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爱国情怀的古诗(文案精选30句)

短句网
评论 2023-05-07 00:39:15 浏览59

具有爱国情怀的古诗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2、    绿杨巷陌秋风起,边城一片离索。马嘶渐远,人归甚处,戍楼吹角。情怀正恶,更衰草寒烟淡薄。似当时、将军部曲,迤逦度沙漠。

3、原本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感到悲伤,没能见到国家统一。

4、除杜甫外,夹杂在南北宋交界时期的宋朝诗人,显然对国家多了一份更为深沉的爱,这种爱凌驾在对敌人的仇恨至上,凌驾于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生死之上,更凌驾在身先士卒,献身沙场的报国壮志之上。战争带给他们苦难,故土的流失是宋朝的耻辱,凡是热血男儿,岂有不报国破之仇之理?那时的南宋与金是不共戴天的仇恨,那时的南宋也出现了许多英勇的将军,可朝廷的不作为,给那些满腔热血的爱国人士浇了狠狠的一盆冷水,那些自私自利的奸臣在战乱中获利,那些为国奉献的将军却被奸臣所害,只留下“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迈,这是岳飞的遗憾,无奈之下只有“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无奈!

5、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宋·杨万里《竹枝词》

6、                                     

7、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清·黄遵宪《赠梁任父同年》

8、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9、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10、这种景物所引起的意绪,就是“犹厌言兵”。清人陈廷焯特别欣赏这段描写,他说:“写兵燹后情景逼真。‘犹厌言兵’四字,包括无限伤乱语,他人累千百言,赤无此韵味。”(《白雨斋词话》卷二)这里,作者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连“废池乔木”都在痛恨金人发动的这场不义战争,物犹如此,何况于人!这在美学上也是一种移情作用。

11、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陈子龙《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

12、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13、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14、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5、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16、作品开篇两句点题,表明自己刚刚痊愈,病体羸弱消瘦,以致于头上的纱帽也显得宽大了。自己孤身一人,因罢官客居在万里之遥的成都江边,纵使有满腔报国之志,也无力回天,心中的痛苦与烦恼可见一斑。

17、昨夜秋风⼊汉关,朔云边⽉满西⼭。——严武《军城早秋》

18、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魏·曹植《白马篇》

19、教育科学学院的《盛世中国》以铿锵有力的朗诵,带观众们回顾了三十年来祖国的变化和发展,号召亿万中华儿女,继续扬帆起航,高歌迈向新的胜利。

20、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21、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2、译文:啊,楚国虽然被秦国蚕食,但即使剩下三户人家,也一定能消灭秦国,难道我堂堂中华大国,竟会没有一个能人,把金虏赶出边关?

23、请你暂且登上那凌烟阁去看一看,又有哪一个书生曾被封为食邑万户的列侯?

24、姜夔是与辛弃疾并峙的词坛领袖,在文学史上有杰出的地位。浙西派词人把他奉为宋词中的第一作家,比为词中老杜。自从柳永变雅为俗以来,词坛上一直是雅俗并存。无论是苏、辛,还是周秦,都既有雅调,也有俗词。姜夔则彻底反俗为雅,下字运意,都力求醇雅。这正迎合了南宋后期贵族雅士们弃俗尚雅的审美情趣,因而姜夔词被奉为雅词的典范,在辛弃疾之外别立一宗,自成一派。

25、*********************

26、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宋高宗时通过礼部考试,但被秦桧除名。

27、(译文):剑门关外,喜讯忽传,官军收复冀北一带。高兴之余,泪满衣裳。回望妻子儿女,也已一扫愁云,随手卷起诗书,全家欣喜若狂。老夫想要纵酒高歌,结伴春光同回故乡。我的心魂早已高飞,就从巴峡穿过巫峡,再到襄阳直奔洛阳。

28、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29、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唐·杜甫《蜀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