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的核心
1、儒家思想核心,是仁义礼智圣德性论“五行”思想;就社会而言,是德道思想,即博爱、厚生,公平(涵盖“中”)、正义(涵盖“正”),诚实、守信,革故、鼎新,文明、和谐,民主、法治等,它是我们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基石。
2、儒家对中国科技以及世界文明的贡献特别巨大。据《世界自然科学大事年表》记载,16世纪以前,影响人类生活的重大科技发明约有300项,其中175项是中国人发明的。正是这些重大的发明(包括发现),使中国的农耕、纺织、冶金、手工制造技术长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而儒家也留下了一大批世界知名的科学著作如《考工记》、《天工开物》等等。中国在明末之前一直能保持世界一流水平,这些都和因动漫小说而名声大噪的墨家没有任何关系。所以不要一提到中国古代第一印象就是想当然的科技落后、八国联军或是动漫中异常火爆而现实中早已秦汉绝迹的墨家,这不符合历史史实。
3、“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就不难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是皇帝要象个皇帝的样子,儿子要象个儿子的样子。于是天下大治......(此处省略2000字......)
4、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统治结合的结果,因此,儒家思想是连同我们当代在内的主流思想。
5、 参赛不分年龄、不分地位、不分业余或专业、不收取任何费用,只要是热爱国画艺术、有一定造诣的人士,都可投稿参加。
6、第凡事都有儒家兜着,其他的学说闷声发大财,为什么这么讲,因为抓典型,儒家的学子是最多的,杀鸡儆猴也是找儒家的人,象征性的搞斗争,无论是党派、宗族、甚至既得利益者。我们看《大明1566》清流、严党、皇帝、司礼监、海瑞,人民,倭寇、正义,这八方力量角逐,即便皇帝看似寻仙问道,实际上门清,看起来清流刚正不阿,保护自己的政治利益,很多时候看问题不能太表面。
7、儒学作为一种学说,儒家作为一个阶层,儒教作为一种信仰,三者相同也不同,需要区分开。
8、等级制就是一个金字塔,三角形非常非常地稳定。但他并不是以“效率”最大化为目标的。(儒家思想的核心)。
9、在任何一个公司里,“等级制”都是最基本的制度。(儒家思想的核心)。
10、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
11、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认为忠乃表现于与人交往中的忠诚老实。
12、第维护社会稳定,封建王朝是重农抑商,社会的稳定是第一要义,只要不动乱,不饿殍遍野,黄河泛滥,基本上,如果没有较大的天灾人祸,人能够平顺活下去,基本大概率是不会爆发暴动、革命和起义的,因为战争一点好处都没有。
13、礼: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培养起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它越来越成为束缚人们思想、行为的绳索,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14、后来,时来运转,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一个过世几百年的老头子,被从故纸堆里找出来,直接捧上神坛。
15、因为政治制度的腐坏。汉族政权虽然消灭了“英雄”,可是却维持了政权的长久性。大统一王朝通常都有三四百年寿命。而少数民族政权,则是分裂,内战,失控,脱幅,骤兴淬亡。
16、儒家思想也称为儒学。由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的鲁国人)创建,最初是指司仪,后来逐渐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主流意识。儒学对中国、东亚乃至世界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17、泓文教育豪文学校建校以来,一直秉承孔子的教育思想。谈到祭孔的意义,黄老师提出三点希望:第一:不忘根本。中华文化从尧舜开始,历代圣贤,一脉相承。孔子把这些圣人的学问融会贯通,集古圣先王之大成,所以后人称他为“大成至圣先师”。我们跟孔子学,就是学习圣人。可以说,没有孔子就难有中华文化的传承。第尊师重道。生命来自于父母,而学问源于老师,师徒如父子,老师的恩德跟父母的恩德是等同的。懂得感恩老师,就会尊重老师的每一句教导,从而身体力行,进而完善自己的道德和学问。第三:见贤思齐。孔子的身教和言教给后人以强大的精神力量,在当今时代,我们以孔子为榜样,对他的思想和教育温故知新,更有利于我们身心的健康成长!
18、主张阴阳和合。阴阳和合的思想“一以贯之”于儒学的各个方面。儒家认为事物都有阴阳两面,二者要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相互成就,要统合于阴阳相合才是完美。这一思想,在儒家所重视的“五伦”中,体现的尤为明显。他反复强调夫妻、父子、君臣等关系中的双向责任,而不主张单一服从,这一点,与法家是截然不同的。先秦儒学尤其主张礼乐并重,把礼乐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但是后世乐教失传,只剩礼教,就衍生出了许多弊端。
19、征稿时间:2017年9月4日—12月25日
20、看见没有,通过给社会每一个人贴上一个标签,“Level35”,儒家成功地为全社会指定了一种秩序。理论上来说,一切纠纷都可以得到判断和裁决。只需要比较大家谁的Level高就可以了。
21、这套思想是老百姓的麻醉剂,是统治者的遮羞布,对老百姓极尽糊弄,对统治者极其友好。这也就是往后两千年,无论王朝如何更替,儒家思想一直稳坐钓鱼台的原因。
22、在《资治通鉴》的序言中,他是这样说的。司马光开篇第一句话:“昔仲叔于奚有功于卫,辞邑而请繁缨,孔子以为不如多与之邑。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
23、叔孙通为刘邦制定礼仪。也约定了整个社会“秩序”的基本解决方案。譬如张家和李家争夺田地,划界不清。怎么办。就去找县官。因为县官的Level比较高。由等级高的人说了算。 如果甲县和乙县为了水源问题争执不休。那就去找郡长。因为刺史的Level,要比县官高。而如果二个刺史之间有争执,就去找宰相。宰相最终去找皇帝,皇帝是“最终裁决者”。
24、此外还有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包含有宽恕、容人之意。
25、为什么,为什么一个小小的装饰品,司马光要如此看重。甚至不惜组织整个翰林院,用十几年时间写本书呢。
26、儒、道、佛家的养生思想:儒家讲的是敬,道家讲的是静,佛家讲的是净.
27、“道”究竟是什么呢?归根到底,“道”是宇宙之本,万物之根,人类之始,运动这理。《老子》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子》第一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老子‘第二五章》)《管子‘内业》说:“凡道无根无基,无叶无荣,万物以生,万物以成,命之曰道。”《庄子‘大宗师》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不可受,可得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师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28、不要说什么王权富贵,不要谈什么人生理想,给自己一个心安的理由,就在红尘中入世出世,不要在意 别人如何看你,且看自己如何修行。
29、是Lv多少级。是河南帮还是山东帮,是清流,还是外戚。当二个陌生人在郊野走路,彼此相逢。他们先拱拱手,“请问老丈尊姓大名”。“哦,你比我年纪大,那你比我尊贵”。“但我是秀才,你是白身。我比你矜贵”。“你是我的同宗,按辈分你是我的三叔。那你又比我尊贵”。当古制二个人相逢,他们要相互问候行礼。这其中,其实是一种相互探底“问Level”的过程。
30、其缺点是缺乏活力。英雄豪杰全都被“论资排辈”磨死。
31、天地君亲师。老师比你高一级,这就决定了你横向的位置。在乡团或者朋党之间的经度值。
32、儒家思想十分丰富。就个体讲,有仁、义、礼、智、圣(信)、恕、忠、孝、悌等思想。比照元素论,古人开出过三德、五行、六德等德目。孔孟讲的是“圣”端;董仲舒改为“信”端。
33、总:读懂此文,想必日常的方方面面相比你也能知晓其底层逻辑了吧,比如劝酒,比如gwy热,比如上下级关系,比如家庭关系,比如公司制度,比如文明区别,比如.........
34、儒家经典主要有儒学十三经。儒家本有六经,《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秦始皇"焚书坑儒",据说经秦火一炬,《乐经》从此失传。
35、中国为什么会选择儒教。在长达500年的“春秋战国”战乱之中,儒教并不出众。孔夫子颠沛终身,生前并没有获得伟大的名声。此后的七国争霸,儒家弟子甚至没几个可以进入历史。
36、儒家的德治思想,就是提倡用道德来感化教育者。儒学认为,不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感化教育人。这一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改造,使人心良善,知耻辱而不奸邪。这种做法是最彻底、最根本和最积极的,不可能有任何法律制裁。
37、这从根本上解释了中国人为何从骨子里更喜欢打 网络游戏。为了再升一级可以激动疯狂得浑身发抖。因为中国几千年来习惯上 都是等级社会。
38、汉武帝看上的,主要是儒家思想对等级秩序的强调。
39、很多人在说xx改。如果你想改到现代西方文明的庭审辩诉为基础的法治社会,则整个中国人的游戏规则都要改变。几千年的习惯都要改变。
40、儒家的“礼治”主义的根本含义为“异”,即使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只有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国家的治乱,取决于等级秩序的稳定与否。儒家的“礼”也是一种法的形式。它是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如违反了“礼”的规范,就要受到“刑”的惩罚。
41、比如父母即便没读书,他也知道为自己的良心负责,知道致良知和忠恕,知道做人做事的原则就是,踏踏实实做事,实实在在做人,人生苦短,再不真诚、忠贞,错过的爱一定是过错。
42、他并没有否定礼治,他的德治无疑是对礼治的继承和改造。爱人既为仁的实质和基本内容,而此种爱人又是推己及人,由亲亲而扩大到泛众。
43、从这里可以看到,“道”一是指天地‘始”,而更重要的是“天”和“人”的运动规律。以至于中国文化中出现了很多关于“道”的规律的概念。比如,大道、正道、邪道、道理等等。意即,符合规律的就是正道,不符合规律的就是邪道。后来封建统治者又把“道”作为自己的化身。认为维护君王的就是正道,不符合君王的就是邪道等等。道的这一概念,无论在中国哪一学派中,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等任何一个领域都可以找到它的影子。所以,如果抽去了“道”的思想,中国文化就要散架。
44、蒙古人的态度,大致和400年后的鳌拜鳌少保差不多的:你们汉人的这套玩意有用,那花花江山怎么会被我们抢下来的?
45、悌:指对兄长的敬爱之情。孔子非常重视悌的品德,其弟子有若根据他的思想,把悌与孝并称,视之"为仁之本"。
46、儒家思想的内涵丰富复杂,在广泛汲取古代典籍精华基础上逐步发展出基础理论和思想,即讲大一统、讲君臣父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第一次打破了旧日统治阶级垄断教育的局面。
47、儒学在中国存在几千年,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依然存在巨大的潜在影响。
48、儒学的核心就是“等级制”,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唯名与器,不可以假人”。
49、礼: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培养起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