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激励人的名言
1、杀了“现在”,也便杀了“将来”。——将来是子孙的时代。
2、苟活就是活不下去的初步,所以到后来,他就活不下去了。意图生存,而太卑怯,结果就得死亡。
3、真正的强者不是因为某件事而壮烈的死去,而是因为某件事而卑微的活着。
4、在行进时,也时时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颓唐,有人叛变,然而只要无碍于进行,则越到后来,这队伍也就越成为纯粹、精锐的队伍了。
5、孩子是要别人教的,毛病是要别人医的.,即使自己是教员或医生。但做人处事的法子,却恐怕要自己斟酌,许多人开来的良方,往往不过是废纸。
6、生了孩子,还要想怎样教育,才能使这生下来的孩子,将来成一个完全的人。
7、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8、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
9、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和力量,给懒散的人只留下一片悔恨。鲁迅
10、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11、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
12、假使做事要面面顾到,那就什么事都不能做了。
13、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14、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自题小像》
15、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
16、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
17、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18、 我们写作也好,阅读也好,一定要回到具体的历史语境中去。我们要理解农业文明塑造出来的人,他们对土地的依恋之情,对家国的爱。当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萧红写给故乡人的《给流亡异地的东北同胞书》呼吁:“为了失去的地面上的大豆,高粱,努力吧!为了失去的土地的年老的母亲,努力吧!为了失去的地面上的痛心的一切的记忆,努力吧!”我们在今天读来,依然感受到这种巨大的感情力量,它永远积攒在我们民族的情感结构之中。诗人艾青写了《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大地上》等一系列诗歌。“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句诗后来被人们反复引用。以上作品的共同语境是国家遭受外来侵略、国土残缺不全之时,作家在书斋中把笔变成了投枪、变成了匕首,试图来唤醒民众。《小英雄雨来》写的也是抗日时代,雨来身上有刚才我们提到的共同品质——机智、勇敢、爱国、团结,同时,他也有十二岁小朋友的淘气——喜欢戏水,喜欢玩游戏,总是露出光溜溜的背脊。如此,这个形象就有一定的丰富性:既有儿童的天真、顽皮、淘气、可爱,也有成人的勇气、沉着和大局意识。
19、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大抵如此,大抵!
20、搞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
21、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22、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23、失掉了现在就等于没有了未来。鲁迅珍惜时间的名言
24、这段话是严复对自己平生经历的总结,也是严复留给后人的最后嘱咐。关于如何读书勤业、治家传世、做人卫国,却并非他首次提及。严复平时注重对子女的教育,在封封家书中,他不时以言传身教影响着自己的孩子和严氏家族成员。“传家以孝,为国维忠”,严氏一族一直以身践行。
25、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
26、我好象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血。——鲁迅
27、人文社为社内员工办文学进修班,这是课程表的一部分
28、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
29、文人作文,农人掘锄,本是平平常常的,若照相之际,文人偏要装做粗人,玩什么荷锄带笠图;农夫则在柳下捧一本书,装作深柳读书图之类,就要令人肉麻。
30、研究是要用理智,要冷静的,而创作须情感,至少总得发点热,于是忽冷忽热,弄得头昏,——这也是职业和嗜好不能合一的苦处。苦倒也罢了,结果还是什么都弄不好。那证据,是试翻世界文学史,那里面的人,几乎没有兼做教授的。
31、1956年,朝内166号大楼建成。1958年1月,人文社从东四头条搬迁至此。
32、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
33、但我对于此后的方针,实在很有些徘徊不决,那就是:做文章呢,还是教书?因为这两件事是势不两立的:做文要热情,教书要冷静。……我自己想,我如写点东西,也许于中国不无小好处,不写也可惜;但如使我研究一种关于中国文学的事,大概也可以说出点别人没有见到的话来,所以放下也似乎可惜。——鲁迅语录
34、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鲁迅题三义塔)
35、事遇群己对待之时,须念己轻群重,更切毋造孽。
36、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
37、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38、基于对国情民性以及西方实践的清醒认知与独特把握,严复当时反对革命共和,时持犯众之论,既不获解于当时,更致聚讼于后世。不过,尽管反对革命共和,但他的思想并不保守,而是力主维新。
39、写小说,说到底,就是写人物。小说艺术的精髓就是创造人物的艺术。——鲁迅
40、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41、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 鲁迅
42、0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的,所以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鲁迅
43、对“教育当局”谈教育的根本误点,是在将这四个字的力点看错了;以为他要来办"教育”。其实不然,大抵是来做“当局”的。
44、侠客为了自己的“功绩”不能打尽不平,正如慈善家为了自己的阴功,不能救助社会上的困苦一样。而且是“非徒无益”而又害之的。
45、要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46、让别人过得舒服些,自己没有幸福不要紧,看见别人得到幸福生活也是舒服的。—— 鲁迅
47、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鲁迅)
48、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宝贵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
49、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50、中国有许多事情都只剩下一个空名和假样,就为了不认真的缘故。
51、《与甥女何纫兰书信三封》写于1906年。严复的外甥女有心创办女子学校,使女子得以享受教育的权利与机会,严复在这三封信中对于外甥女的这一志向深表理解与支持,鼓励外甥女克服困难,为女同胞们争一口气,同时表示自己愿意到外甥女创办的学校担任一个普通教员,并为外甥女的办校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及参考意见,以此激励外甥女为振兴女子教育作出勇敢的奉献。严复的这种思想、态度值得我们高度肯定与赞赏。
52、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53、那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
54、青年们先可以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一切利害,推开了古人,将自己的真心的话发表出来
55、用秕谷来养青年,是决不会壮大的,将来的成就,且要更渺小。 —— 鲁迅
56、“为学须有自得之趣,用力既外,自然成熟,一时高低毁誉,不足关怀也”
57、严复疾呼必须实行变法,否则必然亡国,而变法最当先的是废除八股。严复历数八股的危害:夫八股非自能害国也,害在使天下无人才,其使天下无人才奈何?曰有大害三:“其一曰锢智慧”、“其二曰坏心术”、“其三曰滋游手”。
58、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59、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