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的简介资料
1、1999年2月28日21时12分,冰心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9岁,被称为"世纪老人"。
2、1900年10月5日出生于福州,后随父亲移居上海、烟台。在烟台,冰心开始读书,家塾启蒙学习期间,已接触中国古典文学名著,7岁即读过《三国演义》《水浒》等。与此同时,还读了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说部丛书”。(冰心的简介资料)。
3、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幼小冰心的心灵.冰心开始读书,家塾启蒙学习期间,已接触中国古典文学名著,7岁即读过《三国演义》、《水浒》等。
4、 “烟台是我灵魂的故乡,我对烟台的眷恋是无限的”
5、这一篇写于1984年至1985年间的信,正是作为访问学者的陈恕先生,赴爱尔兰进行实地研究的那个时间。这封信冰心先生最后的落款,这样写道:“匆忙,赶赴早邮,望多保重!娘六晨。
6、冰心在国内刚刚“浮出水面”,便频频被派往国外访问,开始活跃在国际舞台上,执行重要的政治与外交任务。1955年,冰心两次被派往印度,出席在新德里召开的亚洲团结会议,并对印度进行友好访问。之后又接受了新任务,参加以李德全为团长的中国妇女代表团,前往洛桑出席世界母亲大会,并访问瑞士、法国、苏联、捷克。8月又出现在中国代表团中间,出席日本禁止原子弹和氢弹世界大会。此前的1954年底,冰心还回到故乡福建参观访问,长达一月余。这段时间,冰心创作了大量文章,描写新的生活,表现新中国的美好形象。不久之后,她的代表作《小橘灯》在《中国少年报》上发表,为她赢得了新中国青少年的喜爱。
7、1984年,在时任大队辅导员刘立华老师的带动下,烟台南山路小学的十七名同学成立了“冰心童年研究会”,采用文献解读、专家访谈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形式,对冰心奶奶的童年生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当年的同学们想要探究从烟台走出去的冰心奶奶有一个怎样的童年以及她是如何成长为大作家的。”现任南山路小学副校长黄月霞介绍。
8、正等米下锅的曾祖母闻讯,一声不吭,含泪走了出去。等到曾祖父去找她时,她正要在墙角的树上自缢,曾祖父救下了她,俩人抱头痛哭。
9、 “我与父亲在东炮台的练兵场上,父亲说:"那些港口都不是我们中国人的,威海是英国人的,大连是日本人的,青岛是德国人的,只有烟台是我们的,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一个不冻港。"她写道。 78岁的原烟台博物馆馆长宋玉娥在冰心先生在世时曾多次专程前往拜访,是冰心的“小友”,多年来一直搜集和整理冰心先生与烟台的图文资料。她说,每次见面,冰心先生都会诉说对烟台的思念和眷恋,说“烟台的大海是我童年的摇篮”。冰心曾满怀深情地写道,“烟台是我灵魂的故乡,我对烟台的眷恋是无限的。” 来到烟台后,冰心一家先后在会英街的海军采办厅、海军医院、海军练营、海军学堂等地方居住过,每一处住所都邻近大海。她的文字记录着她在烟台的“家”烟台山下,与朝阳街交错的会英街,海军采办厅是冰心住的第一个地方,“我记得这客厅有一副长联"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这是我开始识字的一个课本。” “不久,我们又搬到烟台东山北坡上的一所海军医院去寄居。从廊上东望就看见了大海。” “不久,我们翻过山坡,搬到东山边的海军练营旁边新盖好的房子里……是离海最近的一段。”
10、1999年2月28日21时12分冰心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9岁,被称为"世纪老人"。
11、冰心在刻画人物形象时,大多不用浓墨重彩,也较少精雕细刻,只用素描的笔法,淡淡数笔,人物形象就仿佛那出水的芙蓉,鲜灵灵地浮现在水面上。
12、《平绥沿线旅行记》本书以生动的笔触记述了60多年前的一次文人大旅行,饱蘸深情地介绍了平绥沿线的古迹、物产、风俗及沿途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可使读者有幸领略文学大家笔下的塞外风光、逸闻趣事,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一廓。本书根据文章内容,配以大量珍贵的老照片,与优美的文字相得益彰。双色印刷,使全书散发出淡淡的怀旧气息。仿佛带领我们回到从前,做了一次美妙的文化旅游。
13、她们青春焕发,充满活力,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赢得女性的尊严;以自身事业上的辉煌成就,获得男人的敬重。此外还有一系列热爱祖国的青年,慈怜温柔的伟大母亲,通情达理的老奶奶,以及博学风趣的老教授等众多形象,透出了温情。
14、在冰心的人生历程中,有两点对诗人的思想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一是诗人的童年是在山东烟台度过的。在这个海边城市中,诗人整日面对着变幻不息的海面,整日在天水之间体味那份空阔和悠远。二是冰心早年就读于一所教会学校。基督教的泛爱思想深深影响了诗人的“爱”的哲学。这样的思想伴着诗人敏感的心灵,在诗人的笔下,在诗人的诗中飞翔了。这一定程度上也是《繁星》、《春水》的主题和内容。
15、与此同时,还读了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说部丛书,其中就有英国著名作家迭更斯的《块肉余生述》等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在读《块肉余生述》时。
16、在抗战时期的重庆,冰心、吴文藻就与周恩来有过接触。1940年,他们举家从昆明迁往重庆,老舍闻讯,即在中法比瑞同学会举行茶话会,欢迎冰心、吴文藻以及茅盾、巴金、徐迟等来渝作家。在渝的作家郭沫若、田汉、张西曼、冯乃超等七十余人出席。喝茶是重庆人的习惯,手中一杯清茶,纵论天下大事。欢迎茶会取圆桌方式,自由组合入座,许多人都是文中相见,见面却是不识其人,待自我介绍后,方拱手作揖,“久仰久仰”。冰心坐下来,身旁竟是阳翰笙,他们之前也未见过面,但阳翰笙认识冰心,便主动打了招呼,说是年轻时便读过她的《繁星》《超人》等。常驻曾家岩的周恩来也出席了茶话会,与大家互致问候。这是冰心、吴文藻第一次见到周恩来,晚年,冰心曾回忆到这次见面:
17、冰心还很关心下一代。包括儿童、年轻作家,她还用自己的基金,创建了一个冰心文学基金会,鼓励那些年轻人,多写作文多看书。
18、曾经在一个夏天的黄昏,冰心随父亲在海边散步,在沙滩,面对海面夕阳下的满天红霞,冰心要父亲谈谈烟台的海。
19、在父亲的教诲下,冰心的心中从小就播下爱国的种子,它鼓舞着冰心走上了反帝反封建的道路。当辛亥革命爆发的消息传来时,她就把攒下的10块压岁钱,送到申报馆,去捐款劳军。当五四运动爆发时,她毫不犹豫地积极投身到学生的爱国运动中去。
20、把自己所有的零花钱购买了林纾翻译的欧美小说来读,这样,7岁的小冰心开始接触外国文学作品。10岁时,冰心又学了《论语》、《左传》、《唐诗》。
21、 冰心是世纪同龄人,一生都伴随着世纪风云变幻,一直跟上时代的脚步,坚持写作了七十五年。她是新文学运动的元老。她的写作历程,显示了从“五四”文学革命到新时期文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伟大轨迹。她开创了多种“冰心体”的文学样式,进行了文学现代化的扎扎实实的实践。她是我国第一代儿童文学作家,是著名的中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诗人。她的译作如的《先知》《沙与沫》,印度泰戈尔的《吉檀迦利》《园丁集》及戏剧集多种,都是公认的文学翻译精品,1995年曾因此经黎巴嫩共和国总统签署授予国家级雪松勋章。她的文学影响超越国界,作品被翻译成各国文字,得到海内外读者的赞赏。
22、38年前,烟台南山路小学的鲁大东、秦蕾、张岩宏等同学就曾是其中一封来信的主人。
23、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查、走访、信息反馈,目前已成功寻得4位曾与冰心通信的小读者——80年代曾于烟台南山路小学就读的鲁大东、秦蕾、张岩宏、夏笑宇。
24、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25、亲爱的陈恕:今天已是圣诞节前夜了。正好李素英给我寄来美金廿元,我就给你贺礼吧,省得你几个P的、几个P的舍不得用。家里都好,你不在家,大家都想你……你自己保重,完了事早早回来!祝你一切如意!娘廿四
26、请收好!庆祝中国共产d成立100周年推荐书单来了|d史学习进行时
27、开始了新的读书生活。童年的读书,为冰心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来当她开始尝试文学创作时,一出手就震惊了文坛。
28、1929年与吴文藻结婚,婚后随丈夫到欧美游学,先后在日本、美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德国、苏联等地进行了广泛的访问。例如,在英国,冰心就与意识流小说创作的先锋作家伍尔就文学和中国的问题进行了长谈。
29、 《春水》是《繁星》的姐妹篇,由182首小诗组成。同样是在《晨报副镌》上最先发表,不过《春水》的问世要比《繁星》晚三个月。在《春水》里,冰心虽然仍旧在歌颂母爱,歌颂亲情,歌颂童心,歌颂大自然,但是,她却用了更多的篇幅,来含蓄地表述她本人和她那一代青年知识分子的烦恼和苦闷。她用微带着忧愁的温柔的笔调,讲述着心中的感受,同时也在探索着生命的意义,和表达着要认知世界本相的愿望。这还是一首劝勉诗,词首开篇呼告的手法,用倒序式,阐述了珍重的描写自己的人生诗篇。
30、1919年,冰心发表了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之后相继发表《斯人独惟悴》、《去国》等问题小说。
31、1921年,她出版小说集《超人》、诗集《繁星》等;1929年至1933年,她陆续创作了《分》《南归》等作品。
32、在冰心的心目中,人类以及一切生物的爱的起点,均源自母亲的爱。所以,归根溯源,母爱主题是她爱心哲学的基点。她说:“有了母爱,世上便随处种下了爱的种子……万物的母亲彼此互爱着,万物的子女彼此互爱着……宇宙间的爱力,从兹千变万化的便流转运行了。”
33、从日本回到北京后的冰心、吴文藻,开始穿上列宁服与中山装,出现在街头、商场、新华书店,他们挑了许多新书,抱回洋溢胡同的家里,如饥似渴地阅读。吴文藻对《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二卷这两本书特别看重,从中了解到许多闻所未闻的史料,对其中与社会学和哲学有关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井冈山的斗争》《实践论》《矛盾论》等读得最为仔细,思之再三。闲时,读些描写土地改革的文学作品,并用红的蓝的笔在上面划道道,女儿觉得纳闷,Daddy看小说怎么还划道道?又不是学术著作!吴文藻还读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他觉得这些书与社会学家的著作并不矛盾,并且可能推动社会学研究的发展。
34、《繁星》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将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集子里。总的说来,它们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35、巴金评价道:“有她在,灯亮着/一代代青年/读到冰心的书/懂得了爱/爱星星/爱大海/爱祖国/爱一切美好的事物”。
36、在日本被东京大学聘为第一位外籍女讲师,讲授中国新文学课程,于1951年返回中国。1999年2月28日21时12分冰心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9岁,被称为世纪老人。
37、曾任南山路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十余年的刘立华副校长介绍“冰心童年研究会”情况
38、冰心”这个笔名特别雅致。它取自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一片冰心在玉壶”,表明了她不与黑社会同流合污的爱国情怀及纯净的心了。
39、祖父谢銮思见冰心很有出息,从心里感到欣慰,但从不当面夸她。一天晚上,祖父对她讲起了贫寒的家世。
40、《繁星》《繁星》是冰心的第一部诗集,诗集收入诗人1919年冬至1921年秋所写小诗164首,最初发于北京的《晨报》。《繁星》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将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集子里。总的说来,它们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41、《繁星》是冰心的第一部诗集,诗集收入诗人1919年冬至1921年秋所写小诗164首,最初发于北京的《晨报》。
42、为了表达对冰心奶奶的感谢和爱意,刘立华把孩子们召集起来,向他们征询意见,为冰心奶奶挑选礼物。“要送就送有咱们本土特色的礼物!”“听说福建人喜欢水仙花,她一定也会喜欢的!”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出主意,最终选定了一个描绘着小螃蟹花纹的水仙花花盆以及一包大家在海边亲自捡拾收集的鹅卵石,作为送给冰心奶奶的回礼。
43、北京八达岭长城脚下的冰心吴文藻墓碑(2003年摄)
44、假如生命是乏味的,我怕有来生!假如生命是有趣的,今生已是满足的了。
45、冰心,原名谢婉莹,1900年10月5日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府城隆普营。不过,出生仅仅7个月后,冰心便开始随着父亲谢葆璋离乡。1903年,谢葆章受命在烟台创办海军学堂,并任校长,于是举家迁至烟台。从3岁到11岁,冰心在烟台的海边度过了金色的童年,烟台的生活深深地烙在冰心的心田上,烟台也成为她魂牵梦萦的心灵故乡。
46、《冰心年谱长编(上、下)》是关于中国现当代著名文学家冰心的重要著作。本书把冰心一生大事、著述、活动、交往等按年编辑,材料详备,考订准确。书中首次披露了大量新发现史料,是研究冰心生平、学术、思想的第一手资料。本书也是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47、王苏,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教授,国家一级演员。“品读”工作室主持人,上海市朗诵协会副会长,上海语言文字测试中心特聘专家,配音演员、配音导演;声音传播艺术的推动者。
48、这是一部冰心先生创作与生活的编年史,也是一部中国百年史。因为,在冰心100年的生涯中,她个人的生活与创作是同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20世纪中国联系在一起的,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文学、艺术等诸多方面。《冰心年谱长编》从冰心的日记、作品、媒体报道等保留的大量鲜活的生活与历史细节,还原了冰心不平凡的一生。有评论说,阅读这部作品,我们不是在看一个人,而是在看“一个时代的细胞,透过细胞看到文人的精神探索”。
49、三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我们称这部分诗为“哲理诗”,这类诗简练而隽永。
50、今年是冰心先生逝世20周年。今天,跟随《冰心年谱长编(上、下)》翻阅一张张珍贵的历史图片,千千万万的小读者,大读者,老读者,带着爱,谨以此文缅怀冰心,缅怀那个属于她的“暖心”时代。
51、冰心所写的《斯人独憔悴》《去国》《秋风秋雨愁煞人》等“问题小说”,突出反映了封建家庭对人性的摧残、面对新世界两代人的激烈冲突以及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苦痛。
52、冰心的父亲谢葆璋是一位参加过甲午战争的爱国海军军官。在海浪、舰甲、军营中冰心度过了着男装、骑马、射击的少年生活。中华民族饱受列强欺凌的屈辱历史,更激发了她的爱国之情。冰心出生后7个月,便随全家迁至上海。
53、《超人》《超人》是现代作家冰心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发表于1921年《小说月报》第12卷第4号。《超人》讲述了一个冷心肠的青年何彬在开始的时候对一切都很排斥,拒绝交际,后来,由于深夜被一阵凄惨的呻吟声所困扰,他出钱给病人看病,最后被病人的行为感化,从此改变了人生看法的故事。
54、在去美国的杰克逊总统号邮轮上,冰心与吴文藻相识。冰心在波士顿的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研究院攻读文学学位,吴文藻在达特茅斯学院攻读社会学,他们从相互的通信中,逐渐加深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