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心自用(文案精选36句)

短句网
评论 2023-08-18 09:10:31 浏览59

师心自用

1、盖少年盛气、师心自用、论议古今人是非得失。

2、追随业已形成的主见,并把这种成见当作效法的对象,那么谁没有效法的对象呢?为什么必须了解事物变化的道理、然后拿自己内心里已有的观念相互印证,才会形成效法的对象呢?事实上,愚昧的人全都有自己效法的对象。还没有成见就已经存了是非的观念,这就好比今天到越国去而昨天就已经到达。这就是把没有当作有。倘若把没有当作有,即使是有神明的夏禹再世,尚且无法理解,我又将怎么办呢?

3、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见有闭门读书,师心自是,稠人广座,谬误差失者多矣。”(师心自用)。

4、    陆抑非擅花鸟,工写皆能,尤以兼工带写成就更高。其工笔上追两宋,写意可继元、明,兼工带写则以宋画为格,力追吕纪、林良,涉猎青藤、白阳。六十年代后至杭州,画风也随之大改,吸取大写意之长,由工而放,以雄盖秀,笔墨生辣,色调浓丽,格调娴雅。

5、注:一个并列两个辨析(辨析种属与组成,辨析反对与矛盾)是永恒的考试热点。详见3分钟速览类比考点

6、佛教经典过于高深,悟性有限,但南怀瑾讲《大学》、《中庸》、《论语》当真是精彩绝伦,有人引经据典说解的不对,但我喜欢,对错有的时候没那么重要,说得通就好。

7、在学习上要善于动脑筋,师心自用才能学深学透。

8、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9、(释义):师心:以心为师,这里指只相信自己;自用:按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形容自以为是,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

10、钤印:抑非(朱)、苏叟(白)、春到人间(白)

11、C项“洋为中用”比喻批判吸收外国文化中有益的东西,为我所用,与文意相悖,排除。

12、求学问切不可师心自用,应该多多求教师长,联系实际,才能不断进步。

13、(出自):《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4、解析:“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与“颠倒黑白”属于近义关系。A项:“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对的,“不屑一顾”指认为不值得一看,形容极端轻视,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B项:“目无全牛”指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鼠目寸光”比喻目光狭小见识短浅,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C项:“师心自用”形容自以为是,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固执己见”指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二者属于近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D项:“不孚众望”指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众望所归”形容某人威望很高,受到大家敬仰和信赖,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

15、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见有闭门读书,师心自是,稠人广座,谬误差失者多矣。”

16、C(解析)本题属于集合类,主要考察包容关系(种属关系和组成关系)。麻雀是一种动物,动物是生物链的一个组成部分,前者是种属关系,后者是组成关系;发卡是一种首饰,首饰是装扮品的一个组成部分。A选项中早餐不是豆制品的组成部分;B选项中开水不是一种纸杯;D选项中钢笔不是一种电脑。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17、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见有闭门读书,师心自是,稠(chóu)人广座,谬误差失者多矣。”

18、款识:红露浥翠。元伟大医师鉴正,陆抑非时年七十有三

19、如果连这点规矩都不肯守,而只想师心自用,抄小径,如何堪为无上正法之法器?

20、钤印:翀(白)、陆翀(白)、君匋(白)、钱君匋(朱)、午斋(白)

21、B(解析)本题属于映射类,主要考察唯一性。新闻是内容,报刊是载体;歌曲是内容,唱片是载体,两者均为一一对应。A选项中出版社不是载体,C选项中玉米和土地不是一一对应,D选项中法院也不是载体。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22、我看总经理四周都是些才智不高又师心自用的人。

23、(近义词)师心自是、妄自尊大、自以为是、刚愎自用、好为人师、固执己见

24、学之兴废,随世轻重。汉时贤俊,皆以一经弘圣人之道,上明天时,下该人事,用此致卿相者多矣。末俗已来不复尔,空守章句,但诵师言,施之世务,殆无一可。故士大夫子弟,皆以博涉为贵,不肯专儒。梁朝皇孙以下,总丱(kuàng)之年,必先入学,观其志尚,出身已后,便从文史,略无卒业者。冠冕为此者,则有何胤、刘瓛(huán)、明山宾、周舍、朱异、周弘正、贺琛、贺革、萧子政、刘縚(tāo)等,兼通文史,不徒讲说也。洛阳亦闻崔浩、张伟、刘芳,邺下又见邢子才:此四儒者,虽好经术,亦以才博擅名。如此诸贤,故为上品,以外率多田野间人,音辞鄙陋,风操蚩(chī)拙,相与专固,无所堪能,问一言辄酬数百,责其指归,或无要会。邺下谚云:“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使汝以此为师,令人气塞。孔子曰:“学也禄在其中矣。”今勤无益之事,恐非业也。夫圣人之书,所以设教,但明练经文,粗通注义,常使言行有得,亦足为人;何必“仲尼居”即须两纸疏义,燕寝讲堂,亦复何在?以此得胜,宁有益乎?光阴可惜,譬(pì)诸逝水。当博览机要,以济功业;必能兼美,吾无间焉。

25、陆抑非早年对南田、新罗佳作心摹手随,下笔轻灵,敷彩清妍,尤得力于恽氏,有“陆牡丹”之誉,他于唐云、张大壮、江寒汀享有江南花卉四才子之美誉。

26、解析:第一空,A项“博大精深”形容思想和学术广博高深,B项“源远流长”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C项“包罗万象”形容内容丰富,应有尽有,均可体现“中医”的特点,保留;D项“自成一家”指在某种学问或技术上有独到的见解或独特的做法,能自成体系,与后文“中西结合”、“借鉴、学习西方的一些培养模式”相矛盾,排除。

27、这种事必须集思广益,不能师心自用,否则失败的机率会很高。

28、第六“子庶民则百姓劝”。这是说治国平天下的一个基本目标,都是为了人民百姓而服务,也就是孟子所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道理。所谓国家政权的基本成因,便是人民和土地。因此,领导治国者的存心,必须爱一切人民老百姓,如爱自己亲生的子女一样,要有“如保赤子”的仁爱至情,才能使老百姓甘愿接受教化而互相规劝,养成良善的民风。

29、若有认为西方生活方式是一种"堕落",我只佩服他的师心自用而已!"。

30、究竟有多少老板不知不觉陷入“师心自用”或“刚愎自用”而不自知,他们不知道他们不知道,妄自尊大,听不得不同的意见,当真可叹可惜。

31、款识:华秋岳写生当于不似处求之,庶几近矣,抑非居士并识

32、勉学为《颜氏家训》第八篇的篇名,一部分被收录于中学语文课本,作者颜之推,字介,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北齐文学家,所著《颜氏家训》共二十篇,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后世称此书为“家教规范”。该书是他对自己一生有关立身,处事,为学经验的总结。

33、最近重读《话说中庸》,“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治国平天下的九项大经大法大原则。当年划下的段落历历在目,对南师的解释又有了新的感悟:

34、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至于谚云:“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驾长檐车,跟高齿屐,坐棋子方褥,凭斑丝隐囊(nāng),列器玩于左右,从容出入,望若神仙。明经求第,则顾人答策:三九公宴,则假手赋诗。当尔之时,亦快士也。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铨(quán)衡选举,非复曩(nǎng)者之亲;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施之世而无所用。被褐而丧珠,失皮而露质,兀若枯木,泊若穷流,鹿独戎马之间,转死沟壑之际。当尔之时,诚驽材也。有学艺者,触地而安。自荒乱以来,诸见俘虏。虽百世小人,知读《论语》、《孝经》者,尚为人师,虽千载冠冕不晓书记者,莫不耕田养马。以此观之,安可不自勉耶?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

35、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谚曰:“积财千万,不如簿伎在身。”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是犹求饱而赖营馔,欲暖而惰裁衣也。夫读书之人,自羲、农已来,宇宙之下,凡识几人,凡见几事,生民之成败好恶,固不足论,天地所不能藏,鬼神所不能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