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鸡汤的危害(文案精选81句)

短句网
评论 2023-07-20 09:10:20 浏览59

心灵鸡汤的危害

1、于丹答:“第你有多少同学想要留京没有留下,可是你留下了,你在北京有了一份正式的工作。第你有了一个能与你相濡以沫的女朋友,第那么多人请你吃饭,说明你人缘挺好有着一堆朋友,你拥有这么多,凭什么说你一无所有呢?”

2、,如果一个东西我看到的人都没有,那它相当于不存在。人很少因为不拥有不存在的东西而痛苦。即使我们每天离不开的电器,护肤品,漂亮衣服,若世上根本没这些东西,我们也不会又牵肠挂肚。就像柏林墙高耸入云,永宁乡没有电视,宝安也不曾通往香港,还有多少人渴望那花花世界靡蘼之物?

3、表面上看来,你会觉得心灵鸡汤是一种非常棒的文体,这是为什么大多数人都喜爱这种东西的原因:因为他们觉得,无论如何,他的结果是好的,带给了人满满的正能量。(心灵鸡汤的危害)。

4、心灵鸡汤作家本身水平就有限,普遍不具备处理问题的能力,尤其缺乏逻辑思维和清晰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5、八十年代男人渴望拥有自行车,九十年代男人渴望拥有摩托车,彰世纪的男人渴望拥有轿车。当大家都有了轿车,又开始比较车的牌子。这个时代,我们买得起的东西太多了,但是值得拥有的东西也越来越贵了。

6、如果单单是这样,鸡汤文似乎并没有好讲的。为了写好这篇文章,我捏着鼻子看了很多鸡汤文,以及批评鸡汤文的文章。我发现正是因为鸡汤文这样,表面看是在扬善,导致很多批评鸡汤的文章都讲不到要害,写文的作者其本身逻辑也不是很清楚,其本身也没有将问题的关键理顺,讲问题也没有到本质,很多人都采取了谩骂和讽刺的形式来批评鸡汤文,其结果无疑是受到很多鸡汤爱好者的抨击,这是我写这篇文的主要原因。

7、很多鸡汤文,也不是完全是对问题避而不谈,他们常常会先跟你讲个故事(网上的鸡汤文经常会将人物以朋友、亲戚、同事等等各种身边的人物身份出现,描绘得惟妙惟肖),然后再向你阐述他的道理,虽然都是些歪道理。(心灵鸡汤的危害)。

8、下面让我们看一则实例,该视频由学术界的于丹老师提供(请在搜索视频“时代病了”)(从2分20秒开始,到4分48)原对话简略摘抄如下:

9、征稿:行业故事、心情随笔、身边感慨、亲身经历,只为记录美好生活点滴。

10、人的一生中很难免遇到很多遗憾的事情,这个事实不可否认吧!谁没有遇到过呢?

11、如文章所言,如果只是一味地听大道理不学知识,没什么用的。但现在很多人就爱学道理,不爱学知识;是因为学道理容易,学知识难。

12、    如果单单是这样,鸡汤文似乎并没有好讲的。为了写好这篇文章,我捏着鼻子看了很多鸡汤文,以及批评鸡汤文的文章。我发现正是因为鸡汤文这样,表面看是在扬善,导致很多批评鸡汤的文章都讲得不到要害,写文的作者其本身逻辑也不是很清楚,其本身也没有将问题的关键理顺,讲问题也没有到本质,很多人都采取了谩骂和讽刺的形式来批评鸡汤文,其结果无疑是受到很多鸡汤爱好者的抨击,这是我写这篇文的主要原因。

13、    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在国家及省市报刊杂志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数百篇(首)部分作品被收入《采芝商山》《丹凤文学》丛书,2019年7月,北京团结出版社出版了散文集《棣花细语》,正在出版第二部散文集《棣花纪事》。

14、个人化:「机会不是偶然,而是由你创造。」世界会发生好事,也会发生坏事,许多决定性因素都超出了我们的控制范围,如果将事件个人化,会将过多的负面环境责任归咎于自己,从而导致内疚、不安全感和痛苦感。

15、    我们讨论一个问题,选择的应该是有争议的、难断是非、模糊不清的、在生活中给人造成困扰的问题,这时专业人士跳出来帮助分析问题,将事情的原委理清楚,这才叫解决问题,对于别人才是一种帮助。

16、看似有理有据,实则逻辑混乱,在此我以豆瓣上最近很火的一篇文为例:《最想结婚的那个人不一定是最爱你的那个人,还可能是能在婚姻中获利最大的人》。

17、到后来我自己开始创业了,我发现那些我铭记于心的名人名言以及人生道理,却是一点忙也帮不上,根本都无法使用。

18、这样的人,在网上受到如此多人的追捧,说明我们身边的很多人,讲究的不是一个东西讲得有没有道理,而是这个世界是不是够顺从我,这也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原因所在。

19、在这个问题上,显然应该告诉这名大学生怎样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理财方案、人生规划等等,用这些方法帮助他攫取人生的第一桶金,解决他目前所处的财务困境(当然这绝不是一两分钟能解决的问题)。

20、看似有理有据,实则逻辑混乱,在此我以豆瓣上最近很火的一篇文为例:《最想结婚的那个人不一定是最爱你的那个人,还可能是能在婚姻中获利最大的人》。

21、第作者分析问题的方式是很有问题的,比如他提出的“结婚之后,性生活有了,孩子有了,饭有人做了,房间有人打扫了,连花费都有人和你均摊了”这种人,在婚姻中这种人毕竟只是极少数。他拿着这个特殊情况,进而论证婚姻是一种过秤称的买卖,所以所有女人在婚前都要小心对方给你下套,这实际上是种作践的价值观,现在人之所以离婚率如此之高,大都是怀有一些不正常的心态。

22、就像一个人根本就不适合做那件事情,可是看了鸡汤文说要坚持下去什么都有了,然后他就一直坚持。可是最后坚持了很久什么都没有得到的时候,还觉得鸡汤文对吗?

23、与其看这么多故事,不如认认真真做实事吧!咦?那这句话又算是心灵鸡汤吗!?

24、心灵鸡汤如果只是以上几种,那么还不算够坏,虽然他不讲逻辑,毕竟还是像很多人说的那样,给了很多人暂时上的心理安慰。

25、所以纵观男人的一生,他的名字就叫“坚强”“硬汉”,他不允许也绝不能让自己软弱无助,有时硬着头皮咬着牙也要做成事,绝不让自己松动,所以最怕这种“心灵鸡汤”类的文章触动自己,让自己柔软下来。——于是男人往往会把成大业立大功看成是自己打拼的目标。

26、我们讨论一个问题,选择的应该是有争议的、难断是非、模糊不清的、在生活中给人造成困扰的问题,这时专业人士跳出来帮助分析问题,将事情的原委理清楚,这才叫解决问题,对于别人才是一种帮助。

27、最后,于丹来了一句神总结:“你说读书修行是为了什么呢?为了让我们这个当下心,怎么样能够去转境,看见自己拥有的这些东西,让未来更好一点。”

28、    然而,他们的失落、迷茫和脆弱并不是毫无缘由的,是因为在各自的工作生活中遇到了问题。一个人在遇到问题时,需要的是冷静与理性,有了这些他们才能直面问题、解决问题。而鸡汤的目的不在于解决问题,而是换一个角度来看待问题,从而使人的负能量转换为正能量,这正是鸡汤的荒谬所在。

29、一方面,确实很少人在分析问题的时候能分析得有理有据,逻辑严谨。另一方面,在我们这个金钱权力至上的社会里面,很多听别人讲话,首先看的是对方的身份,而不是讲述问题本身是否合理。也有很少人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他们在乎的不是客观、严谨,而是这个世界是不是照着我的意志来转,在现实中我经常看到因为侵犯到个人利益而欲拼命的人,却极少见到有人因为追求某些自认为正确的事,宁肯放弃自身利益。

30、对于这种大家都能断是非的问题拿起来大谈特谈,好比“一个科学家研究出洋葱确实可以催人泪下”一样,通篇都是在讲一些废话。之所以会是这样,也是心灵鸡汤作者利用了目前很多人的心态:这一部分人在乎的并不是为了得到一个公正、客观的道理,即使这个道理和我已有的观点相违背我也能安心接受。

31、“总想全心投入,而得到的却是有所保留”这句话的剖析:

32、幸福是你拥有的足够多,而是比别人多。人们总习惯从优越感中寻找幸福,也会从优越感中体会都受痛苦。无论是幸福还是痛苦,都会有那么多人靠优越感活着。

33、    这样的方法,只会让这些感性的人在下一次遇到问题时,更进一步地注重自己情绪而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是一般的鸡汤作家,骗了一时一阵就罢了。碰到有些所谓的专家,改变的很可能是读者的人生观、价值观,耽误的将是他们的一生。

34、所以,我认为对待「鸡汤」的正确姿势是:不迷信权威或者那些十分狗血的励志剧情,要把自己当成一个人、正常人;当然,也不要矫枉过正,不要为了不接受别人的影响而一棒子否定他人的智慧。

35、八十年代男人渴望拥有自行车,九十年代男人渴望拥有摩托车,彰世纪的男人渴望拥有轿车。当大家都有了轿车,又开始比较车的牌子。这个时代,我们买得起的东西太多了,但是值得拥有的东西也越来越贵了。

36、第一个专家提出问题批判别人,不是为了喷别人而喷,而是为了解决别人的问题。这篇文章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然而并没有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他应该提出诸如“当夫妻间出现这种问题时,妻子应该主动提出来跟丈夫讨论问题”,以及给这些受伤害的女性以一些夫妻间沟通的技巧等等,这才是一个专家存在的意义。

37、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民族,要自立和复兴,就必须有丰富的营养和健壮的体魄。这些都不是心灵鸡汤能够给予的!只有如辛文所写的那样,把根扎在民族文化深厚的土壤里,汲取营养,含英咀华,才能够完成自我成长,完成登临高峰的人生目标,担负起千钧重担,顶得住万钧雷霆!

38、他就会说杜甫讲的就是自然界的规律呀,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一草一木,还有我们的生命都有规律。所以我们要顺应规律,不要逆天行事,比如晚上十点之后睡觉你就是违反了规律,就是逆天行事,你的“气”就会变浊,就会不健康,blablabla...一大堆有的无的大道理。

39、如果是心态比较强大的人来说,看了毒鸡汤之后会比看单纯的心灵鸡汤会更有感触,比如没心没肺的人,别人怎么说他都会不放在心上,所以毒鸡汤的毒性会比较刺激他往更好的方面去想,去逆向思考怎么能突破当前的困境。

40、的确,一代人和另一代人接受的教育方式,就会像种子一样深深地扎根到土地里。环境造就人!教育造就人!改革开放这40年,是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人,他们体验的,看到的,是如何在快速的经济发展中,人人在想办法挣快钱,开快车,快住上大房子……

41、我一直很好奇这碗鸡汤是哪个庙里端出来的,直到我看见一则类似的励志帖:

42、幸福是你拥有的足够多,而是比别人多。人们总习惯从优越感中寻找幸福,也会从优越感中体会都受痛苦。无论是幸福还是痛苦,都会有那么多人靠优越感活着。

43、不仅仅是现在,我们这个民族,在过去的发展历程中都为如此,太过于注重感性,而忽略理性。这使得很多问题长期以来是非莫辨,好的在诡辩家嘴中说成坏的,坏的在统治者的宣传下变成好的,指鹿为马、黑白不分,因为这些不公平的状况出现,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分配,人才不能充分地应用,社会也因此停滞不前。

44、当人对心灵鸡汤理解不到位,领悟不到其深层含义,很难能对人产生作用的。

45、我们讨论一个问题,选择的应该是有争议的、难断是非、模糊不清的、在生活中给人造成困扰的问题,这时专业人士跳出来帮助分析问题,将事情的原委理清楚,这才叫解决问题,对于别人才是一种帮助。

46、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道德败坏,而是无知。因为道德败坏显而易现,而无知却遁于无形。一个轮奸犯会因为自己犯下的罪行而受到千万人的唾骂,而一个学艺不精的医生却很少因为自己的愚钝而受到惩罚,毕竟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讲,没有专业知识难断真伪。这让很多人认为:病是自己造成的,只要医生尽心尽力,就足够了,一切只能听天由命。换作一个心灵鸡汤的簇拥者,他们甚至会为自己被别人误导而兴高采烈起来。

47、而在这则心灵鸡汤中,这位导师教诲人们将应该原本相濡以沫的人看作是敌对,将婚姻看作是种买卖交换,如果一些不明是非的读者将这种思想全盘接受(事实上很多读者实际上都有一定的盲从性,他们接受别人的观点不是其观点本身正不正确,而是跟你讲话的人的地位如何,在此我就不一一展开细讲了),原本可以通过夫妻俩商量讨论的方式来解决的问题,很可能因为掺杂着这种激烈的情绪之后变得不可解决。

48、比如,罗素是不赞成基督教形式的,但他认定人的绝对自由意志,而康德是拥护对上帝成为终极信仰的,同样他要以此维护人的绝对自由意志地位。西方人对此达成了共识,无论如何争论也不会伤害到统一的形而上内容。西方这种思想模式产生出了“政教分离”的社会结构,民主和上帝非常友好的互动共存,而伊斯兰国、佛教和儒教国家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奥巴马的医改和提高最低工资都很社会主义,但在美国民主框架中通过投票解决,绝不会像在中国导致一场政治运动产生阶级斗争。中国文化作为一种形象文字无从提供一个抽象而绝对的上帝,它把“佛”这种心性概念变成了偶像崇拜,结果与印度泛神论接轨了。

49、要将国家目前这种窘境所改观,靠的是每个人在工作岗位上的实事求是的态度,追求真理而摒弃虚伪。靠的是公正执法,让好人扬善而坏人得到惩处,弱者得到保护,给每一个人有公平的生存环境,靠的是人们心中的理性:企业不再环境污染,公民不搞人情关系走后门,政府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这样我们的国家才会好起来,民族才会昌盛。

50、在这种的情况下,我的创业遭遇了失败,那段时间内我痛苦得无法形容。

51、    所以,一般人若轻信鸡汤,情感上会产生高度的认同感,毕竟他们讲清楚了自己压在心头已久的情绪,然而心情总是悬而未决,因为问题却依旧没有解决,到头来他们会为自己的这种行为以一言而蔽之:我这是拖延症。这是我为什么憎恶鸡汤的原因:他们总是选择一些感性的人群欺骗,这些人本来处于情绪波动的时期,一个人情绪不稳定时。我们首先要做的理应是稳定情绪,理性的分析问题的关键所在,而不是将情绪进一步放大,将焦点对准自己的情绪进而由负面情绪转为正面情绪。

52、然而,时下有很多人似乎已经看到“心灵鸡汤”没有刚进来时那样受人追捧,随着民智的提高,他在受着欢迎之时,也在受到更多人的猛烈抨击。于是很多人开始转变自己的社会角色,声称自己是“情感专家”、“两性专家”、“专栏作家”,实际上写的都是鸡汤文。

53、即便是讲述同一个道理时,渔夫和富翁的对话都不同,讲述的方式也不一样,这不得不让人怀疑,鸡汤作家为了说明一个他自认为很正确的道理,经常是不惜编出来一个故事来。

54、噢,原来如此。渔夫似有所悟,那你不认为,我现在的生活就是你说的那些过程的结果吗?

55、(图文报道)健康中国行动·全员心理关爱(EAP)高峰公益论坛暨第七届全国健康型组织建设论坛成功举办

56、遂又想起了心灵鸡汤。心灵鸡汤有时是弱者自我保护的安慰剂,但如果长久沉溺其中,会形成一个自我强化的恶性循环和精神鸦片,全面败坏自己的思维能力、行动能力和生命品质。

57、在这个大环境下,心灵鸡汤正好迎合了当下很多人的需求,因为他通篇宣扬的都是大多数讨人喜欢的、正面积极的、阳光的东西,而负面的、消极的东西投机取巧似的避而不谈。即便是他们想批评某些人,也批评的悉数是“结婚之后,性生活有了,孩子有了,饭有人做了,房间有人打扫了,连花费都有人和你均摊了”这些万人皆唾骂的人,而从来不选择一个饱含争议的问题来讨论。

58、比如本作者有一年轻朋友,毕业后经常和他的老同学们去踢球。有段时间他突然不去了,本作者问为什么,原因居然是他的同学都有车了,全都开车去球场,他坐公交车,丢脸。后来他买了个车,又去踢球了。没过多久,他又开始琢磨换更好的车。。。。。。。

59、以上,就是中国父母最常喝的三碗鸡汤。我总是亲见一些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是这样的:素质教育是快乐的,孩子的天性是要顺从的、自由发挥的,前途是必定能够成功的。

60、说完,于丹似乎对她的回答挺满意,露出会心一笑。

61、首先,我们注意作者的这个标题,很多人可能会误以为他这是在辩证地看问题,实际上这句话说了跟没说差不多,同样的还有:《最爱你的人,最后还可能不跟你在一起》、《有钱的人,生活未必就一定幸福》等等,他首先引导出一个错误的绝对的概念,然后再否定这个本身就错误的概念,让很多人以为他是在辩证的看问题,事实上这个问题本身就不属于问题,你不是情感专家你也会知道,最想结婚的那个人不一定是最爱你的那个人,结婚是结婚,爱情是爱情,两者虽然有一定联系,但不是有了爱情就有婚姻,有了婚姻同时还有爱情。

62、讲知识就难了。比如你问某个所谓的大咖:杜甫为什么说“无边落木萧萧下”?

63、来做个基本算术:初中毕业管理大学生的,有多少人?算几万好了。初中毕业的人又有多少?上亿。所以前者是不是凤毛麟角?学历高低和成功呈正相关,毫无学历却功成名就,是小概率事件。而且,初中毕业就能打拼天下,这种人必定是人中龙凤,比普通人有更高的能力和眼界,而绝大多数的孩子资质一般。以这种小概率事件告诉孩子“不上大学也没关系”,不是耽误孩子前途是什么?

64、    而他们在乎的是这个东西顺不顺从我的意志,比如陆琪被称为情感奶爸,最红的情感心灵、职场励志作家,中国作家百万销量俱乐部成员。是这样,通篇讲一些赞美讴歌女性的话,即使再荒谬,也让很多人心里舒服。于丹也是这样,而这整篇文看起来就是在为一-些因很多在婚姻中受伤的特定人群在泄愤。第作者分析问题的方式是很有问题的,比如他提出的结婚之后,性生活有了,孩子有了,饭有人做了,房间有人打扫了,连花费都有人和你均摊了这种人,在婚姻中这种人毕竟只是极少数。他拿着这个特殊情况,进而论证婚姻是一种过秤称的买卖,所以所有女人在婚前都要小心对方给你下套,这实际上是种作践的价值观,现在人之所以离婚率如此之高,大都是怀有-些不正常的心态。

65、最后,从该楼主的年龄来看,很可能还没到结婚的年纪,自己还没经历过,逻辑又混乱,专业知识也不具备,跑过来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瞎教导别人的婚姻,向别人灌输作践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种人实在可耻之至。

66、这与“善良比聪明更重要”这个鸡汤如出一辙。很多时候很多人,连是非对错都分不清(不聪明),动不动“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偏偏这类人,口头禅往往就是“善良比聪明更重要”!这是多大的讽刺!

67、曾经,在一本发行量很大的文摘类杂志上,我看到一位被称为文化散文作家,实际上就是长期给读者煲心灵鸡汤高手的女士写的文章。她教导人们要优雅地生活,只要悠闲,就是好情调。游手好闲在她的笔下就是优雅,就是绅士,就是风度,就是诗意。看看天,发发呆,看看月亮,数数星星,这就是心灵生活!为了佐证自己的观点,提高心灵鸡汤的权威性,她公然藐视读者的智商,说悠闲的“闲”字在古代是写作“閒”的。你看,门里面有月,月光透过门的缝隙静静地照进来。然后呢,小白们优雅地望着这月光出神发呆。这就是闲适和优雅,就是品味和情调。

68、心灵鸡汤如果只是以上几种,那么还不算够坏,虽然他不讲逻辑,毕竟还是像很多人说的那样,给了很多人暂时上的心理安慰。

69、看到这句话,小伙伴们顿时沉默了。原来鸡汤文在以前的大师看来,危害是以“荼毒”来衡量的,现在的人都热衷订阅,转发鸡汤文,看来中毒颇深啊,伤感伤感!

70、然而,时下有很多人似乎已经看到“心灵鸡汤”没有刚进来时那样受人追捧,随着民智的提高,他在受着欢迎之时,也在受到更多人的猛烈抨击。于是很多人开始转变自己的社会角色,声称自己是“情感专家”、“两性专家”、“专栏作家”,实际上写的都是鸡汤文。

71、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我们慢慢地由一个感性的民族转变为一个理性的民族,敢于面对问题,善于分析问题,懂得解决问题。而这一些,都不是心灵鸡汤能带给我们的。

72、一个本来逻辑不清的人,如果总是采取这样的方式来看待问题,只会让他的逻辑越来越不清楚,这时问题仍然没有解决,烦恼依旧在。这是为什么当一个人在看完鸡汤文之后,感觉浑身解气,而过一段时间后,又感到烦恼起来——因为当他们打完一针鸡汤后,他们还是得面对真真实实的问题,他们不是宗教信徒,不可能永远活在鸡汤的世界中。一个人如果在其职场刚开始的时候用这样的态度来对待每一件事情,耽误的可能只是一年两年,如果一直持续下去,耽误的将会是一辈子。

73、就以这句心灵鸡汤为例子。我来剖析下这句话的实际涵义。

74、风靡一时的心灵鸡汤,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远离,甚至产生反感。

75、如果你努力方向错了,他跟成功只能南辕北辙,跟你最终的梦想只能够背道而驰,所以鸡汤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它只顾着给你吃大力丸,你吃完大力丸之后的什么后果他不管,管杀不管埋说的就是这个。

76、如果你跳出作者思考问题的圈子,站在亿万富翁的角度来看同一个问题,又是另外一回事。对于富翁来说,他的享受生活并不只是来海边晒太阳,而是他们享受着选择生活的权利:今天他可以来晒太阳,明天他又可以去骑马,后天他还可以去森林里打猎,这些对于渔民、放牧人、猎人看来说都是他们的职业,他们当然觉得不稀奇。但对于富翁来说是新奇的,关键在于,他玩腻了就可以去选择其他,他有这种权力。但是渔人并没有选择生活的权利,渔夫为了生计,只能终日守在沙滩上,每天重复着他的生活,终老至死,这正是他生命的悲剧所在。

77、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道德败坏,而是无知。因为道德败坏显而易现,而无知却遁于无形。一个轮奸犯会因为自己犯下的罪行而受到千万人的唾骂,而一个学艺不精的医生却很少因为自己的愚钝而受到惩罚,毕竟专业的医学知识对于普通人来讲很难判断,还有些人认为:病是自己造成的,只要医生尽心尽力,就足够了,一切只能听天由命。

78、现在呢,差距越拉越大了。我们每顿饭都能吃饱,但心里一点都不轻松。因为有个声音开始说你奋斗,你要战胜別人,别做失败者。就算不想比,别人也会跟你比;就算别人没跟你比,你也以为他在跟你比,耻辱就像不石头压在胸口上。

79、健康中国行动·全员心理关爱(EAP)高峰公益论坛专题报道

80、而真正的真理,未必好喝,有时候甚至会很难喝。正所谓良药苦口,忠言逆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