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语静心经典句子
1、若以静处为是闹处为非,则是坏世间相而求佛相。离生灭而求寂灭。
2、禅是禅非:无常,意味积极,珍惜当下缘分,愿一切众生幸福;无我,意味丰富,一切事物是众缘而成,只有无我才能成就一切事法,无相才能翻成森罗万象,无生才能演绎生灭。深信无常的本性,保持觉照,深信身心世界本来具足佛性,心不外寻,就能欣赏当下勃勃生机的万物,享受自己内在和周围生活的快乐。
3、一切处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盘、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富含哲理的经典佛语语录,欢迎大家的阅读。(富含哲理的佛语经典语录一)一切法相,皆是假名,本来即非,盖生即无生也。
4、人与人之间的很多矛盾都是从傲慢中来的;都觉得自己比别人更高明,比别人更有见识,比别人更正确,于是相互轻视,矛盾也就逐渐生起了。
5、从外入者不是家珍,从内发者,方谓真慧。——佛经经典名句
6、你认命比抱怨还要好,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你除了认命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电亦如露。
7、品味生活,完善人性。存在就是机会,思考才能提高。人需要不断打碎自己,更应该重新组装自己。
8、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9、面对这世间的纷繁,活的出包容,经得起委屈,烦恼最大的特征,就是最大程度的干扰生活的思考与选择,同时也历练着一个人的气度和包容,不是要求生活改变什么,而是需要规范自己思考生活态度中的缺陷,活出并创造能够崭新的人生。(佛语静心经典句子)。
10、《华严经》譬如种子别,生果各殊异,业力差别故,众生刹不同。譬如心王宝,随心见众色,众生心净故,得见清净刹。
11、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12、不悟本性,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万心尽在自心应从自心中顿见真如。
13、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14、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15、生活总有些这样那样的烦恼,调整好心态,坦然的面对,而不是用那些伤痛和牢骚让生活活的更糟,甚至是叽叽歪歪叹息,要活出生活宽阔的视野,既然能看见浮云,那何尝不能看看晴天,就算有那么几次跌倒,不妨休息一会,凝聚新的力量,活向下一段新旅程。
16、菩萨心无取舍,如大月轮,圆满寂静,即是涅盘。
17、我们付出爱心,就会感到满足,而不是等待别人的爱。
18、佛说:汝以色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而如来藏随为色空,周遍法界。
19、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
20、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知道一定会后悔的地方。
21、人生如一本书,应该多一些精彩的细节,少一些乏味的字眼;人生如一支歌,应该多一些昂扬的旋律,少一些忧伤的音符;人生如一幅画,应该多一些亮丽的色彩,少一些灰暗的色调。
22、不与万法为侣是什么人,回光自照看,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23、人最卑鄙的,并不是点燃了一根导火索,而是想看到爆炸后的效果。
24、只爱一个人物谓贪欲,挚爱一切众生谓慈悲。只懂一个法相谓执著,了悟一切法性谓智慧。
25、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26、不离当处常湛然,亲切无过此语,觅则知君不可见,但于当处湛然,二边坐断使平稳。
27、菩萨心无取舍,如大月轮,圆满寂静,即是涅盘。
28、世人求爱,刀口舐蜜,初尝滋味,已近割舌,所得甚小,所失甚大。
29、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应知佛与心.体性皆无尽.
30、依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之本本乎无住,若能彻住则万法一如。
31、一切处无心是净;得净之时不得作净想,名无净;得无净时,亦不得作无净想,是无无净。(无净无无净,即是毕竟净。)
32、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33、处事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为人不必感德,无怨便是德。
34、依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之本本乎无住,若能彻住则万法一如。
35、佛曰: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
36、昨天是一张废弃了的支票,明天是一笔尚未到期的存款,只有今天是你可以支配的现金。
37、为生命留下一点空白,为这个骄躁不安的世界留一点空白,哪怕只是一点点,却能挽救无数溺水的精神失陷者。
38、佛语有云: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39、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40、一切如来本起因底,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41、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42、生活的辛苦,是走向幸福的阶梯,而不是获得幸福的障碍。生命的厚重,在一场场负重中积淀;性格里的坚忍,在疲惫的坚持中玉成,感恩所有历练对生命认识的提点,既然命运如此成全,那么就更要奉献心地的虔诚,去探索生活的无限可能,活出生命应有的价值与美好。
43、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净心是莲花开。
44、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45、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46、平常心藏于每个人的本性之中,只是一些人的平常心被心中的"迷雾"所遮挡,无法见"光"而已。那些有积极人生、快意生活的人,总能将这颗本性的平常心挖掘出来,认真体会,好好感悟,故而他们生活得无忧无虑。
47、一百零觅身无实是佛身,了心如幻是佛幻,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佛语人生经典语句,句句说透人生哲理人生的豁达,从磨砺中来,这何尝不是命运的一种厚待。人生的旅程中,身边的世界,变化的风景,经过的故事,都是在提醒人生,扛得起辛酸,认清楚自己,知道生命的方向,面对接下来的全新,幸福也就在这拿起和放下之间,活成了一种新的尝试。
48、妄念纷飞之际,正是做工夫时节。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久久纯熟,自然妄念不起。
49、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50、妄念纷飞之际,正是做工夫时节。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久久纯熟,自然妄念不起。
51、过去诸如来,只是明心底人。现在诸圣贤,亦是修心底人,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
52、菩萨心如虚空,一切俱舍,所作福德皆不贪着。
53、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54、是啊,倘使生活中缺少了安详,而怀着挫折、无奈、怀疑、忧虑的心态去过活人生,那生活对生命来说,毫无疑问就是一种惩罚了,一个人要学会安顿自己的心灵,做到内心宁静安适,我们的人生一定才会美好。
55、人能造业,也能造福;造业是迷信,造福是正信。
56、临终之际,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
57、"桃花流水,千年悠悠。过眼云烟,空也不空。"
58、佛法无多子,长远心难得,学道如初心,作佛也有余,始终总不变,真是大丈夫。
59、修行之要,在于对治烦恼习气,习气少一分,即工夫进一分。有修行愈力、习气愈发者,乃只知依事相修持,不知返照回光、克除己心中之妄情所致也。当于平时预为提防,则遇境逢缘,自可不发。倘平时识得我此身心全属幻妄,求一"我"之实体实性,了不可得。既无有我,何有因境因人而生烦恼之事?此乃根本上最切要之解决方法也。
60、蔷薇花又开了,与那年的一样幽美芬芳。篱笆栅栏下的蔷薇花之光斑,飘飘荡荡,带着浓浓的忧伤。闭上眼睛,微微发呆,记忆深处,你笑唇比这花儿甜。
6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62、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万法缘生,皆系缘分。
63、临终之际,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
64、发菩提心者,非为己利,原为尽十方遍法界,一切极苦有情之所依怙。
65、你硬把单纯的事情看的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66、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67、本在禅寺的翠鸟想求得更安全的地方,便在无人能攀的临海岩石上筑巢,几天后被浪涛卷走。禅师:因心中有敌,便处处是敌。
68、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69、佛身者即法身也,从无量功德智慧生,从戒定慧解脱知见生。
70、当你事事顺利的时候,不要沾沾自喜,因为这正在用尽你的福报;当你屡屡受挫的时候,不要怨天尤人,因为依此可消除你往昔的罪业。换一种心态看成败,生命就会更加精彩!
71、一切处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盘、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
72、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73、高职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
74、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有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75、佛曰:执著如泪,是滴入心中的破碎,破碎而飞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