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带给我的人生感悟(文案精选38句)

短句网
评论 2023-08-05 09:34:08 浏览59

苏轼带给我的人生感悟

1、对于平凡人的我们来说,口腹之欲能够直接给我们带来幸福。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和我的几个同事天天都去寻找好吃的,今天去这里,明天去那里,坐公交,坐地铁,坐出租,不出半年,就把全城给吃遍了。我们当初都是月光族,一个月的工资,60%都花在了吃饭上。当初那段美好的时光,是多么快乐!

2、对于我们,也是一样的道理。读书,写字,运动,坚持一件让你真正感到快乐的东西。在世事莫测之间,它会成为你心灵的屏障。(苏轼带给我的人生感悟)。

3、就像鸿雁在飞行过程中,偶一驻足雪上,留下印迹,而鸿飞雪化,一切又都不复存在。它告诉我们,人生虽然无常,但不应该放弃努力;事物虽多具有偶然性,但不应该放弃对必然性的寻求。

4、《定风波》应是我最喜欢的一阙词了,小序中“同行皆狼狈,予独不觉”乃苏轼豁达之体现。“乌台诗案”给苏轼以一大打击,也正是因此,才得以成就后来的苏东坡,他“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乐观豁达,既是他当时不惧风雨的心境,更是他“乌台诗案”后,丝毫不受影响,仍旧做最真实的自己,不随波逐流的内心写照,“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好的,不好的,都是我的,苦难成就了生活。一帆风顺的日子,不是生活,超越苦难,成就一种独有的自在。

5、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苏轼《行香子述怀》

6、译文:人生就是一趟艰难的旅程,你我都是那匆匆过客,就如在不同的客栈停了又走,走了又停。

7、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了,姑且点上新火来烹煮一杯刚采的新茶,作诗醉酒都要趁年华尚在啊。

8、由此可见,苏东坡早年间虽未能在官场朝政上一展抱负,但他的政治才华在他对王安石变法态度的上书中一展无余。

9、无论怎样左躲右闪都无可避免地要与它们相遇,也许,这就是人生的一种必然吧?

10、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1、人生最大的悲伤莫过于阴阳两隔,相爱的人不能厮守一生,白日孤影对孤身,夜来孤裘对孤坟,窗下一子落,终将两世人,对黄昏......

12、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读罢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13、     词的后两句绘声绘色,活灵活现地写出了野菜浓茶的鲜美色泽,使读者从中体会到作者的喜悦和舒畅。显现出了词人高雅的生活乐趣和旷达的人生态度。“人间有味是清欢”结合前文,浑然天成。表现出了词人高雅的生活品味。

14、那是一块贫瘠的山坡,荒芜已久,满是荆棘瓦砾,加上当年大旱。他一度无从下手,奈何生计使然,只能撸起袖子往下干。

15、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16、     鸭子常年生活在水中,首先知道了江水的变化的自然是鸭子,这说明了:凡事都要亲历其境,才会有真实的感受,与“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有异曲同工之妙。苏轼不仅用他饶有风味、见字如画的笔墨绘写出了初春的美景,更是将实践的哲理告诉世人,苏轼丰富的思想情感世界在笔尖已见端倪。

17、在去世的前两个月,他们一家到达江苏真州。这一日,风清气朗,苏轼便在朋友的陪伴下到金山寺游赏。途中,他无意间看到了一幅自己年轻时留下的画像,顿时感慨万千。他望着画像,忍不住回想起自己一生所经历的坎坎坷坷,提笔写下了这首诗,道尽自己不平凡的一生。

18、苏轼的一生是辛酸的,同时又是幸福的。年少气盛的苏轼为权贵而花费过很多时光,那段时光是繁忙的,却又是为自己当时认为的成功铺上垫脚石的;在朝廷上,因敢于直言进谏,不懂官场险恶而一贬再贬。初遇被贬之地——黄州,我料想他的心理一定是复杂的、不甘的、绝望的。

19、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____苏轼《稼说送张琥》

20、这首词所包含的壮烈情怀,只怕是从古至今无人能及。作者苏轼,却能在人生遭遇险境的情况下,仍面带笑容,面对谜一般的前途吟诵出豪词壮语。

21、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苏轼《东坡》

22、0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23、  浮生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聪慧如沈复,世事茫茫,光阴有限,算来何必奔忙?人生碌碌,竞短论长,却不道荣枯有数,得失难量。绕绕攘攘,又不知梦何时醒尔。繁盛如贾家,何极不可一时,客来客往,今年欢笑复明年,终也不过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琵琶女看尽浮华万千,享尽万人追捧,人老黄花瘦,夜深人静,思及往事,又怎能不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呢,历尽千万荣华后,却总成一空,午夜梦回,只道寻常罢了。

24、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想象不到的困难和挫折。

25、    不去注意雨水飒飒穿过林间打落到叶子上的声音,不妨一边吟咏长啸,一边悠然前行。竹杖和草鞋轻盈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我着一身蓑衣,任凭风的狂傲和雨的敲打,依旧按着我的思想过我这一生。   

26、作者要说明凡事都要亲历其境,才会有真实的感受,同时凝聚了苏东坡对生活的哲理思索。

27、无论昨天经历了怎样的风雨,今天遭遇了怎样的凄惶,他已经超然物外,看淡晴雨,留给明天的是伫立在自己的灵魂的巅峰上俯瞰人生。

28、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苏轼《琴诗》

29、苏东坡最大的才华,就是当个人命运的悲剧毫不留情地碾压之时,他却善于用诸多具体而微的快乐,化解掉那些巨大的悲伤。

30、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31、你用来取悦他人的事件或所谓“优点”“笑点”,往往是你真正的缺点,苏轼意识到了的就是这一点,自己的是非曲直观念和空空大道理往往是你引以为傲的。但是这些都是单一过渡,就如封建制度不敌资本主义而需要通过资本主义才能转化似的,在落后的事务上反复咀嚼往往是引申出更多的落后。所以,当你看到别人不再夸奖时,你就急需改变了。

32、都说,苦难能磨平一个人的棱角,对苏轼来说,黄州的经历让他更加看清了这个世界,对人生的感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他所有的桀骜不驯,所有的自以为是全部消失了。剩下的只是一个更加成熟的、全新的今天我们所熟知的苏轼。正如余秋雨所说的“黄州成全了苏轼,苏轼也成全了黄州”,苏东坡在这一段日子里,写成了“念如娇,赤壁怀古”,以及《黄州寒食诗帖》这样的名作。

33、——在王安石罢相后,新d派变质,而他又被被列入打击的目标,被指责他的诗文非谤朝庭。又被贬黄州,天祐年间新政曾一度罢黜。苏轼又回朝从政至宋哲宗亲政后,苏轼又被旧d派所不容,又一度再贬到今天的海南岛为官。苏轼的为官之路可谓是崎岖坎坷!所以,晚年研读孟子和老子的学说,无为而为之。自封为东坡居士,耕读种瓜,寄情山水。他的诗词充分反映了他丰富的生活阅历和广泛的艺术情趣,形成了他独特的人生风格。他的学术著作有《苏东坡集》对后世影响最大。他在怀旧诗中表达了为官之路的崎岖和他一生的真实写照,诗曰如下:

34、“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35、问明月阴晴圆缺,你是否也在无尽的思念,盼月圆的滋味有谁能了解,虫泣鸣,声声催人倦。

36、于是在动荡的生活中苏轼或自觉或不自觉地作出了一个决定—去适应现实,而不是尝试适应官场。淡泊名利的苏东坡的诗文从每一个文人几乎都会经历的气吞山河转化为了“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与“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的豁达。于是他的名字没有像本人那样淡泊,反倒留下了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37、黑暗的社会现实,官场上的互相倾轧,使东坡备受磨难,他非常期望能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但现实并不能如意,“抚枕不能寝,振衣长独想”。人生是有限的,又哪里熬得过“这等闲愁空相对”呢?“但少闲人如吾二人者耳”道尽了诗人心中的不平之气。以别人的不“闲”反衬“吾两人”的“闲”。这闲人哪里是甘心去做,但又不得不做,只好对月空叹息,寄情于山水间耳。这种种微妙复杂的感受尽在其中,款款情思经历了几多转折,终于稳定于平和容止的心境,执着进取的作者从大自然的美景中寻求到精神的寄托,以荣辱不惊、淡然顺变来维护自尊,这篇在逆境中的小品更能折射出苏轼旷达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