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名句及感悟(文案精选90句)

短句网
评论 2023-08-07 09:05:30 浏览59

菜根谭名句及感悟

1、有功名事业取得成就的人,一定要有谦恭的美德,这样才能够关闭嫉妒别人的大门。

2、忽睹天际彩云,常疑好事皆虚事;再观山中闲木,方信闲人是福人。

3、每次去烈士公园散步,在进门不远处,都要经过菜根香酒店,也多次在此店享受“菜根”的香味,却不知还有一本名为《菜根谭》的书,可见自我多么孤陋寡闻。

4、解说:享受物质生活时不要超过自己的身份地位;修养品德时,不要达不到自己所能达到的标准。(菜根谭名句及感悟)。

5、信人者,人未必尽诚,己则独诚矣;疑人者,人未必皆诈,己则先诈矣。《菜根谭》

6、(感悟)处乱则警醒,居安要思危。如果一个人一直躺在蜜罐里,那并不是什么好事。

7、完得心上之本来,方可言了心;尽得世间之常道,才堪论出世。洪应明《菜根谭》

8、攲器因为装满了水才倾覆,扑满因空无一物才得以保全。所以一个品德高尚的君子,宁愿处于无争无为的地位,也不要站在有争有夺的场所,日常生活宁可感到缺欠一些,也不要过分美满。

9、德在人先,利居人后:进修德业时不要落在他人之后,追求名利时不要抢在他人之前。

10、势利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为尤洁;智械机巧,不知者为高,知之而不用者为尤高。

11、“贫得者虽富亦贫,知足者虽贫亦富。贫得者分金恨不得玉,封公怨不受侯,权豪自甘乞丐;知足者藜羹旨于膏粱,布袍暖于狐貉,编民不让王公”这段语录对当今社会追逐富贵,互相攀比的思想有着十分强的教育好处。过去,我也一向迷失在物质的欲望中,不断渴望得到更好的物质条件,结果自我的心永不满足,在与他人的攀比之中,总是奢望一些潜力外的东西,日子过得浮躁而虚华。此刻,我明白了,物质的追逐是没有止境的,虽然我没有奢华的物质条件,然而我有幸福美满的家庭,我有稳定可靠的工作,我的生活虽然平凡,然而我的精神就应是快乐的,是富足的。知足常乐,这是人追求快乐的一种心态,也是一种处世的哲学。

12、为善而欲自高胜人,施恩而欲要名结好,修业而欲惊世骇俗,植节而欲标异见奇,此皆是善念中戈矛,理路上荆棘,最易夹带,最难拔除者也。须是涤尽渣滓,斩绝萌芽,才见本来真体。--洪应明《菜根谭》

13、解说:尽心尽力去做事本来是一种很好的美德,但如果过分认真而使心力交瘁,就会使精神得不到调剂而丧失生活乐趣;把功名利禄看得很淡本来是一种高风亮节,但如若过分清心寡欲,对人们也就没有什么贡献了。

14、有句话叫:“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菜根谭》是我国古代学者洪应明所撰写的一部关于人生体验的奇书。

15、千金难结一时之欢,一饭竟致终生之感。--洪应明《菜根谭》

16、前三句,划拉出一个大格局,衬托出最后一句:大格局下人的渺小

17、真廉无廉名,立名者正所以为贪;大巧无巧术,用术者乃所以为拙。

18、其大概意思为:如果有事一下子搞不明白,先放一放,也许时间长了自然就明白了,千万不要急,免得自己郁闷;如果有人不听劝告、不服从教育,先让他去,你不管他也许他自己倒理解了,不要过于烦人家免得产生逆反心理。

19、洪应明对叱咤政坛的风云人物说要学会激流勇进明哲保身,对仕途迷茫前途坎坷之人说要苦中求进永不言弃,对整日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人说要内心持净以修其德,对高傲自大自以为是的人说要虚怀若谷虚心谦卑,对雄才大略威震八方的霸主说要仁者无敌。

20、生活在隐逸的山林中,没有荣誉和耻辱;在通向道义的大路上,没有世态炎凉。

21、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处顺境中,眼前尽兵刃戈矛,销膏靡骨而不知。

22、《菜根谭》:“腐草无光,化为萤而饮露于秋风”

23、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

24、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来居;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洪应明《菜根谭》

25、面上扫开十层甲,眉目才无可憎;胸中涤去数斗尘,语言方觉有味。——洪应明《菜根谭》

26、最近我就读了一段:肝受病则目不能视,肾受病则耳不能听。病受于人所不见,必发于人所共见。故君子欲无得罪于昭昭,必先无得罪于冥冥。

27、图未就之功,不如保已成之业。——《菜根谭·概论》

28、不可乘喜而轻诺,不可因醉而生嗔,不可乘快而多事,不可因倦而鲜终。

29、(感悟)逞一时口舌之快,未必就是占了上风。争一时表面风光,未发就是赢了全部。那些笑着低下头的,才是聪明人。

30、今人专求无念而终不可无,只是前念不滞后念不迎。

31、(译文)那些严酷惨烈的灾祸,大多是因为不认真对待而发生的;那些看起来盛大圆满的功业,常常败坏在琐细微小的事情上前功尽弃。

32、爱是万缘之根,当知割舍,识是众欲之本,要力扫除。

33、斗室中,万虑都捐,说甚画栋飞云,珠帘卷雨;三杯后,一真自得,微如素琴横月,短笛听风。《菜根谭》

34、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情怡性;淡泊是高风,太枯则无以济人利物。

35、常言道,人生不顺之事十有八九。只要你还在人世间生存,就不可避免的涉入人情,不可避免的与各种各样的烦心之事搅和在一起。“君子之心事,青天白日,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隐珠藏,不可使人易知。”阐述了,做人要光明磊落,象晴天白日一样,人们都说“君子坦荡荡”“明人不做暗事”。对于才能来说呢,不易急于展示自己的才华,以免遭人嫉妒。在坦露自我的同时,我们要心存善意的带上面具,不同的面具去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展现才华的时候不要不分时间,不分场合。这样不仅不能让你瞩目,还可能遭到嫉恨的眼光。因而做人要低调些,这不是世俗眼中的软弱,而是一种修身之法,是一种充满智慧的处世之道。大海之所以能成为大海,那是因为他比所有的河流都要低!

36、读完《人生》,我最大的感触只有两个字:选择。

37、曾读到文中这段话:“拨开世上尘氛,胸中自无火炎冰竞;消却心头鄙吝,眼前时有月到风来。”也就是说拨开心中的烦恼和诱惑,心中就会平静,消除心中的狭隘,眼前就会出现美丽的风景。在我们周围会有这样一些人,在聊天时会听到其不停的抱怨,其实他们所抱怨的事都是生活中的一些琐碎的小事,但是习以为常,便会觉得世事不公,而又无法改变,把自己的心情弄得很糟。其实,在生活中,不如意的事十之八只要我们常想一便能做到坦然面对,该放就放,自然而然就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38、待富贵人,不难有礼而难有体;待贫贱人,不难有恩而难有礼。--洪应明《菜根谭》

39、学者动静殊操、喧寂异趣,还是锻炼未熟,心神混淆故耳。须是操存涵养,定云止水中,有鸢飞鱼跃的景象;风狂雨骤处,有波恬浪静的风光,才见处一化齐之妙。洪应明《菜根谭》

40、冷眼观人,冷耳听语,冷情当感,冷心思理。——洪应明《菜根谭》

41、做人要脱俗,不可存一矫俗之心,应事要随时,不可起一趋时之念。

42、一念错,便觉百行皆非,防之当如渡海浮囊,勿容一针之罅漏;万善全,始得一生无愧。修之当如凌云宝树,须假众木以撑持。洪应明《菜根谭》

43、题主好,《小窗幽记》是明代陈继儒一本充满人生智慧的小书,陈继儒用诗一样的语言概括提炼了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认识和理解,而这些理解也无出古人之右,只是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了相同的意思。

44、一字不识而有诗意者,得诗家之真趣;一偈不参而有禅味者,悟禅教玄机。——洪应明《菜根谭》

45、所谓物极必反,一个人的官做得越大,危险也就越大,历史上的开国功臣很多被杀,就是因为功高震主;

46、无事常如有事时,提防才可以弥意外之变;有事常如无事时,镇定方可以消局中之危。——《菜根谭·应酬》

47、(译文)灵芝没有根,甘泉没有源头,有远大志向的人应当奋勇向前,积极进取;彩云容易消散,琉璃容易破碎,豁达有智慧的人应当及早回头。

48、洪应明说“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意思是说,当责备别人的过错时,不可太严厉,要顾及对方是否能承受,注意不伤对方的自尊心;当教诲别人行善时,不可以期望过高,要顾及别人是否能做到。

49、我有这么优秀的两个孩子,凭我的直觉我深切地感觉到,从心底里高兴的,就只有我们俩口子和孩子他姥爷还有他们的两个舅舅。其余的什么婶子大娘,叔叔大爷,包括五服之内的本家至亲,都是表面上装做高兴,其实从骨子里忌妒的要命。这个我们凭感觉就能体会的到,而且是干真万确的,就连孩子的亲大娘亲姑,都是这样的心态。人啊,人性和人心,是世上最龌龊的东西,特别是现代人,就看不得别人比自己好,只要有羡慕,就必然产生忌妒恨!表面上装出那点羡慕来,实在是掩盖不了,那窝在心中的忌妒恨。

50、蛾扑火,火焦蛾,莫谓祸生无本;果种花,花结果,须知福至有因。

51、“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最好的状态是,不必为了王冠曲意逢迎,只需要不卑不亢、坦坦然然走自己的路;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52、面上扫开十层甲,眉目才无可憎;胸中涤去数斗尘,语言方觉有味。

53、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洪应明《菜根谭》

54、文章开宗明义,君子应当“栖守道德”,即使“寂寞一时”,也是值得坚守的。由此可见道标是为君子而设立的。君子会“寂寞一时”,显然世人并非个个君子,相反还有很多“依阿权势者”,以至于使君子“寂寞一时”。道德教化往往只重视最高标准,强调君子以道德自律;而不太关注底线,不太注重对恶的强制约束。

55、君子之心,似青天白日,不可使人不知。洪自诚《菜根谭》

56、人生就是这样,要能够在普通的生活中找寻到快乐的因子,要能够在荣誉面前持续警醒,在挫折面前学会坚持。《菜根谭》教会了我怎样应对生活,应对工作,应对人生。

57、肝受病则目不能视,肾受病则耳不能听;病受于人所不见,必发于人所共见。故君子欲无得罪于昭昭,必先无得罪于冥冥。《菜根谭》

58、解说:一个人在夜深人静时,自己独自静静坐着反思自己的内心,才会发现自己的妄心全消而真心流露,当此真心流露之际,觉得精神十分舒畅,是提高自身修养的一个途径。

59、热闹处着一冷眼,便省许多苦心思。《菜根谭》

60、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纵做到极处,俱是合当如是,着不得一毫感激的念头。如施者任德,受者怀恩,便是路人,便成市道矣。《菜根谭》

61、士君子之涉世,於人不可轻为喜怒,喜怒轻,则心腹肝胆皆为人所窥;於物不可重为爱憎,爱憎重,则意气精神悉为物所制。洪应明《菜根谭》

62、而里面的故事更是让你如痴如醉,回味无穷。里面有名扬千古、无欲则钢的王安石;有两袖清风的于谦;有铁面无私的青天包拯........他们的清正廉明是我久久不能忘记的。里面还有人人皆知的磨杵成针、凿壁偷光、孟母三迁........它们都是鼓励我前进的航标灯。

63、宁守浑噩而黜聪明,留些正气还天地;宁谢纷华而甘淡泊,遗个清名在乾坤。《菜根谭》

64、(译文)人如果执迷不悟,那么喜悦的境界也会变为痛苦的深渊,就像水凝结成冰一样;如果能清醒觉悟,那么即使身处痛苦的深渊也会变为快乐的境界,就像冰融化成水。由此可见,苦与乐本来就不是两种不同的境遇,迷与悟本来也不是两种不同的心境,其区别只在于念头转变的一瞬间。

65、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66、在万籁俱寂的山林中,你能得到心灵的清静,那不是真的静,如果能在人声鼎沸、喧嚣吵闹的城市环境中,你还能静得下心来,那才是真正的本事,真正的清静。

67、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洪应明《菜根谭》

68、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洪应明《莱根谭》

69、摆脱世俗的纠纷和束缚,就在世俗生活之中,没必要断绝与人们的交往,以躲避世俗生活;了悟自己的心性,就在于一心修身养性,没必要断绝一切欲望,心如死灰。

70、《平凡的世界》是路遥先生的一部百万字长篇巨著,曾获得中国第三届矛盾文学奖,并在2019年入选了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71、把握未定,宜绝迹尘嚣,使此心不见可欲而不乱,以澄悟吾静体。

72、做人无点真恳念头,便成个花子,事事皆虚;涉世无段圆滑机趣,乃是个木人,处处有碍。人心虚,义理来居;人心实,物欲莫入。鸿蒙未辟便分了阴阳,人心事理莫不如此。做人经世有个一分为二的态度,有个瞻前顾后的眼光,有个大肚能容的雅量,有个得失互转的思想,心乐,便是个福地天堂。

73、前些年,曾经读过一遍《菜根谭》,那时年幼很多道理还不明朗,甚至觉得不对,时隔几年再读,突然能够懂得了,也理解的更加深刻了,也明白了这本书真的是智慧的结晶啊。

74、这就说明了,做人要光明磊落,象晴天白日一样,人们都说“君子坦荡荡”“明人不做暗事”。对于才能来说呢,就不急于展示自己的才华,以免遭人嫉妒。在坦露自我的同时,我们是要带面具的,带不同的面具去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当然我们带面具的目的要建立在真诚的基础之上。展现不要不分时间,不分场合。这样不仅仅不能让你瞩目,还可能遭到嫉恨的眼光。因而要低调些,大海之所以能成为大海,那是因为他比所有的河流都要低!做人无甚高远事业,摆脱俗情便入名流,为学无甚增益工夫,减除得物累,便臻圣境。做人不是非要成就一番伟大事业,只要摆脱世俗的功名利禄,就能跻身于名流,做学问也没有什么诀窍,只要摈除外物的诱惑,便可以达到至高无上的境界了。

75、杨修就是最好的例子,他以为自我很聪明,四次猜中了曹操的心思,还把话说了出来,最终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你说杨修聪明他很聪明,可是他为什么会死呢这是他的愚蠢,因为他能猜出曹操的心思,却猜不出他的性格。

76、这本书基本上来说人生、遇人、做事、感恩等。全部都是处事方式及做人做事的道理,引用古人经典事情来阐述和论证该观点。这样的人生大道理需要人去经历,光看书是不能深刻体会,反而容易使人感觉疲劳,乏味。这样的书籍可以看看,拓宽知识面,或者建立价值观还是很有必要的,但是不能天天看这样的书籍。就好比人天天吃山珍野味,也会吃腻的,只有偶尔品尝一下才感觉那种香甜。读后感所以,这本书我并没有看完,有些书可以看完,有些看一半,这个根据自己阅读的情况来看,经历了才会知道,虽然有感同身受这个词,但是这也是一个安慰人的词,任何人都不能去体会当事人的心情,也体会不到,同理心在这里不起作用,任何人对待同一事情会做出各种独自的见解,每个人的`观点都是对的,对于他来说。

77、(感悟)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骄傲自大,会耻笑于大方之家。

78、与人交际,脸上要消除十层戾气,面目才不被人憎恨,在心中洗去世俗的观念,说话做文章才会有韵味,才不至于落入俗套。

79、“做人无甚高远事业,摆脱俗情便入名流,为学无甚增益工夫,减除得物累,便臻圣境。”做人不是非要成就一番伟大事业,只要摆脱世俗的功名利禄,就能跻身于名流,做学问也没有什么诀窍,只要摈除外物的诱惑,便可以达到至高无上的境界了。如果我们没有被名利所左右,便专心致力与一项事业,只要能摆脱俗情物欲。做到淡泊明智,志存高远。如果追求华服美食,这些贪图物质享受的做法还在继续,那我们就是真的活着没什么意义了。真的没有必要去屈膝奉承,一切随遇而安。

80、我读这句话的时候,会想到工作中接触到的人,比我年龄小的刚踏入社会的、比我年龄大的饱经世故的。常听人们说年轻人像一张白纸,可塑性强;而有一定阅历的人,就很难调教,只能由着他去了。

81、曾有一段时间,我觉得自己好像成熟了,脱去稚气了,其实现在想来不过是世故了、被社会染杂了。这有点像马哲,否定之否定,从职场新人、社会小白,变成白骨精、被社会大染缸染的花布,然后再启动自净功能,回归本性,成为一个既能在社会上立足,与众多人相处、周旋,又能不被名利所迷、保持初心的人。有点像外圆内方的意思。

82、情之同处即为性,舍情则性不可见,欲之公处即为理,舍欲则理不可明。故君子不能灭情,惟事平情而已;不能绝欲,惟期寡欲而已。--洪应明《菜根谭》

83、静中观心,真妄毕见:夜深人静时独坐反思自己,就会感悟哪些是对的,哪些是不对的。

84、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万变不穷之妙用。

85、炎凉之态,富贵更胜于贫贱;妒忌之心,骨肉尤狠于外人。此处若不当以冷肠,御以平气,鲜不日坐烦恼障矣。《菜根谭》

86、阿德勒是个体心理学的先驱,《自卑与超越》作为阿德勒的代表作,以自卑情结为线索,不仅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做了讲解,并且还对儿童早期记忆、梦、爱情和婚姻等内容做了论述,值得一读。第五本:马歇尔·卢森堡《非暴力沟通》第六本:叔本华《人生的智慧》这本书在我读完之后,感触颇深。我买这本书的时候只有不到二十块钱,可是书中的内容,赋予了它更多无形的价值,我希望更多人能够读这本书,而又能重视它,于是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标价50元进行售卖。

87、良药苦口,忠言逆耳:治病的药往往是苦的,忠实的话往往是不中听的。

88、一个伪装心地善良的正人君子,和无恶不作的邪僻小人并没有什么区别;一个正人君子如果改变自己所操守的名节,他的品格还不如一个毅然痛改前非而重新做人的小人。

89、众人以顺境为乐,而君子乐自逆境中来,众人以拂意为忧,而君子忧自快意中起。盖众人忧乐以情,而君子忧乐以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