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核心
1、在我国传统哲学与人文体系中,追求的是人与天与地三者和谐统一相互依存的关系,由此儒家提出的“仁”就是儒家学说根本立足与人类与自然相互依存发展的一种本原学说表述。而后世者将‘仁’局限与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多有误读。
2、 儒家的“人治”主义,就是重视人的特殊化,重视人可能的道德发展,重视人的同情心,把人当作可以变化并可以有很复杂的选择主动性和有伦理天性的“人”来管理统治的思想。从这一角度看,“德治”主义和“人治”主义有很大的联系。“德治”强调教化的程序,而“人治”则偏重德化者本身,是一种贤人政治。由于儒家相信“人格”有绝大的感召力,所以在此基础上便发展为“为政在人”、“有治人,无治法”等极端的“人治”主义。
3、儒家思想核心,就个体而言,是仁义礼智圣德性论“五行”思想;(儒家思想核心)。
4、一变“学在官府”而为“私人讲学”,使传统文化教育播及到整个民族。这样儒家思想就有了坚实的民族心理基础,为全社会所接受并逐步儒化全社会。
5、简而言之,儒家学说一半是等级制度说明书,一半是宗教元素大杂烩。
6、儒家的第二个思想是义。义就是合适的应该做的事情。应该做的就是正义,不应该做的事情就是不义。儒家从来都是把义作为做人的重要规范的。如果说仁是人心的话,义就是人所要走的路。因此仁是内在的,是人的天性,而义是外在的,是人的道德规范。所以,孟子有仁心义路的观点。由此,儒家学说生发出利义之辩,认为在小利和个人利益面前,应该追求大义。孔子和孟子都主张,舍生而取义。这也是中国民族精神之所在。
7、而儒家在解释“仁”作为人类与自然的根本本质统一问题上,寻求协调人类与自然的根本方法,确立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而因为此语出自有子的解释,而被封建神权世袭的制度解释,所以作为孝弟的本来面目,使儒家的本被单向修改。
8、智:同"知",孔子的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基本范畴。指知道、了解、见解、知识、聪明、智慧等。内涵主要涉及知的性质、知的来源、知的内容、知的效果等几方面。关于知的性质,孔子认为,知是一个道德范畴,是一种人的行为规范知识。
9、仁:仁爱。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儒家思想核心)。
10、在汉朝以后,董仲舒在儒家思想中加入了阴阳五行学说,到了宋明理学,北宋五子、朱熹等哲学家,从佛教中吸收养分,发展出了理学,到了明朝的王阳明,吸收了孟子等思想,发展了心学。无论是董仲舒,还是朱熹王阳明,他们的儒家学说,都可以说是后儒学,当然也是儒家学说的一个部分。
11、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语出《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12、因理学家主要讨论的内容为义理、天命之学,故称为理学,又名为道学。理学是融合释、道二教部分教义与传统儒学的新思想体系。理学兴起于北宋代表人物有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邵雍,南宋朱熹集其大成。
13、“仁”是什么?仁者,爱人。“仁”其实就是人人心中都有的一点“恻隐之心”,因为人人都有,所以才说人性本善,所以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正因为人人都有,所以它才可以被发扬,被实践。
14、孔子命观的特征与内涵、“修身俟命论”的人生指导意义、孔子的人生问题论、乐——孔子的人生态度和人生境界、孔子与弟子论志向、立身行事中的言与默、孟子的性善论与孟子的使命、孟子的仁政学说以及荀子的性恶论与礼治说、儒家思想的流变、贯通天人——董仲舒的儒学思想。
15、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荀子于五十岁始来游学于齐国,至襄王时代“最为老师”,“三为祭酒”。后来被逸而适楚,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家居兰陵,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入室弟子。《史记》记载李斯“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荀子的“帝王之术”,通过李斯后来的实践,体现出来。北宋苏轼在《荀卿论》中说:“荀卿明王道,述礼乐,而李斯以其学乱天下。”
16、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孔子以"义"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义(谊)者,人所宜也。段玉裁注《说文·言部》曰:‘谊、义,古今字,周时作谊,汉时作义,皆今之仁义字也。’义有君子义与小人义,君子义大我,小人义小我。大我,为大众、为社会也;小我,撮伙偏党也,今所谓‘哥们义气’是也。”(陈志岁《载敬堂集·民说》)
17、体用是中国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本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表象。一般说来,中国古代哲学中所谓“体”就是根本的,第一性的;所谓“用”就是从生的,第二性的。这是“体”与“用”的最简单最主要的意义。
18、所以儒家是重人世,重当代的。这也就是儒家在今天的意义,儒家能为无神论的当代中国人提供一个人生信仰,告诉你,人应该做什么,人怎么活着才有意义。如果儒家对当代中国人没有意义,那么它就不应该传承下来,应该消灭在历史的长河中。
19、 儒家的“德治”主义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这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断非法律制裁所能办到。
20、孝: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着重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认为如缺乏孝敬之心,赡养父母也就视同于饲养犬,乃大逆不孝。孔子还认为父母可能有过失,儿女应该婉言规劝,力求其改正,并非对父母绝对服从。这些思想正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体现。然而孔子论孝,还讲"父母在,不远游","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表现了其时代的局限性。孝被后世之儒定为繁琐仪式,《礼记》中规定父母死后"水浆不入口,三日不举火","哭泣无数"以至"身病体羸"变成精神和肉体的自我摧残。宋明时代把孝道作为道德论中最重要的范畴之理学家朱熹提倡父权绝对化。孝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中,剔除宣扬封建主义糟粕外,也有一些合理因素,提倡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养老",将孝亲与忠于民族大义相结合,主张死后薄葬节用等。
21、儒家释“礼”多在四书。是要让人们认清自己和周围人、事、物的相互关系.狭义的礼更偏重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2、儒家的“礼治”主义的根本含义为“异”,即使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只有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国家的治乱,取决于等级秩序的稳定与否。儒家的“礼”也是一种法的形式。它是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如违反了“礼”的规范,就要受到“刑”的惩罚。
23、“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影响深远。这是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具体表现在天与人的关系上。它认为人和天不是处在一种主体与对象之关系,而是处在一种部分与整体、扭曲与原貌或为学之初与最高境界的关系之中。
24、儒家经典主要有儒学十三经。儒家本有六经,《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秦始皇"焚书坑儒",据说经秦火一炬,《乐经》从此失传。
25、从这里可以看到,“道”一是指天地‘始”,而更重要的是“天”和“人”的运动规律。以至于中国文化中出现了很多关于“道”的规律的概念。比如,大道、正道、邪道、道理等等。意即,符合规律的就是正道,不符合规律的就是邪道。后来封建统治者又把“道”作为自己的化身。认为维护君王的就是正道,不符合君王的就是邪道等等。道的这一概念,无论在中国哪一学派中,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等任何一个领域都可以找到它的影子。所以,如果抽去了“道”的思想,中国文化就要散架。
26、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一般认为,格物致知就是“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才在为理性知识而愁。”
27、所以说,儒家思想的所有的着眼点都是人,所以说,儒家思想是仁学,更是人学,是调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物之间关系的学说。
28、智:同"知",孔子的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基本范畴。指知道、了解、见解、知识、聪明、智慧等。内涵主要涉及知的性质、知的来源、知的内容、知的效果等几方面。关于知的性质,孔子认为,知是一个道德范畴,是一种人的行为规范知识。
29、讲座主要围绕我校即将举行的祭孔典礼,讲述豪文学校“泓承泗水,文载尼山”的精神风貌,宣扬至圣先师孔子“仁”与“礼”的高尚思想。“泗水、尼山”皆在孔子故里,即儒家所谓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还要遵循“忠恕”之道,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礼”主张的是“克己复礼”,就是说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礼”的要求。以“礼”显仁,以“仁”彰“礼”。其中“仁”体现的是“仁者爱人”,这一主张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从而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和思想准则,以圣人为楷模。孔子的“仁”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则体现了礼制精神,这些核心的思想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是最值得我们传承的传统文化之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美好校园的主要因素。
30、儒家思想的精华包括先秦儒家思想、孔子的仁与礼、从前孔子时代的礼乐制度到孔子的仁礼思想、孔子的仁、孔子的礼、孔子的孝道、《论语》中的孝、《孝经》论孝、孔子的命观、孔子命观形成的背。
31、儒家思想在东亚各国都有广泛的影响。在韩国和日本,伦理和礼仪都受到了儒家仁、义、礼等观点的影响,至今都还很明显的。
32、礼,古字作“礼”,本意是拿个祭祀的器皿“豆”来祭那个至高上无所不能的“上天”的。它的潜台词就是对人对事要有真正的谦卑心,则在外表上就会产生发自内心的恭敬。
33、第一是仁,仁爱是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什么是仁?孔子说,“仁者爱人”,就是要爱人。首先是爱谁?从血缘上来说,我们首先应该爱自己的父母,因为他们给了我们生命,其次是爱自己的兄弟姐妹,亲人朋友,再把这种仁爱的精神推广到全社会,那么这就是一个充满仁爱和温暖的社会。孟子把孔子的“仁者爱人”的思想往前大大地发展了。孟子说“仁者无敌”,他渴望在社会上实行仁政。就是君主爱老百姓,老百姓也爱君主,这样的政治就是仁政。
34、孔子命观的特征与内涵、“修身俟命论”的人生指导意义、孔子的人生问题论、乐——孔子的人生态度和人生境界、孔子与弟子论志向、立身行事中的言与默、孟子的性善论与孟子的使命、孟子的仁政学说以及荀子的性恶论与礼治说、儒家思想的流变、贯通天人——董仲舒的儒学思想。
35、“仁”是可实践,也必须实践的,不是束之高阁用来空谈的东西。最基础的实践方法就是“孝”,人生下来就会依恋父母,这种依恋是子女对父母的爱,这种爱就是孝,孝的本源就是“仁”(但是要分清楚真孝和愚孝)。一个孝顺的人并不一定是“仁”的人,但是一个不孝的人绝对不可能是一个“仁人”,所以才说求忠臣必于孝子之家。因为爱父母,推己及人,引申出来,所以要爱妻儿、爱兄弟姐妹,爱亲戚朋友,爱国族同胞,爱天下人。基于此,而产生一整套社会规范,称之为“礼”。礼的本质是“仁”,这是万古不变的,但礼的形制却应该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如果死守传统礼制,而不知变通,那反而是不仁的,所以才说“礼乎,礼乎,玉帛云乎哉?乐乎乐乎,钟鼓云乎哉?”又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因为礼的的本源是“仁”,所以才要克己复礼,因为“复礼”就是“归仁”。举例来说,孔子说:“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季氏使用八佾之舞,表现的是季氏蔑视王权,破坏秩序,而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社会最需要的就是秩序,所以季氏违礼不仁,孔子不能忍的不是“礼”的形式被破坏,而是背后的“不仁”。如果后世死守礼的形制,而不能把握礼的本来,那礼就会变成吃人的“礼教”,礼就不再是礼了。所以,当我们今天再说礼的时候,礼应该是什么呢?应该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认真脸)。这也就是为什么孔子评价管仲为:不知礼,但却说他“仁”。
36、仁:爱人。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
37、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认为忠乃表现于与人交往中的忠诚老实。
38、儒家的第九个思想是悌,就是对兄长的敬爱之情。
39、“儒家,释家,道家”的内容和核心思想分别是什么呀?
40、儒家的第三个思想是礼。礼就是各种礼仪规范、规章制度等。孔子特别重视礼。他曾经说“不学礼无以立”。要是想在社会立足取得成功的话,必须要践行各种礼仪规范,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如果说义是一种约束人的恶行为的内在的道德规范的话,而礼就是社会的外在的规范,类似于现在的法制建设。在儒家看来,礼的最重要的表现就是等级制度,无论是孔子、孟子还是荀子,都特别重视礼。
41、①把你的爱扩大推广,就是仁。《论语》里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把“仁”细化并实践的出来,就需要“仁义礼智信”五常德。“仁政”是儒家的主要政治理念,它通过“礼乐并重”来实现。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没有“仁”作为核心,“礼乐”就只是空架子。事实上,“礼教”只有以“仁爱”为内核时,才是真正符合儒家精神的“礼教”。
42、儒、道、佛家的养生思想:儒家讲的是敬,道家讲的是静,佛家讲的是净.
43、孔子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主张“礼”,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儒家文化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文化。
44、 道家思想与道教的区别,其实从大的方面看,宗教跟思想流派的区别也适合解释道家和道教的区别,比如宗教有比较严密的仪式,有自己的禁忌和制度等等,而什么家之类的思想只强调思想本身,如何去实践则要求的比较少。
45、悌:指对兄长的敬爱之情。孔子非常重视悌的品德,其弟子有若根据他的思想,把悌与孝并称,视之"为仁之本"。
46、儒家把“中庸”看成最高的道德标准,也是他解决一切问题的最高智慧。中庸之道亦被称为中道或中和之道。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这就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
47、孔子晚年整理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后人称之为“六经”。其中《乐经》已失传,所以通常称“五经”。
48、重伦常,着眼此岸世界。儒家与宗教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更关注于现实生活的此岸世界。积极入世,认为每个人都要先修好自身。而修身的途径,就在处理好你所面临的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摆好自己的位置,做好自己的事情。也因此,秩序是儒家思想中极为重要的事情。
49、 参赛不分年龄、不分地位、不分业余或专业、不收取任何费用,只要是热爱国画艺术、有一定造诣的人士,都可投稿参加。
50、儒家的第八个思想是孝顺。孝是中国哲学的核心思想。
51、出自《孟子》。孟子认为善是人的本性。“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有四种“本心”: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即由此产生。而人性变坏,是由于受外物的影响,不是本性的表现。荀子主张性恶论,与孟子针锋相对。
52、儒家的第七个思想是恕。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不想承受的东西,你也不要加在别人身上。这是一种推己及人、换位思考的人生观。
53、孝,指对父母还报的爱;悌,指兄弟姊妹的友爱。孔子非常重视孝悌,认为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论语》“孝悌者也,其为人之本与”。
54、唐代李翱提出,成为圣人的一套学说;性是上天赐给每个人的,普通人若能消除情欲的蒙蔽,使性恢复原来的光明,就能成为圣人。这就是复性。
55、悌:指对兄长的敬爱之情。孔子非常重视悌的品德,其弟子有若根据他的思想,把悌与孝并称,视之"为仁之本"。
56、儒家,注重“人道大伦”,希望推衍“爱与敬”。儒家中道思想注重以人为本,以人性为主体,儒家是孔子所创立、孟子所发展、荀子所集其大成,之后延绵不断,为历代儒客推崇,至今仍有一定生命力的学术流派。
57、孟子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58、修身养性,齐家治国。中庸之道,中庸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把握阴阳的大智慧,尤其讲变通,中是整全的,但我们无法同时掌握整全的,所以中就变成了合理。当它大才合理的时候,这个中就代表大,当它小才合理的时候,这个中就代表小,当它极端才合理的时候,中就代表极端。中庸之道,就是如何找到这个合理点,达到以虚控实的目的。仁义礼只是安人法,将心比心平衡的方法。还有经权之道。
59、佛家教义的主要思想就是鼓励人们行善,勿恶;忍耐,戒欲;生灵平等……
60、严格地说,儒家思想更多地指的是,先秦时期开始创立的,以孔子和孟子思想为主体的思想。在孔子和孟子以后,出现了先秦最后一个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不过,他的思想对孔子和孟子的思想进行了改造,他重视礼法兼治,所以他的弟子韩非子、李斯,从荀子的学说中发展了法家思想。
61、在那个崇尚法治与无为而治的时代,儒家思想是不符潮流的,不会被君主所接受,接受它就相当于接受了灭国。
62、另一方面,孔子又主张积极主动,“知其不可而为之”。所以李泽厚说“尽人事而听天命”乃儒学义理。后来荀子说“制天命而用之”,和孔子主张相去颇远。
63、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为行,知决定行。
64、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孔子以"义"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
65、经过一千年的融合,在宋代,道、儒、佛已经三位一体了:以道行、儒礼、佛法为灵魂影响着每一位华夏子孙。
66、礼: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培养起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它越来越成为束缚人们思想、行为的绳索,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67、礼: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礼”的主张是“克己复礼”,就是说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礼”要求,孔子追求的“礼”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孔子还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就是校正等级秩序,达到贵贱有序。
68、第是人的价值也就是人的主体性的问题,或者说是人何以为人的问题,更是人如何处理好身体与心的关系的问题。在人的主体性问题上,儒家强调性善论,这是孟子提出来的,认为人的内心深处天然地而不是外物外加在自我身上的一种德性,这种德性就是人有四种善的萌芽,即恻隐之心、是非之心、好恶之心和辞让之心。
69、征稿时间:2017年9月4日—12月25日
70、孔子在世时,他的思想一直不受重视,当时的当红炸子鸡是法家思想。春秋时期各国互殴,诸侯们急着要打胜仗,对富国强兵而言,法家思想有立竿见影之奇效,儒家成天神神叨叨说要“仁者爱人”,就是拿不出具体办法,注定被冷落。
71、就社会而言,是德道思想,即博爱、厚生,公平(涵盖“中”)、正义(涵盖“正”),诚实、守信,革故、鼎新,文明、和谐,民主、法治等,它是我们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基石。
72、道教把许多古代圣人当作神崇敬,并且向往人能够长生不老。这种在人当中寻找神的思想和追求永生的思想是有价值的,但只有耶稣才是神借着童女怀孕降生成为人,他既是神,又是人。他通过受难,流血,复活,拯救人类,也证明了他的神性。人相信他,就可以得救,得永生,与神和好,成为神的儿女。其他任何人都只是人而不是神,是被造者,而不是造物者。耶稣基督是唯一的救世主。《道德经》第78章指出:“是以圣人云:受国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73、在秦始皇时"焚书坑儒"受到重创,在汉武帝时,为维护专制统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施思想钳制后兴起。儒家思想的内涵丰富复杂,在广泛汲取古代典籍精华基础上逐步发展出基础理论和思想,即讲大一统、讲君臣父子。
74、在讲清楚了“道”的原理,即,我们弄清楚了“天”以后,我们再来讨论万物。易经和道家思想都认为在生成原理上,天和万物是一样的。只是老子说得更清楚和明白而已。这就是老子的“天下母”的思想。他说:“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老子》52章)归结起来这就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的来源。
75、汉武帝看上的,主要是儒家思想对等级秩序的强调。
76、 修身养性,齐家治国。中庸之道,中庸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把握阴阳的大智慧,尤其讲变通,中是整全的,但我们无法同时掌握整全的,所以中就变成了合理。当它大才合理的时候,这个中就代表大,当它小才合理的时候,这个中就代表小,当它极端才合理的时候,中就代表极端。中庸之道,就是如何找到这个合理点,达到以虚控实的目的。仁义礼只是安人法,将心比心平衡的方法。还有经权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