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心静的佛语禅心
1、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2、别让自己心太累,应该学着想开,看淡,学着不强求,学着深藏,适时放松自己,寻找宣泄,给疲惫的心灵解解压。人之所以会烦恼,就是记性太好。该记的不该记的都会留在记忆里,而我们又时常记住了应该忘掉的事情,忘掉了应该记住的事情。人之所以活着累,就是想得要的太多了。
3、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4、门是双向的,推门者常将对方碰得鼻青脸肿;拉门者方便了自己和别人。开着的门,人们毫无兴趣;紧闭的门,人们浮想联翩;半开的门,最易勾起人们的窥视欲。大人关上门才觉得安全;儿童打开门才不会害怕。心灵也有一扇门,关闭它,只有孤独相伴;只有打开它,放精彩走进来,才能让自己走出去。
5、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胸襟;是喜是怒,看涵养;有舍有得,看智慧;是成是败,看坚持。凡事顺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得意之时淡然;失意之时坦然;艰辛曲折必然;历尽沧桑悟然。饮清净之茶,闭是非之口,结悟道之友。
6、(时间成就一切)时间可以造就人格,可以成就事业,也可以储积功德。(让人心静的佛语禅心)。
7、人与人之间的因缘,或恩怨,或善恶,皆是前世之因所成的果报。然而,当用忍的态度去对待一切时,即使是恶缘也能得到善解,会转变为善缘。虽然忍是一种苦,但当你看到周围生命因为你而变得快乐时,你会感受到真正的幸福。在这幸福中,你的心灵也会更加善良和宽容,你将得到心灵真正的自由。
8、不要过分在乎身边的人,也不要刻意去在意他人的事。在这世上,总会有人让你悲伤、让你嫉妒、让你咬牙切齿。并不是他们有多坏,而是因为你太在乎。
9、静坐于岁月中,以莲的姿态,面对生活的所有,保持着那份缄默与清寂,光阴自有一份禅意。
10、快乐的人不是没痛苦,而是不会被痛苦所左右。人生难免会和痛苦不期而遇,其实痛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内心背叛自己,成为痛苦的帮凶。整理下自己的心情,忘记那些不愉快的事,不背负太多不必要的包袱,学会删繁就简,去除烦躁与复杂,返璞归真,说能说的话,做可做的事,走该走的路,做想做的人。
11、人出生时,是一身赤裸裸地来;在世间忙碌了几十年,到最后也是一物不带而赤裸裸地走!
12、如果你是正确的,不要过多地争辩和数落他人,把对方逼上绝路,也就断了自己的退路;如果你是优秀的,不要肆意地卖弄炫耀,别人会在你的做作中渐行渐远;如果你是不幸的,不要逢人就倾诉,谁都有自己的烦恼,真正想听你诉说的也就只有那几个。请记住,不要看不起身边不起眼的人,因为你也曾那样渺小过。
13、(宝藏的琢磨)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处宝藏,与佛陀无异。只是佛陀的矿山宝藏经过长期挖掘,已得宝石且不断提炼琢磨,成就了很多发亮发光的玉石宝物。
14、(彼此感恩、行善)社会是群体的,只有一个人好或只有一个人向善还不够;希望拥有一个好家庭、好社会,就必须人人行善、彼此感恩。
15、如何对自己,对他人?佛曰: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16、其实,他们取经必定困难重重,这次仅仅只是试探一下,还不能算一难关,这是取经路上不久菩萨的安排的一个小小的考验。最简单的一个考验便得出了结论。
17、眼睛不要老是睁得那么大,我且问你,百年以后,哪一样是你的?
18、总有一次跌倒,或一回流泪,催促我们在瞬间成长,让我们由浮躁趋于安宁,从浑浊转向澄澈,渐渐温柔、克制、朴素、无争,不怨过往云烟,不问去时方向,不记是非得失,在安静中体会生命之花的盛开。别担心挫败,这是我们命运中的盐,亦让人生多些况味;别拒绝软弱,哭笑皆由人,含泪上路也是一种坚强。
19、(谨慎「用」心)人心比武器还厉害!因为武器由人心所创造,不管将它用于好或坏的地方,都起源于一颗心。
20、菩萨心如虚空,一切俱舍,所作福德皆不贪着。
21、起见生心,分别执着便有情尘烦恼、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
22、佛经中最有禅意的句子: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23、人生其实也就是选择,有所放弃才能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得充实、饱满、旺盛。没有果敢的放弃,就没有辉煌的选择。放弃是一种灵性的觉醒,是一种慧根的显现,一如放鸟返林、放鱼入水。学会放弃,才会有所收获。当一切尘埃落定,当一切归于平静,我们才会真正懂得放弃其实也是另一种美丽的收获。
24、佛法当中的善因,主要是指十善,而十善主要在于我们的动机必须是善因。例如第一个不杀生,主要指的是不要有杀生的动机。我们要让自心变得寂静、调柔,不再让烦恼作主。做得到这样,就是向善。外在的装模作样、花言巧语,并不是真正的善。这是为什麽十善都会强调动机,它指的是心态的转变。改变自己让人心静的佛语禅心意境微博(爱心是福种)佛教谈因果福报,但并非有钱才能造福;若能时体念佛心、观照自己,并以一分亲切爱心去关怀别人,这分爱心便是造福的种子。
25、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26、一念心清静,莲花处处开。一花一净土,一土一如来。
27、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
28、人这一辈子,不管活成什么样子,都不要把责任推给别人,一切喜怒哀乐都是自己造成。生命是一种回声。把最好的给予别人,就会从别人那里获得最好的;帮助的人越多,得到的也越多。反之,越是吝啬,就越是一无所有。多点淡然,少点虚荣,活得真实才能自在。
29、佛说,生命中的许多东西是可遇不可求,刻意强求的得不到,而不曾被期待的往往会不期而至。因此,要拥有一颗安闲自在的心,一切随缘,顺其自然,不怨怒,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随缘不是听天由命,而是以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
30、四愿弘深垂教纲,心怀喜舍慈悲。爱河苦海度群迷。水离生灭,彼岸订菩提。
31、你看一切事物,无常的、苦的、空的、无我的,你能这样观就看得破放得下,什么都不执着了你才能达到自在。你观你自在,谁能观入进去,谁就能自在。不观呢?不自在。「心经」里的观自在菩萨是他观得自在了,得到这个名号;咱们遇到任何事都不自在,我们是生活在烦恼当中。
32、修心当以净心为要,修道当以无我为基。过去事,过去心,不可记得;现在事,现在心,随缘即可;未来事,未来心,何必劳心。
33、 临终之际,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
34、给生活贴上梦想的标签,那些普通的日子就升华了,平淡的时光染上华丽的色彩,点石成金,就是这么回事。
35、心静下来的时候,最能领悟到生命的真谛,走出万千烦杂,在一亩心田上修篱种菊,细细品尝那种清淡如水的人生况味,这,何尝不是一次心灵的宿醉?
36、人,生活的是一个过程,修行的是一种心性。要以一种独一无二的姿态,活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精彩
37、善良,是心间绽放的花,它远离喧嚣的岸,收敛着剔透的花瓣、幽婉的芬芳,伫立成一茎明澈的纯真,摇曳为一抹恬然的淡泊。
38、所谓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别心、是非心、得失心、执着心。
39、不为鸡毛蒜皮的事情而斤斤计较。不执于苦时,苦就渐渐远了。不执于乐时,乐就渐渐近了。明心了了,给世界一个微笑,一份善意,一份担待,一份宽容!心宽了,路就宽了。趁岁月安好,种上一片福田,趁阳光温暖,播撒福报的种子,就让所有的相遇都是生命中没有遗憾的永恒。知足者得乐,惜福者得福。
40、(行善要及时)行善要及时,功德要持续。如烧开水一般,未烧开之前千万不要停熄火候,否则重来就太费事了。
41、不圆满的是自己的烦恼,不清净的是自己的业障。你有看不惯的事,说明你的智慧不够;你有看不起的人,说明你的慈悲不够。有慈悲的人,没有看不起的人;具有智慧的人,没有看不惯的事。其实,都是因缘和合而生,因缘和合而灭,都是正常的,没有不正常的。只是众生的因缘不同,所以才有不同的显相。
42、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完美无缺的选择。你不可能同时拥有春花和秋月,不可能同时拥有硕果和繁花。不可能所有的好处都是你的。你要学会权衡利弊,学会放弃一些什么,然后才可能得到些什么。你要学会接受命的残缺和悲哀,然后,心平气和。因为,这就是人生。
43、人生难免会遇到风雨和坎坷,对于生活中的诸多不顺,不要心怀不满、怨气冲天,也不必耿耿于怀、一蹶不振。是福是祸,都得面对;是好是坏,都会过去。与其背着包袱弯腰受罪,不如放下包袱享受生活;与其徒劳地抱怨命运不公,还不如淡定从容地笑对人生。学会放下,人生的路才会越走越宽。
44、择善人而交,择善书而读,择善言而听,择善行而从。
45、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删除!
46、(真菩萨)菩萨不是土塑木刻的形象,真正的菩萨能做事、能说话、能吃饭,能寻声救苦随处现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