银失诚信天道轮回报子孙)
8、(出处) 宋·欧阳修《梅圣俞寄银杏》诗:“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
9、他派一个名叫缅伯高的人,用竹篓背上一只天鹅,前往京城长安。缅伯高跋山涉水,日夜兼程,走了好多天,来到了沔阳湖(在今湖北省境内)边。在这许多天里,天鹅没下过水,浑身都脏兮兮的。缅伯高放下竹篓,抱出天鹅要给它洗洗澡。不料,天鹅一纵,挣脱了他的怀抱,扑棱一声,振翅要飞。缅伯高下意识地伸出手去抓了一把,只抓下了一根羽毛,眼睁睁地看着天鹅飞走了。缅伯高又着急又害怕,伤心地大哭了一场。后来,他急中生智,怀揣着那根羽毛,赶往都城长安。
10、办公室一未婚妹子说:徐姐你好霸气啊,我就不好意思跟我男朋友要礼物,只要是他送的我都喜欢,不是有句话叫做: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吗?
11、唐朝贞观年间,西域回纥国,是大唐的藩属国。一次,回纥国为了表示对大唐的友好,便派使者缅伯高,带了一批珍奇异宝去拜见唐王。在这批贡物中,最珍贵的,要数一只罕见的珍禽---白天鹅。缅伯高最担心的也是这只白天鹅。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可怎么向国君交待呢?
12、缅伯高没有办法去捉,只好拿着这根鹅毛面见皇帝。
13、“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
14、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15、这个故事发生的背景作为一个文科生我还是有必要跟大家科普一下的。
16、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谊重。语出北宋邢俊臣《临江仙》。不远千里去送一根鹅毛,作为礼物。喻礼物虽然微薄,却情谊深重。
17、 心诚则灵,是佛家在皈依和供养方面的一条最大原则。
18、有一天路过沔阳河(今排湖)时,那只白天鹅突然把脖子伸得老长,张着大嘴竭力地喘息,缅伯高见状,一时心软便把天鹅从笼子里放了出来,并亲自带着它到河边饮水。不料,白天鹅喝饱水后,竟拍打着双翅飞入了天空。缅伯高慌忙伸手去捉,只扯得了几根羽毛。
19、缅伯高向前一扑,只拔下几根羽毛,却没能抓住白天鹅。眼睁睁看着它飞得无影无踪。
20、释义:一个鹅毛也要千里相送,可见那个人在对方心目中的重要性。
21、随从们劝他说:“已经飞走了,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法吧。”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
22、从此,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故事就在民间广为流传了开来。
23、朋友之间当以诚相待,彼此应好好珍惜朋友之间的情谊。用金钱维持的交往是靠不住的,建立在志同道合的基础上的友谊才是最珍贵的。
24、 一个贫穷之人供养的一把沙子,一盏马蹄灯或是酥油灯,有时也会比富贵人家供养的百万金银财宝,更能感应道交到,佛、菩萨的加持、加被的正能量呢!
25、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了事情的原委。唐太宗连声说:难能可贵!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26、意欲透过儒释道一体化国学修行者,须将每篇文章读颂7至21遍,然后坚持在现实生活中践行就可以了
27、(造句)爷爷从乡下给我们送来他亲手种的蔬菜,真是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啊!
28、唐朝贞观年间,回纥国是大唐的藩国,一次,回纥国为了表示对大唐的友好,便派使者缅伯高带了一批珍奇异宝去拜见唐王。在这批贡物中,最珍贵的要数一只罕见的珍禽——白天鹅。
29、这天,缅伯高来到沔阳河边,只见白天鹅伸长脖子,张着嘴巴,吃力地喘息着,缅伯高心中不忍,便打开笼子,把白天鹅带到水边,让它喝了个痛快。谁知白天鹅喝足了水,合颈一扇翅膀,“扑喇喇”一声飞上了天!缅伯高向前一扑,只拔下几根羽毛,却没能抓住白天鹅,眼睁睁看着它飞得无影无踪。一时间,缅伯高捧着几根雪白的鹅毛,直愣愣地发呆,脑子里来来回回地想着一个问题:"怎么办?进贡吗?拿什么去见唐太宗呢?回去吗?又怎敢去见回纥国王呢!思前想后,缅伯高决定继续东行,他拿出一块洁白的绸子,小心翼翼地把鹅毛包好,又在绸子上题了一首诗:“天鹅贡唐朝,山重路更遥。沔阳河失宝,回纥情难抛。上奉唐天子,请罪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
30、故事发生在唐朝。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路过沔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毛。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随从们劝他说:“已经飞走了,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法吧。”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
31、 佛法的公案故事说,我国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就是因为上山砍柴时,看到山上雨中的一片破损了的佛像,就将祂放在自己的胸口进行护念,从而感得自己日后作皇帝的命运的。
32、第一:回纥国原本是要送一只罕见的珍禽白天鹅的,并不是一开始就打算送鹅毛的,最后落得几根鹅毛完全是无奈之举。
33、缅伯高最担心的也是这只白天鹅,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可怎么向国王交待呢?所以,一路上,他亲自喂水喂食,一刻也不敢怠慢。这天,缅伯高来到沔阳湖边,只见白天鹅伸长脖子,张着嘴巴,吃力地喘息着,缅伯高心中不忍,便打开笼子,把白天鹅带到水边让它喝了个痛快。谁知白天鹅喝足了水,合颈一扇翅膀,“扑喇喇”一声飞上了天!缅伯高向前一扑,只捡到几根羽毛,却没能抓住白天鹅,眼睁睁看着它飞得无影无踪。
34、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唐太宗见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打开,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诗曰:“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沔阳河失宝,倒地哭号啕。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唐太宗连声说:“难能可贵!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35、之前咪蒙有个观点大致是说女人自带烧钱属性,老公不给老婆买奢侈品包包就是不爱老婆之类……很多人会抨击这种观点,觉得这种表面宣扬的女性解放和女权主义,骨子里却是在暗示女人将自己物化,你的价值和情感难道仅仅体现在男人送的奢侈品上面吗?
36、怎么办?这可怎么办?最重要的宝物飞走了,拿什么去见唐太宗呢?可要是就这样中途回去,今后又怎样面对国王呢?
37、缅伯高与众人押着珍宝和天鹅毛,披星戴月,日夜兼程,没过多久便来到了长安城。唐太宗亲自面见了缅伯高,缅伯高随即献上贡品。唐太宗一眼就看到了那个装着天鹅毛的绸缎小包,便命人打开,一看里面竟然装的是几根鹅毛,包上还附有一首小诗。唐太宗读完诗,又听缅伯高将事情的原委一一道来后,他不但没有怪罪缅伯高,而且还连声赞叹说:“难能可贵!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最后,唐太宗还重赏了缅伯高。借此,唐太宗晓喻百官,无论官民赠送礼品,只求礼仪与情义,不求华丽与贵重,如有借此行贿索贿者,严惩不贷。一时,“千里送鹅毛”传为佳话,官场风气为之一新。
38、他害怕皇帝处罚自己,就编了一首顺口溜,大意是这样的:“我来向您朝贡,经过了万水千 山,可到了潘阳湖时天鹅飞走了;我悲痛欲绝,今天上复天子,请您饶了缅伯高。再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39、千里送鹅毛就是走几千里的路,赠送天鹅的羽毛。哦?为什么走了这么远的路,却只送几片天鹅的羽毛呢?难道要做羽毛扇子啊?呵呵呵,别猜了,别猜了,这就让魔法兔大礼帽赶紧讲给你听吧!
40、千里送鹅毛: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含有深厚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