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24个人生智慧(文案精选82句)

短句网
评论 2023-08-03 08:33:27 浏览59

曾国藩的24个人生智慧

1、这个阶段里,人生是在做加法。三十岁应当是一个分水岭,这时要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一生的职业和奋斗的方向,不能再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地蛮干了。这时,你就要做减法了。

2、腹中虽也怀些不合时宜,却一味浑含,永不发露。——《曾国藩家书》咸丰七年十二月初六日与九弟国荃书

3、曾国藩的策经智慧:“不到处下手,在要害时刻出手” (曾国藩的24个人生智慧)。

4、多想一下别人对自己的爱与帮助,怀着这颗感恩之心,有助于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人生中的各种问题,做出正确的决断,而且冥冥中会有一种力量托着你。感恩是福,其真谛即在于此。(曾国藩的24个人生智慧)。

5、著名王家卫导演,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最大的烦恼,就是记性太好。

6、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曾国藩家书》同治二年七月廿一日与九弟国荃书

7、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曾国藩家书》咸丰七年十月初四日与九弟国荃书

8、那么,孔子“一旦”——圆滑,附依君王,谄媚趋炎,识时务,奉承权势……他还会“再逐于鲁,削迹于卫,围于陈蔡……受穷困,被蔑视”吗?他会比后世的董仲舒朱熹曾国藩这些“富豪官僚”更富豪!

9、大意: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气就不会甘居下流,有见识就能知道学问无尽而时刻不敢满足,有恒心就没有做不成的事。

10、人生之要事在于确立伟大的目标与实现这目标的决心。

11、步步前行,日日不止,自有到期,不必计算远近而徒长吁短叹也。——《曾国藩家书》道光二十七年二月十二日与诸弟书

12、大意:天下之事,能够做大做强且维持长久的,没有一件不是从艰苦中奋斗得来的。

13、庸人,就是普通人,一般的人。对于一般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才气,只有勤奋工作才能成就事业,所以最忌讳一个“懒”字。而那些有才的人呢,虽然可凭才气走捷径,更容易成功,但也容易孤傲

14、我的任务是练习,练习,不断地练习。失败和疲劳常常将我绊倒,但一想到再坚持一会儿就能让我所爱的人看到我的提高,我就有了勇气。

15、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16、强毅之气决不可无。——《曾国藩家书》咸丰八年正月初四日与九弟国荃书

17、人生启示:人怀愧对之意,则必有感恩之心。有感恩之心,则必然对人谦恭有礼、尽心效力。这种处世的态度,体现了一种高明的德行修养,有利于获得他人的投桃报李,赢得信任与帮助。

18、大意:年轻时辛苦而老了安逸是可以的,年轻时安逸而老了辛苦那就是苦难了。

19、人生启示:《呻吟语》把这种心境比作照镜子,照时纤毫俱清,不照时空明无着。我看,这就是一个孩子的心境。小孩子会专心地用积木垒起一座城堡,你若把它碰倒,他会大哭,稍后则会忘得一干二净,并在另一个游戏里开心大笑。其实,用佛家的话来说,这就是“活在当下”,专心做好手里的事,其它的交给时间,心境不受其扰,才能既活得自在,又能有一番成就。

20、少劳而老逸犹可,少甘而老苦则难矣。——《唐浩明评点梁启超辑曾国藩嘉言钞》治家

21、我发奋求取知识,目的在于期望日后能使用,为社会贡献一点力量。

22、人类不是财富的聚集体,人类是精神的聚集体,能够把人聚合在一起的永远是精神。

23、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曾国藩家书》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与诸弟书

24、人生启示:专持续地深挖下去,才容易精;专注,才易于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做不成事。譬如,你不盯住一个老师,就学不来真东西;交友太滥,就不会有知己;为学事业要是已经有所专宗了,然后涉猎些相关的方面,这也不错,但要是没有自己的专长,见异思迁,今天弄这个,明天弄那个,就完蛋了……人生种种事,莫不如此。

25、大意:一步步往前走,一天天不停止,就自有到达目的地的那一天,不要老是计算还有多远,而只知道发愁焦虑郁闷。

26、大意:人如果能常常怀着愧对他人的心,便等于有了承载多福的容器、进入德性的大门。

27、策略却恰恰相反,做决策一定要交给深谋远虑的人,一直任由大家一起各抒已见,最后的决定必定是不伦不类的,从而错失良机,或者功亏于溃。七嘴八舌,只会坏事,我们千万不能让那些见识低下,心胸狭小,气度平凡的人干扰大的决策。

28、人生启示:想到一个好主意,或者有了一个好的念头,那就乘着这股心气努力去做。不用想那么多。想得太多,前怕狼后怕虎,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夜里想出千条路,明早依然卖豆腐,最终什么事也做不成。当断则断,世间哪有百分百有把握的事啊!《傅雷家书》里就讲,不能等到条件完全具备了才去做,那样就晚了。有百分之七十的条件成熟,就可以了。况且很多条件,是在做之中才逐渐具备的。

29、人要接受事与愿违啊,我们太有限了,我们只能做我们觉得是对的事,然后接受结果。

30、为了防止后代出现败家子,曾国藩一直都在家训中强调勤俭持家,认为勤俭乃是保家的正道:

31、《曾国藩家书》道光二十四年十二月十八日与诸弟书

32、大意:不管做什么事,最重要的就是专一和专注。

33、第五种:观气识人。通过观察一个人的”气“辨别沉浮静躁。

34、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不可见异思迁。——曾国藩

35、曾国藩深刻自评三大缺点:性情浮躁,不踏实;傲慢自大,修养不佳;与人交往虚伪不实,容易言不由衷。

36、未雨绸缪固然是一件好事,然而过于忧患未来,担忧那些还并未发生、甚至很有可能并不会发生的事情,不过是白白浪费自己的精力、脑细胞,自寻烦恼。

37、大意:子孙后代们除了读书,能够让他们学会打扫房间、擦桌椅板凳、收拾粪便、除草,也是非常好的事,千万不要觉得这样没面子而不去做。

38、曾国藩不是圣人,甚至也不是凡人,他是个笨人。

39、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曾国藩

40、虽然世界多苦难,可是苦难总是能战胜的。——海伦·凯勒

41、大意:为学的最初贵在有坚定不移的意志,然后贵在有勇猛精进的进取之心,最后贵在有永远牢固保持的能力。

42、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颗伟大的的心灵对话。——海伦·凯勒

43、罗律师这事你一定要帮我好好弄,最好动用一切的关社会系,我说打住,我一个关系都不动用。我也不屑于动用关系,这违背我作为律师的操守。

44、大意:人如果能常常怀着愧对他人的心,便等于有了承载多福的容器、进入德性的大门。

45、人生启示:勤奋、节俭、自制,能够苦中作乐、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体味到乐趣,明白并尊重社会人生的种种规则而不感觉被拘束,在人生不同的阶段和境遇里,都能这样一以贯之、宠辱不惊、从容淡定,这样的人称得上是君子,君子的人生是快乐的人生。

46、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47、生命要不是一场大冒险,要不然就是一无所有。——海伦·凯勒

48、大意:要求得事业的精深,没有别的办法,只在一个专字。俗话说“技艺多了不养身”就是在说不专的弊处。我挖的井多却没有泉水可以饮用,就是犯了不专的过错。

49、“人和人相处像刺猬一样,合在一起扎的疼,离开了又觉得孤独。”

50、约束不等于压迫,冷静和理性不等于冷淡和麻木。

51、心常用则活,不用则窒。常用则细,不用则粗。

52、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53、办法,就是克制,跟这些弱点对着干。旧习性的去除,新习性的养成,都是这么来的。

54、只有这样才是圣人一般的品德,才会成就称霸天下的大业,才不会辜负父母生育了我,才愧为天地之间是一个完美的人。

55、人生启示:在人生的早期阶段里,我们教育孩子,可以是多学点东西的,因为他的人生还没有定型,他的兴趣点、兴奋点、擅长点都还没有定数,这时把网撒得大一点,在未来的人生中他选择的面会宽一点。这个阶段里,人生是在做加法。三十岁应当是一个分水岭,这时要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一生的职业和奋斗的方向,不能再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地蛮干了。这时,你就要做减法了。

56、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不以昨日耽搁而今日补做,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预做。

57、古来才人,有成有不成,所争每在“疏密”二字。——《曾文正公全集》批牍卷四同治六年丁卯岁四月起,金陵督辕

58、人生启示:人怀愧对之意,则必有感恩之心。有感恩之心,则必然对人谦恭有礼、尽心效力。这种处世的态度,体现了一种高明的德行修养,有利于获得他人的投桃报李,赢得信任与帮助。

59、学会放下自尊,并不是不要脸皮,而是在放开我执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自信,打开自己的器量。

60、人生启示:曾国藩同样对于很多官场风气也深恶痛绝,但“势之所处,求退不能”,面上还是要随大溜,一个不字也不讲。这就是内方而外圆。

61、人生启示:勤奋、节俭、自制,能够苦中作乐、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体味到乐趣,明白并尊重社会人生的种种规则而不感觉被拘束,在人生不同的阶段和境遇里,都能这样一以贯之、宠辱不惊、从容淡定,这样的人称得上是君子,君子的人生是快乐的人生。

62、大意:自古以来能成就大事业的人,远大的规划和细节的落实,这两点缺一不可。

63、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曾国藩家书》同治二年七月廿一日与九弟国荃书

64、大意:只要仁义之心一发,就要一鼓作气,尽自己的全力去做。一旦有所迟疑,就会生出顾虑,进而生出权衡利弊的私心。

65、为人处事要“内方外圆”。内方,才能留住自我,有自己的主见,实现自我价值;外圆,才能在为人处事上游刃有余,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66、世界上多的是锦上添花,少有雪中送炭之人。但做不到雪中送炭,至少别落井下石。人这一辈子,很难做到一帆风顺,难免有失意落魄之时。当你落魄时,别指望这种人拉你一把,不踩你两脚已经阿弥陀佛。

67、当官后,曾国藩十年内居然连升7级,打破了清朝职场多少记录:

68、这个强毅之气,就是老子所说的“自胜者强”,即自我控制的能力。人的天性中有很多负面的东西,即人性的弱点,比如好逸恶劳、自私、虚荣、春困秋乏夏打盹儿、睡不醒的冬仨月、好色、贪、嗔、痴、慢、疑等,人要学着控制它们。办法,就是克制,跟这些弱点对着干。旧习性的去除,新习性的养成,都是这么来的。

69、尽管“曾国藩”三个字如此火爆,然而真正读懂他的人非常少。

70、所以,人生要有规划,有全局观和远虑,时不时想象一下自己的晚年,站在人生的末尾审视当下的状态。

71、总的来讲,有恒更接近真理和成功。有恒的道路上必然有各种坎、各种“敌人”,有的要强攻,有的要等待,但总归是过一个坎,人才能更强大一些。

72、三薄:幸灾乐祸,一薄德也;逆命亿数,二薄德也;臆断皂白,三薄德也。

73、俗话说“富不过三代”,但曾国藩的家族,却代有人才,出现了一批著名的外交家、诗人、教育家、科学家和高级干部。

74、编辑丨泰能心理(ID:Tainengxinli-2002)

75、希望同学们通过对刑法的学习,能够培育真正的法治理念。能够成为法治之光。同学们将比我走的更远,将在知识的海洋能够遨游到更加宽畅。

76、你无需去留恋这个舞台,你只需要演好现在的剧本。

77、曾国藩读书有一个习惯,一页书没读透,坚决不读下一页,一本书没读完,坚决不读另一本。他知道自己天分不高,只能加倍努力,弥补和他人的差距。事实证明,普通人下笨功夫,同样能取得大成就。

78、曾国藩只留给子孙少量的有形财富,如少量银钱、房屋、田地(相比于其他官员很少了),更多的是留给了子孙宝贵的无形精神财富,而这种精神财富比那些有形财富更珍贵,它可以长久地传承,是家族兴旺之源,正所谓“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79、人生启示:格局即眼界、胸怀、志向的大与小,这是成功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还要能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做好大的规划与设计,并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践行落实出来,这是成功的保证。

80、可贵的是,他的经验有超越身份的普适性,他的方法人人可用,门槛超低,却能有效修正致命缺陷,弥补人生短板,真正系统全面地提高自己。

81、如果不是很必要,那就一直往前开吧,条条大道通罗马,终点可能一样美好。起码已经试探过的路,已经能多少看得到未来,结果至少不会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