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禅语录
1、平民肯种德施惠,便是无位的卿相;仕夫徒贪权市宠,竟成有爵的乞人。
2、4)真正的布施,就是把你的烦恼、忧虑、分别和执著心通通放下。
3、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界中,念念不忘上师三宝念念不忘父母众生,念念不忘如法修行。
4、二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5、学佛是对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6、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心灵禅语录)。
7、买东西的时候店家常常说,你要是真心买的话,还能给你便宜点,你看,真心就是不怎么值钱!(心灵禅语录)。
8、你现在的样子,是你过去的果;你未来的样子,则是你现在的果。恶念的后果会一直跟着你,就像牛车被牛拖着走一样;清净心的后果也会一直跟着你,就像你自己的影子一样。没有人—包括父母,亲属与朋友在内,能像你自己的清净心一样帮助你。一颗训练良好的心,将会为你带来快乐。
9、世间的人,因为从前布施的福德因缘,现在得到大富的果报。
10、看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人生,说到底,活的是心情。人活得累,是因为能左右你心情的东西太多。天气的变化,人情的冷暖,不同的风景都会影响你的心情。而他们都是你无法左右的。看淡了,天无非阴晴,人不过聚散,地只是高低。沧海桑田,我心不惊,自然安稳;随缘自在,不悲不喜,便是晴天。
11、慈悲心是拔出一切众生的痛苦,给予一切众生安乐。
12、“看一切众生皆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印光大师语)。惹我们生气的人都是在助我们修忍辱,助我们修行,我们应该视他们为菩萨。
13、念戒,“戒”在平时的生活中表现为“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家居士要遵守家庭社会等各个层面的规范规则,不能“越轨行事”;念天,就是时常忆念诸天的功德,不起欲觉、嗔恚、害觉,安住正知正念。
14、走正确的路,放无心的手,结有道之朋,断无义之友,饮清净之茶,戒色花之酒,开方便之门,闭是非之口。
15、从来求人不求己,始知求己不求人。今求己时己安在?反将无求教他人。戒是基础,定是方法,慧是目的。无言说道,不染世法,远离贪着,一念省查,反复关照,心甘情愿地不再建立一个我来满足欲望的需求。安福寺04安福利生--:生活中,无论是春风得意还是举步维艰;无论是顺风顺水还是处处碰壁,这些都是如同银幕上的画面一闪而过。当我们不在执著于银幕上的画面时,我们就会明白,一花一草尽显法身,举手投足皆是般若。
16、19)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17、所以,人生的每一个过程,都要自己去经历,每一处风景,要自己去欣赏。
18、22)道,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未识得破时千难万难,识得破后,有什么难易。
19、人生如一本书,应该多一些精彩的细节,少一些乏味的字眼;人生如一支歌,应该多一些昂扬的旋律,少一些忧伤的音符;人生如一幅画,应该多一些亮丽的色彩,少一些灰暗的色调。
20、 生活是一件艺术品,每个人都有自己认为最美的一笔,每个人也都有认为不尽如人意的一笔,关键在于你怎样看待。与其整日被庸人自扰的愁闷所困扰,不如以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淡看一切。接受已经发生的事实,是克服随之而来的任何困难的第一步。我们需要的只是一点豁达,让一切都顺其自然吧。
21、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22、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23、与任何人接触时,要常常问自己,我有什么对他有用?使他得益。如果我不能以个人的道德、学问和修持的力量,来使人受益,就等于欠了一份债。
24、失去了鸭子,你会急忙找回来,失去了良心,却不见有人着急。
25、当战胜了自己内心的烦恼时,无论对待哪一位众生,你都能够给予他们慈悲和智慧。
26、即心即佛,无论是妄想的心也好,不妄想的心也好,凡夫起心动念的这颗心就是佛的心,即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27、12)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28、如果抱怨成习惯,心灵就像上了枷锁,没有一刻解脱。唯有放下抱怨,才能体会到生命的自在与幸福。
29、放下,不再太多负重压在心里,生活之路上脚步轻松很多。
30、投资人的失败不是市场的结果,消灭我们的往往就是我们自己。尤其是在市场风声鹤唳的时候,也许我们更应该保持一份冷静:也许事情没有像想象的那么坏!同样在市场人声鼎沸的时候,也应该保留一份平和:也许事情没有想象的那么好!
31、我们真要过了很久很久,才能够明白,自己真正怀念的,到底是怎样的人,怎样的事。
32、6)不悟本性,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万心尽在自心应从自心中顿见真如。
33、1)世界上没有一个永远不被毁谤的人,也没有一个永远被赞叹的人。当你话多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话少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沈默的时候,别人还是要批评你。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不被批评的。
34、世界原本就不是属于你,因此你用不着抛弃,要抛弃的是一切的执着。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
35、当你烦恼的时候,你就要告诉你自己,这一切都是假的,你烦恼什么?
36、孤坟残雪,凄草上长眠。谁解一生寂寥,华服千面。
37、坠泪独酒,扇上人空瘦。枯容几世生殇,遗念微茫。
38、佛陀告诉我们,一切众生都曾经做过我们的父母。遇到惹我们生气的人,就想一想他们过去世也曾经像我们现世的父母一样,含辛茹苦地抚养我们,照顾我们,关心我们,疼爱我们,我们还会忍心嗔恨他们吗?
39、我们通常只是简单地和下意识地去做一件事情,却没有事先问一问自己:“这样做真的对吗?”
40、安福寺04安福利生--:法语甘露:真正的修行是无惧无惑,无得无失。心里一点障碍都没有,比如面子关、害怕,内心一尘不着,也就没事了。有时在事情上要能透过去,迎敌挑战与逆旅顺情,随觉随是,只怕不觉。一念透过去了,一切都是实相。尘说刹说,等于没说,不可说,也不可不说,自在天成,可与知者道,难与俗人言!善知识总是以各种方便手段来考验我们,当我们内心确实没有杂念和奢望时,我们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也因此而更加增强,从某个角度来说,生命的力量亦因此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无论善知识如何安排,都能坚定地恭敬顺从,真心用功修学,一定会得到很好的加持和训练!于善知识,至心敬礼,感恩无尽!
41、其实,不管是照面或照心的镜子,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善用镜子来观照自他,甚至观照社会人生,成为自我学习、自我警惕的一面人生的镜子。
42、梵行法不可得故。三世法皆空寂故。意无取着故。心无障碍故。所行无二故。方便自在故。受无相法故。观无相法故。知佛法平等故。具一切佛法故。如是名为清净梵行。——《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
43、如果能够相信因缘果报,又有惭愧心,因为此心的缘故,能够除灭罪过,增长善根。
44、聪明之人,一味向前看;智慧之人,事事向后看;聪明之人,是战胜别人的人;智慧之人,是战胜自己的人。
45、心静了,才能听见自己的内心。也许,你正狂热追求的,并非你真正想要的,只是迁就了别人或社会;也许,你正为之苦恼,肝肠寸断的,未必是你真正想爱或该爱的,只是一时的不甘心。坐下来,静赏花开水流,心静了,自然就看清了。笑看花开,是一种宁静的喜悦;静赏花落,是一份随缘的自在。
46、4)不懂得自爱的人,是没有能力去爱别人的。
47、梦想是一个幸福的念想,想着想着就快乐了,它执着地立在那里,是生活的一个界标,代表着活力与向上。
48、你认命比抱怨还要好,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你除了认命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49、笑对人生,以宁静淡泊的心态对待生命中的每一个篇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你的人生才会充实,才会完美。不论你在什麽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後就不要停止。不论你在什麽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之後就不要悔恨。
50、在世间经过,需要的是善意与宽恕,而不是纠结与埋怨,不必要去奢望什么纯粹的一帆风顺,更需要的是自己积极一些去化解那些误解与障碍,包括自己内心的起伏与障碍,伤痛与固执,悲观与被黑。
51、20)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
52、相信自己,一路风景一路歌,人生之美,正在于此。
53、2)多数人在缘生缘灭中,搞不清楚自己的去来。
54、13)念动急觉,觉之即无,久久收摄,自然心正。
55、人这一辈子,不管活成什么样子,都不要把责任推给别人,一切喜怒哀乐都是自己造成。生命是一种回声。把最好的给予别人,就会从别人那里获得最好的;帮助的人越多,得到的也越多。多点淡然,少点虚荣,活得真实才能自在。
56、人生逆境时,切记忍耐。人生顺境时,切记收敛。人生得意时,切记看谈。人生失意时,切记随缘。心情不好时,当需涵养。心情愉悦时,当需沉潜。静,是一种休息,更是一种修行。所有的烦恼,都来自于喧嚣,所有的伤痛,都来自于躁动。肉体奔波太久会劳累,灵魂游离太久会成伤。
57、40)如果你作出了某种选择,就要准备好承担一切后果。即使再苦再累,也不要心生抱怨,因为这是你自己的选择!人生故事里的大多数结局都源于你自己的选择,没有什么好抱怨的。你选择了什么样的道路,就会拥有什么样的人生。人生不是游戏,我们没有多少可供选择的机会。既然选择了,就要咬牙坚持走下去。
58、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59、每一次的失败,都是成功的伏笔;每一次的考验,都有一份收获;每一次的泪水,都有一次醒悟;每一次的磨难,都有生命的财富。
60、人不要喊穷。喊穷的人是很贫贱相。人喊穷,就是不知足,或者要布施时,就舍不得拿出钱财来而喊穷。这么一喊,上天就把穷的磁场给他了,结果就越来越穷。
61、·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
62、不要在第三者面前批评他人,更不要在背后说他人坏话。聪明的人是不会放松自我的,他们通过勤奋学习,使自己充满智慧。
63、有钱道真语,无钱语不真。不信但看宴中酒,杯杯先劝有钱人。
64、5)夸奖我们,赞叹我们的,这都不是名师。会讲我们,指示我们的,这才是善知识,有了他们我们才会进步。
65、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已能,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友。
66、10阳光温热,岁月静好,你还不来,我怎敢老去。
67、生活是一部大百科全书,包罗万象;生活是一把六弦琴,弹奏出多重美妙的旋律:生活是一座飞马牌大钟,上紧发条,便会使人获得浓缩的生命。
68、15)悟门了当,澈见圣凡不迷悟不生死涅盘不有情无情不二。
69、(受益终身的四句话)不要盘算太多,要顺其自然。该是你的终会得到。压抑自己没必要,奉承巴结也没必要。保持应有的人格力量将赢得更多机会和尊重。不要对谁特别好,也不要对谁特别不好。永远不要被少数人所利用。相信自己比依赖别人重要。用尽心机不如静心做事。
70、国际佛光会自创会以来,每两年召开一次世界会员大会,平时的协分会则会议不断。每次召开各种会议时,都有一定的开会程序,并且要宣读会员信条,为的是提醒会员应该实践佛光会的宗旨。此中包括信仰三宝、弘传佛法、家庭人事、生活行仪以及平日参加活动、自我修持、会员往来等行事的准则。尤其身为佛光会员,知见要正确,须知佛光会是以现证法喜安乐、永断烦恼无明、发愿普度众生、建设人间净土为修行目标。如果人人都能确实奉行实践,则对个人的修养、人缘、道业等,必能有所增长。
71、人与人之间的很多矛盾都是从傲慢中来的;都觉得自己比别人更高明,比别人更有见识,比别人更正确,于是相互轻视,矛盾也就逐渐生起了。
72、 人生的空虚不在于人的孤独,而在于心的寂寞;人生的智慧不在于观察,而在于分辨;人生的寻找不在于千山万水,而在于咫尺之间;人生的境界不在于跟随,而在于自我探求;人生的档次不在于外在的包装,而在于内在的品质;人生的成败不在于环境的优劣,而在于你是否选对了自己的位置。
73、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
74、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75、 人世沧桑,要为自己留一点空白,留一段风轻云淡的寂寞。寂寞可以让一个人脆弱,也可以使一个人坚强;寂寞可以造就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懂得领悟寂寞的人,才能体会到人生的独特景致。寂寞的最高境界,就是在寂寞中创造成功、酿造幸福。只有在寂寞面前坦然以对,才能在命运面前谈笑风生。
76、8)若于出家一切人边起恶心者,则同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等前为恶无异。——源自:《大方广十轮经》
77、 修行,不是追求完美,而是坦然接受残缺。人生的修行,就是用智慧看透世间黑白,并用一颗善良的心成就一切美好,用一颗宽容的心,坦然接纳无法改变的现实。修行,就是拓宽心胸、清净心地、开拓眼界。容得下别人的中伤,忍得住困苦的折磨,放得下挽留不了的美好。
78、(人生感悟)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却有两颗距离遥远、素昧平生、擦肩而过、彼此因欣赏而回眸相凝的心。喜欢绿色,代表青春、健康、激情、活力;赞美露珠,代表干净、透明、清澈、单纯。身体,可以受伤,可以委屈,心,不能苍白,不能干涸。
79、·口说一句好话,如口出莲花;口说一句坏话,如口吐毒蛇。
80、安福寺04安福利生--:心里装着别人的错误,就会到处用放大镜挑毛病,一再地折磨他人,也无利于自己;心里装着善良、宽容、感恩,生命就会充满阳光,他人的一切不好,会在你博大的胸怀中瓦解冰消。人生是苦是乐,关键看你喜欢与什么相伴;选择什么装进自己心里,是一门学问。
81、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英雄五霸闹春秋,顷刻兴亡过手。
82、14)如果抱怨成习惯,心灵就像上了枷锁,没有一刻解脱。唯有放下抱怨,才能体会到生命的自在与幸福。
83、早安 | 晚安 | 成语 | 禅语 | 哲理
84、13)念动急觉,觉之即无,久久收摄,自然心正。
85、5)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86、43)人生的境界,是心灵的境界。若心乱神迷,无论我们走多远,都是难以捕捉人生的真象,难以领略雅韵的风景。唯有我们心灵的安静,才能铸就人性的优雅。这种安静,是得失后的平和,是诱惑时的淡定,是困苦中的从容,是微笑地面对娑婆世界,慢慢地去看清、看透、看穿、看淡的一个漫长的过程。
87、多少人要离开这个世间时,都会说出同一句话,这世界真是无奈与凄凉啊!
88、唯美 | 励志 | 伤感 | 爱情 | 搞笑
89、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