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原文
1、让你不需要有任何古文基础,就能系统透彻地读懂“阳明心学”!(王阳明心学原文)。
2、《传习录》是哲学著作,作者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此书记载了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词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
3、话题进入了心学和理学的分野。王老师继续说,宋明儒学学分了两大派:理学派和心学派。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程颐和朱熹。心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陆象山和王阳明。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有一个共同课题,那就是拯救中国的文化生命,他们都认为:“中国人人人心中有贼,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破贼是共同的课题,但破法不同。程朱理学主张“性即理”。每个事物都有“性”,即区别于其它事物的特征,特征中蕴藏着普遍的真理,即天理。首先要格物,从个别特征中发现普遍原则。要先把万事万物的天理说清楚,然后让人心去服从它,存天理灭人欲。
4、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学说既针对朱熹,也不同于陆九渊。朱陆都主张知先行后。王守仁反对将知行分作两截,主张求理于吾心。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王阳明心学原文)。
5、第45集:随才成就:心学教育VS今日教育
6、1498年弘治十一年戊午,二十七岁,京师。接受现实,立下探究理学之志,苦读朱熹《四书集注》,循序致精,居敬持志,然物理吾心终若判而为二。偶闻道士谈养生,产生遗世入山的念头。
7、用人者,取人之长,辟人之短;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
8、木之生,风霆之鼓舞,炎暑之酷烈,阴寒冰雪之严沍剥落,俾坚其质而完其气,非独雨露之沾濡生成之也。
9、阳明先生认为在具体情况下,要想知道怎么做,需要结合具体情况,研究行动的具体办法。但后来他的追随者们觉得直觉也就是本心,可以把所有事都告诉我们,包括知道怎么干。所以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部分。
10、君子之生于世也,为其所可为,不为其所不可为。
11、《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的著述,下卷虽未经本人审阅,但较为具体地解说了他晚年的思想,并记载了王阳明提出的"四句教"。
12、自省和自责是有区别的。如果自己一有错就自责,那就太累了。如果首先接受自己,然后时时自省,不一定“有错必改”,也允许自己犯一定范围的“错”,这样修养自身就比较自在。如果不能接受自己,那会犯精神病。
13、(建军节)我的世界全是你——致敬遵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人民军队
14、王守仁在书法作品以行草为主。王守仁将心学融入书法,丰富了中国的书法理论。
15、致知在实事上格。如意在于为善,便就这件事上去为:意在于去恶,便就这件事上去不为。
16、格物致知(gé wù zhì zhī), 汉语成语,意思是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17、所以以前总会有很多人去攻击我们国家的高考制度,那时我也在随大流,认为的确不公,但随着对它认识的深入,一个超级大国这样做可能已经是现阶段最合适的了。而阳明先生也说参加科举,但不能被牵着鼻子走,而失了自己的志向,所以志向和制度是能够相互结合,彼此促进。
18、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19、第50集:什么样的人格,决定什么样的人生
20、(视频)见证公益经济新时代(2017年商标品牌节-2018年全球华人春晚)
21、惟恐吾侪尚有一善成名之意,未肯专心致志于此耳。
22、第23集:做人之道:“成色”比“斤两”重要
23、1513年正德八年癸酉,四十二岁,二月回越城。十月至滁州,督马政。地僻官闲,日与门人游琅铘山水间。新旧学生大集滁州,教人静坐入道。
24、(发布会)深化改革重大举措:构建中国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打造良好营商环境——中国廉政法制新型政商关系发展中心在北京成立
25、1530年嘉靖九年庚寅,十一月魂归浙江绍兴洪溪(今兰亭),苍天为之哭泣。洪溪离越城三十里,为先生亲自选择。
26、他自幼熟读经史,四书五经等儒学经典烂熟于心,又广泛涉猎西方哲学,融会贯通。
27、谄谀逢迎之辈,君子鄙之。何以货利而少舛?上之需也。
28、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伐矜好专,举事之祸也。
29、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30、 王阳明极为赞同“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长志”这句话。在王阳明的众多弟子中,不乏有一些不能立志,更不能立长志的人。每当遇到这样的弟子,王阳明都会向其讲述立志的重要性,并帮助他们确定合理的志向。
31、当然,坚持自我和坚持本心是有区别的,这就是我收获的第2点。
32、(练为战,在路上)大学习、大研讨、大培训、大实践
33、(开幕式)公益经济:正在打开中国深化改革最后死结
34、译文:胆色过人,且心志上刚正无阿,即便眼下情势偏弱,也可在不远的将来成功转化为强势有力的局面。
35、王教授看来,王阳明就是儒家中的慧能。禅宗是佛教中国化的最高成果。禅宗六祖慧能并不识字,却成为禅宗思想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禅宗的宗旨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王阳明一度相信朱熹版的“格物致知”的理论,非常认真地“格”起竹子来,结果格出一身病。后来躲入老庄的学问,但老庄也不能究竟,最后转入禅宗,禅宗的智慧深刻地启发了王阳明。王阳明被贬到贵州龙场,百死千难后在龙场顿悟。悟,非头脑之事,是心灵的活动,而心灵,是生命情感的居所。所以悟是生命情感的升华。龙场顿悟,诞生了阳明心学。在王阳明之前,陆象山也受禅宗影响而顿悟。可见禅宗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巨大作用。
36、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
37、译文:每个人都有其长处和短处,而对于领导,擅于凝聚人心和人力是相当重要的功课。一个明智的用人者,应该尽量让人才处在适合他发挥自己特长的地方,而避免让其处在不合适的地方;在教育他人的方式上,肯定对方的长处发展对方最有优势的环节,让人才脱颖而出成就事业,利于其克服自身原有的弱点,而不是抓住对方的小辫子不放。
38、译文:谋定而后动之理。我们在社会上看到的人中,有些人有胆量做事却没有远见卓识,所以无论做什么都只是惩一时匹夫之勇,也许能成功一两次,可是最终看来还是失利的时候多;还有一些人他们很有见识,可是对他们自己所认识到的事情却心生胆怯、无从发挥见识,于是,这些人也顶多是说过就算,到头来没有任何作为;那些看准了好时机,有了稳固的认识和意志,然后经过精心筹划,徐图成事的人最终可成就大业。
39、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好恶,善恶的差别,他可以说是“已发”,事物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恶;
40、有胆无识,匹夫之勇;有识无胆,述而无功;有的有识,大业可成。
41、1474年成化十年甲午,三岁,余姚。没有咿呀学语,父母很着急,爷爷竹轩翁(1421-14名王伦,字天叙)坚信“贵人语迟”。
42、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即理”等命题,受到后人的广泛推崇。严复、梁启超、孙中山、蒋介石等都是“阳明心学”的追随者。其学术思想在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影响。
43、原文出自:王阳明《传习录》载,“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人爱物,即仁人爱物便是一物。”
44、善恶是心的不同表现,当心未表现为行动之时(即传习录中说的“未发”),自然也就无所谓善恶。所以王阳明说“无善无恶心之体”。
45、我们要养心,把心养得和天一样大。当我们面对位高权重之人而泰然自若;当我们面对弱势阶层充满尊重,我们的心就和天一样大。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6、1481年成化十七年辛丑,十岁,余姚。父龙山公王华中状元,入京师。
47、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48、1484年成化二十年甲辰,十三岁,京师。生母郑氏去世,先生为母守孝三年。先生叹生命有限,为先生后来修道家神仙养生术埋下伏笔。守仁“被窝藏鸟”智斗继母,迫使继母态度大改善。
49、它系统地反映了阳明心学的内涵,是学习心学不可不读的传世经典。
50、1525年嘉靖四年乙酉,五十四岁,山阴。正月夫人诸芸卒,四月祔葬于徐山。应门人绍兴知府南大吉邀请为嶯山书院书院撰写《尊经阁记》,收录于《古文观止》。六月,礼部尚书席书力荐先生入阁,未果。九月,归余姚省祖茔,会门人于龙泉山中天阁,决定每月四次在中天阁授课。十月,建阳明书院于越城。
51、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52、译文:世间的诸般事务发展,都遵循着物极必反、盛极则衰的内在规律。看似熊熊燃烧着的烈焰,光辉如是,势力如是,其实,离熄灭之期已经近了。
53、1503年弘治十六年癸亥,三十二岁。来杭州西湖疗养,劝归虎跑寺已闭关三年的得道高僧回乡孝母。
54、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
55、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56、1514年正德九年甲戌,四十三岁。四月,升南京鸿胪寺卿,五月至南京,在南京教人“存天理、去私欲”。
57、原文:须是大哭一番了方乐,不哭便不乐矣。虽哭,此心安处即是乐也。
58、今天,中国社会转型进入关键的历史时期。我们这个民族迫切需要找到发展的方向和精神的支点,也需要寻找安心立命的根本。在这个背景下今天来讨论阳明心学,意义重大。古往今来,任何一个有文化生命的民族,都必定有一个精神上的支点,即信仰。举世望去,除了中华民族,世界上几乎所有民族的信仰都来自宗教。中华民族的信仰不从宗教中来,而是来自中国哲学的本心自觉。
59、《传习录》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的语录和论学书信。
60、“和别人讨论学问,也要根据他的能力情况。就像种树,这小树开始萌芽,就拿水去浇灌;萌芽再长,便又加水,树木从双手合握的大小到双臂合抱的大小,灌溉的多少都是随树的大小决定。如果只有一点点小萌芽,就把一大桶水都倾倒下去,那就把树给浇坏了。”
61、王阳明这样用意念代替“行”合理的方面,要人们树立一种信念,在刚开始意念活动时句依照"善"的原则去做,将不善和恶消灭在刚刚萌发的时候,这也叫“知行合一”。所以,对“知行合一”应该全面理解,这样才能正确评价。
62、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63、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行后的弊病,但是同时也抹去了朱熹知行说中的知识论成分。王守仁的观点虽然有利于道德修养,但忽略了客观知识的学习,这就造就了以后的王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清初的思想家甚至把明亡的原因归于王学的弊端。
64、王阳明先生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就是,人的心就已经包容了天下的一切,它本身就很圆满,如同一个巨大的宝藏等待着你去挖掘。我们大可不必舍本逐末的从外物之中寻求天理,对着一根竹子“格物致知”根本没啥用,只会让我们饿的头晕眼花而无所获。
65、“心即理”是前提,是生命情感的升华。“致良知”是最后的结论,“知行合一”是禅宗原则的运用。知和行不是两端,“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道了道理不去实践则不是真知。真知是心向往之,”如好好色,如恶恶臭”。我们一旦产生了心向往之的理想,行就来了,行和所知的理想状态融为一体,这就是“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66、1508年正德三年戊辰,三十七岁。春,至贵州修文县龙场,途中收多名弟子,包括冀元亨(1482-1521)。大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史称“龙场悟道”。龙场作《瘗旅文》和《象祠记》收录于《古文观止》。
67、《礼记·大学》里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说到底,就是做人。
68、天道之数,至则反,盛则衰。炎炎之火,灭期近矣。
69、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
70、(视频)“2019公益中国统筹城乡精准扶贫春晚—暨全国公益经济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直播视频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