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心学口诀名句(文案精选54句)

短句网
评论 2023-08-11 08:32:36 浏览59

王守仁心学口诀名句

1、(译文)人必须在做事上磨炼,才能真正站得住脚;才能做到于静中能安定,在动中也能安定。

2、以前人们想做医生,是为了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现在呢?前途好,工资高,环境好,福利好。以前人们想当公务员,是为了为人民办事、为国家出力,现在呢?前途好,福利好,环境好,办事好。呵呵

3、人但得好善如好好色,恶恶如恶恶臭,便是圣人。

4、王守仁反对把孔、孟的儒家思想看成是一成不变的戒律,反对盲目地服从封建的伦理道德,而强调个人的能动性,他提出的“致良知”的哲学命题和“知行合一”的方法论,具有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禁锢、呼吁思想和个性解放的意义。(王守仁心学口诀名句)。

5、(译文)与朋友谈论学问,必须婉转曲从谦虚下问,与之宽和相处。

6、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7、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8、对反叛者仁慈就是残忍,对他们残忍就是仁慈----缪斯

9、记诵之广,适以长其敖也;知识之多,适以行其恶也;闻见之博,适以肆其辨也;辞章之富,适以饰其伪也。

10、“心犹镜也。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近世格物之说,如以镜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镜尚昏在,何能照?先生之格物,如磨镜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了后亦未尝废照”。——王守仁《传习录》(王守仁心学口诀名句)。

11、(译文)与朋友谈论学问,必须婉转曲从谦虚下问,与之宽和相处。

12、良知之外,别无知矣;故“致良知”是圣人教人第一义。

13、天下之事,有的貌似礼但实质上不是礼;有的貌似非礼但实质上就是礼。

14、他的弟子告诉他,本来老农要卖的就是这块地,王阳明后悔了,但他又说:“我怎么会生出‘后悔’的想法呢?”于是他闭目冥想,过了一会,睁开眼说:“刚才的私欲已经被我克掉,我的心情又回归愉悦了。”

15、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莫道圣门无口诀,良知二字是参同。——王守仁《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16、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守仁

17、人但得好善如好好色,恶恶如恶恶臭,便是圣人。

18、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19、凌崖望双峰,苍茫竟何在?载拜西北风,为我扫浮霭。——王守仁《双峰》

20、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王守仁

21、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22、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23、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

24、至今还公认的评价说:中国历史上只有2个圣人,就是孔子和王阳明。王阳明是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心学之集大成者,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

25、即使朋友间的互相帮衬时,帮衬的一方也要避免高高在上的态度,以平和的心态去帮助朋友,才能让彼此心无隔阂。

26、只要做到用良知去发家致富,那就符合天理,谁说君子不能谈利?

27、(译文)圣人也是通过学习才了解道理的,众人也是天生就具备了解道理的本能。

28、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王守仁

29、“良知之外,更无知,致知之外,更无学。”——王守仁《王守仁全集》

30、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

31、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32、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莫道圣门无口诀,良知二字是参同 --王阳明

33、《大学》中所谓的“学物”,就是《中庸》中所谓的“仁”。知识、审问、仔细思考、明辨、虔诚都是所谓的诚实的美德,除了善良还有其他所谓的诚实的美德。

34、不去议论别人的是非,在要责备别人的时候,把它当作自己的一大私欲加以克制。

35、结交朋友时,能做到互相谦让,就会受益,互相攀比的话,就受损害。在现实的朋友交往当中,我们要学会相互欣赏,不要去攀比。如果能在交往中,采取谦虚的态度,对于提高自身的素质是很有帮助的。

36、装模作样成一个圣人去给别人讲学,人们看见圣人来了,都给吓跑了,怎么能讲得好呢?唯有做一个愚夫笨妇才能给别人讲学。

37、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

38、昨天我把玉穿在衣服里。大家都说很光荣。我可以脱衣服睡觉了。我只是个穷人。我到底加了什么?故荣辱不在人之手,人之失耳。

39、弘治十二年(1499年),中进士,起家刑部主事,历任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南京兵部尚书、左都御史等职,接连平定南赣、两广盗乱及朱宸濠之乱,获封新建伯,成为明代凭借军功封爵的三位文臣之一。

40、有善有恶意之动。句意:有善有恶是你的思想在活动了;

41、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於吾心。明代著名的思想家王守仁金典名言大全摘抄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42、(译文)圣人也是通过学习才了解道理的,众人也是天生就具备了解道理的本能。

43、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44、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45、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46、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大学问》)

47、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48、人但凡能够做到喜欢善良象喜爱美色,厌恶恶行象讨厌恶臭,那便称得上是圣人了。阳明先生告诉弟子,人只要喜欢善良象喜爱美色,厌恶恶行象讨厌恶臭,那便称得上是圣人了。圣人的学问,只是一个诚罢了。

49、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50、都说医者仁心,其实医生的确是最仁慈的,但也是最残忍的。

51、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王守仁

52、圣人处此更有何通?圣人会怎么做?圣人会怎么做?王先生在贵州面临生死,衣食无着的.情况下,如此问自己。——王守仁《王守仁》

53、(译文)坚持自己的理想就像心痛。一心就在疼痛上,哪有时间说闲话、管闲事?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