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式恋爱是什么意思(文案精选69句)

短句网
评论 2023-05-07 01:59:23 浏览59

柏拉图式恋爱是什么意思

1、在以爱情为主题的柏拉图对话集《会饮篇》和《斐德若篇》中,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发表了许多关于爱情的见解,它们集中体现了柏拉图的爱情观。不过,在这些篇目中,柏拉图的爱情观念要比我们现在所理解的“柏拉图式爱情”拥有着更加丰富的哲学内涵。

2、千万别说我想谈一场柏拉图式恋爱,如果你真的知道了什么是柏拉图式恋爱,你怕是躲都来不及。

3、柏拉图:美女只是“分有”了“美的理念”的容器。

4、精神恋爱不断扩散与传承,成为人类社会的美好实践,细细咀嚼可得其中美与自由的味道,它并未完全偏离柏拉图的本意,只是略显片面。当下之人对于柏拉图式爱情多少有些误解,或是一个公式,柏拉图式爱情等于精神恋爱,或是一句口号,我想和你谈一场柏拉图式恋爱,或是一种调侃,柏拉图式爱情即师生恋和同性恋,或是一份深深的鄙夷,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5、阿尔喀比亚德的到来打断了会饮,也阻止了阿里斯托芬与苏格拉底可能的争执。阿尔喀比亚德是个英俊的美男,他带着花冠、缠着飘带,又烂醉如泥地被吹笛女扶进来,一副酒神狄俄尼索斯的形象。他带着爱欲的迷狂,偏偏要称颂苏格拉底,这就彻底破坏了会饮的初衷,却也暗示了苏格拉底“美德的助手”的身份。

6、当然,这种哲学化的阐释似乎让我们觉得柏拉图式的爱情根本不是人间真正能够具有的爱情。其实我们完全可以作更加生活化的理解。在我看来,爱情本身是一种崇拜,我从幼时便隐约觉得如此,至今反而更坚定些了。我所说的这种崇拜本质上与柏拉图所说的是一致的,我们心中都有一个理想的神,拥有着我们孜孜以求的美好品质,现实中,我们很容易将其投射到理想的爱人身上。崇拜向来产生于对方拥有而自己缺乏的东西,只有当对方足够优秀,能够引起我们的崇敬,我们才会放下周围世界,沉迷于爱情的迷狂中,并且努力使自己变得完善。在爱情中,我们“一方面尽力模仿那神,一方面督导爱人,使他在行为和风采上都和那神相似。”所以,真正的爱情是让人成长的,这个过程不是轻易的,我们需要面对自己在对方面前一无是处的痛苦,但正是从这里,我们获得了成为更完善的个体的机会。如诗人雪莱所说:

7、无论你从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后就不要停止。无论你从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后就不要悔恨。(柏拉图式恋爱是什么意思)。

8、有一天,柏拉图问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

9、不过柏拉图并没有完全否定情欲,他固然支持纪律和节制,但他也说,如果那劣马趁御车人不戒备,选择了凡人快乐的方式,他们虽不如前一种那样深挚,但毕竟交换过誓言,到了该长羽翼的时候,也会长出羽翼的。

10、当我们给许多个别事物加上统一的名称,我们就假定有一个理念存在。或者用后来学者的话讲,就是一个类概念存在。比如把各式各样的杯子,通过人类的概念,定义为所有具体杯子的总称:杯子。

11、简而言之,就是一群人一边喝酒一边吹牛。柏拉图的这篇《会饮》讲的其实就是一场“文化沙龙”:在肃剧诗人阿伽通家里,苏格拉底和一群人轮流发表对爱若斯的颂词(Eros大写是指爱若斯神,小写就是爱欲的意思)。颂词被详细记录的人依次是:斐德若、泡赛尼阿斯、厄里刻希马库斯、阿里斯托芬、阿伽通、苏格拉度以及突然闯入的阿尔喀比亚德(他改变了颂扬的对象)。这样的会饮在雅典是比较常见的,参加者一般是男性公民,有时会有女奴陪同。不过此次“会饮”在开始之前就将现场唯一的女性——吹笛子的女奴——打发了出去;但在苏格拉底的颂词中,女性又以非常厉害的身份回来了!

12、大概“柏拉图式爱情”在现代的主要含义即是从这里来的。(柏拉图式恋爱是什么意思)。

13、   第 柏拉图并不反对肉体的爱情。这里面也有一个误解,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中确实扬起反对肉欲的旗帜,但是只是针对当时纵欲的社会风气,其本意是为了建立一个和谐文明高效的现代化国家,而反对肉欲横流的欲望社会,这一点也被人误解而加入了他的爱情观里面,甚至是被后人利用来借柏拉图之名来驱逐肉欲的爱。

14、按照《会饮篇》的理论而言,柏拉图式的爱情主要是指成年男子与美少年之间的爱情,而这个也和当时希腊风气相关。希腊学者认为同性之间的爱情才是真正属天的爱情,异性的婚姻制度不过是为了社会的建构。而现今柏拉图式爱情已经扭曲成精神爱情,基本上是断章取义用来形容男女之间的爱恋,这正是因为现代社会对于同性恋的排斥。

15、柏拉图认为人们生前和死后都在最真实的观念世界, 在那里, 每个人都是男女合体的完整的人, 到了这世界我们都分裂为二。

16、柏拉图摇摇头说:“开始我觉得很容易,充满信心地出去,但是最后空手而归!”

17、“如果得到的是不适合的培养,那么最好的天赋就会比差的天赋所得到的结果更坏。”(想起了劣币驱逐良币,如果你的结果已经比较坏,这是个不错的借口)

18、在雅典,同性间的爱被法律赋予了最大限度的保护和支持,甚至被认为是对无节制生育的一种控制方法而加以提倡,同性恋是当时雅典的骄傲之一。而美国的社会学者对“柏拉图式爱情”是只有神交的“纯爱情”,还是虽有形交却偏重神交的高雅爱情,也众说纷纭。

19、在万恶的古希腊啊,男子与男子之间的感情被认为是最纯粹的。

20、柏拉图式爱情是一种双方平等的爱情观。爱情具有平等性,不存在依附或占有关系,相爱的双方是自愿、绝不勉强的,即无怨无悔地爱你所喜爱的人。在观念世界里,你原本的另一半就是你最完美的对象。他就在世界的某个角落里正等待寻找着你。“雨中站岗”、“每日一花”那是种浪费奢侈。要知道爱情在培育发展过程中,双方都是平等的。

21、在女人缺席的背景下,这次讨论也是富有成效的。刚才,前面几个人说的都很精彩,有深度、有条理、有文采,看来大家都作了深入的思考、充分的准备,有效提高了这次讨论的质量水平。

22、那么柏拉图式恋爱,对于我们来说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吗?

23、苏格拉底微笑着说:“你去麦田里摘一株最大最好的麦穗回来,在这过程当中,只允许摘一次,并且只能往前走,不能回头。”柏拉图按照苏格拉底的话去做,很久才回来。

24、在雅典,同性爱被法律赋予了最大限度的保护和支持,甚至被认为是对无节制生育的一种控制方法而加以提倡,同性恋是当时雅典的骄傲之一。公元前4世纪,著名演说家爱斯基尼斯曾在法庭上公开陈说:“迷恋上一位貌美如花、风姿翩翩而又举止得体的少年,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这是任何一位感情丰富而又明智的男性必然会产生的爱情,是不可违抗的。”

25、柏拉图是古希腊的哲学家,这个人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地位,大概相当于中国的孟子。在古希腊的哲学史上,苏格拉底(柏拉图的老师)、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的学生)号称翻不过去的三座大山,这三人在整个希腊哲学史上,都是登峰造极的人物。

26、古希腊神话中,众神之王宙斯的最爱,既不是天后赫拉,也不是他化身为公牛前去诱惑的欧罗巴公主,而是一名克里特美少年,伽倪墨得斯(加尼米德)。他化为雄鹰将这名美少年掳走,在奥林匹斯山上公然与之欢爱,引发赫拉的嫉妒并设计害死这名美少年,将之变为一只水瓶,宙斯伤心不已,将伽倪墨得斯的灵魂封印在天上,这就是水瓶座的由来。

27、柏拉图在对话录《会饮篇》中提到最崇高的爱情是精神之爱,是爱的双方对真善美的共同追求,而这种共同追求仅限于同性之间,只有这种爱才是高尚而珍贵的。所以说柏拉图式爱情,最开始指的并不是一般的精神恋爱。而应该是同性之爱,且摒弃对性的欲望。

28、公元前4世纪,著名演说家爱斯基尼斯曾在法庭上公开陈说:“迷恋上一位貌美如花、风姿翩翩而又举止得体的少年,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这是任何一位感情丰富而又明智的男性必然会产生的爱情,是不可违抗的。”

29、作为一个执着的人,我又通读了一遍他最伟大的集中讨论爱情的对话——《会饮篇》。(竟然展现的是以下情景)

30、别看希腊神话里的女神多的不得了,其实当时的女人地位低下,讨论爱情这件事,竟然是与她们没多少关系的。

31、他认为,世界上现有“花”这个概念,或者称之为“花的理念”。“花的理念”并非只存在于我们的思维之中,而是客观存在于这个世界。具体的荷花、桃花等花,都是对“花的理念”的“分有”和“摹仿”。那么“具体的花”和“花的理念”哪个更完美呢?

32、一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我和友人在餐厅吃饭,在听完他对另一半的牢骚抱怨并给予善意的安慰和严谨的分析之后,他眼睛直勾勾地望着我,突然来了一句,好想找个人谈一场柏拉图式的恋爱,爱到天荒地老永远都不分离。我听后,只觉后背一凉,环顾四周,并没有发现帅过自己的男性同胞,于是,故作镇定地说道,你还是找其他男生谈一场柏拉图式的恋爱吧,我回头帮你介绍几个。

33、这个时候,苏格拉底意味深长地说:“这就是‘爱情’。”

34、在今天的人们看来,柏拉图的爱情观让人不可思议。而有一位美国学者却对今人所理解的这种柏拉图的爱情观,提出了新的见解。美国东西部社会学会主席。作者伊拉·瑞斯(Ira·reiss)《美国家庭体制》一书经研究后认为,柏拉图推崇的精神恋爱,实际上指的是同性之间的一种爱,也就是同性恋。

35、苏格拉底说,你去摘一串麦穗来,但采摘有规矩:

36、古希腊时期,男人是喜欢女人的,但他们更喜欢男人。在柏拉图的爱情观里特别明显,他所讨论的爱情基本上是男子之间的感情,就是同性恋。 

37、通俗来讲,就是杯子之所以是杯子,在于作为具体实物的杯子分有了理念“杯子”的型相。如果我们不能事先在理念中认识“理念杯子”,那么在现实中,在具体实物中,我们也不能认识“实物杯子”。

38、在他的理论中, 没有那一半是比较重要的, 所以, 男女是平等的。

39、在柏拉图的爱情里,主要是指成年男子与少年男子的恋爱,当时流行于古希腊尤其是雅典的贵族阶层。成年男子爱恋美少年,属于主动的“爱人”,被爱的少年则是“情人”。

40、在雅典,同性间的爱被法律赋予了最大限度的保护和支持,甚至被认为是对无节制生育的一种控制方法而加以提倡,同性恋是当时雅典的骄傲之一。而美国的社会学者对“柏拉图式爱情”是只有神交的“纯爱情”,还是虽有形交却偏重神交的高雅爱情,也众说纷纭。

41、古希腊人认为,同性恋的过程更多地是灵交、神交,而非形交。这就是柏拉图偏重同性之间的爱情的原因。柏拉图坚信“真正”的爱情是一种持之以恒的情感,而惟有时间才是爱情的试金石,惟有超凡脱俗的爱,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42、   柏拉图式爱情,也称为精神恋爱,只爱灵魂不爱肉体的一种方式。以西方哲学家柏拉图命名的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精神爱情,追求心灵沟通,排斥肉欲,理性的精神上的纯洁爱情。

43、然而柏拉图真的这么认为吗?答案是否定的。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认为,不管精神之恋还是肉体之爱,都是多余的。他极力反对婚姻自由,主张由开明的政府来包办婚姻,为年轻人挑选配,强壮的配强壮的,正如繁育动物良种,确保后代强健。

44、那什么样的人最有智慧呢?柏拉图说,是哲学家。因此要么哲学家来当国王,要么国王去研究哲学。这一点,和我国古代儒家和道家强调的“内圣外王”的思想不谋而合。然而哲学和政治学是两个不同的学科。在西方哲学史上,唯一的哲学家王便是罗马皇帝奥勒留。他是罗马安东尼王朝“五贤帝”之一。然而奥勒留临死前却把皇位传给他的儿子,也就是著名的暴君康茂德,罗马帝国从此走向衰落。

45、“我觉得唯有你,我于是说,才配做我巴心巴肝的有情人……因为,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尽可能让自己变得优秀;依我看,除了你,没有谁能胜任在这方面帮我。”

46、“经过这番他一言我一语,我的箭算是射出去了,而且我以为已经射中了他。我爬起身子,不让他有机会再说什么,赶紧把我的外套盖在他身上——当时正是冬天,然后钻进他破旧的大衣下面,双臂抱着这个真正的命神在身、令人惊异的人,就这样挨他躺了整整一宵。”

47、那么他和柏拉图恋爱又是怎样一种关系呢?仅仅是名字有关吗?

48、有一天,柏拉图问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

49、金岳霖算得上是最痴情的男子,他终生未娶,因为一生爱恋林徽因。金岳霖和梁思成夫妇交情很深,长期以来一直毗邻而居,金岳霖对林徽因始终呵护有加,林徽因对金岳霖也一直钦佩敬爱,他们之间的心灵沟通可谓非同一般。金岳霖90岁高龄,林已去世多年,他还记着她的生日。

50、柏拉图式爱情是一种双方平等的爱情观。爱情具有平等性,不存在依附或占有关系,相爱的双方是自愿、绝不勉强的,即无怨无悔地爱你所喜爱的人。在观念世界里,你原本的另一半就是你最完美的对象。他就在世界的某个角落里正等待寻找着你。“雨中站岗”、“每日一花”那是种浪费奢侈。要知道爱情在培育发展过程中,双方都是平等的。

51、别急眼,我这不是歧视这个姑娘长得不好看,也不是嫌弃他灵魂不丰满。

52、 无论你是对柏拉图式爱情嗤之以鼻,认为它脱离任性,远离现实,昙花一现,如空中楼阁般不尽真实,还是愿意沉浸在精神之爱当中,摈弃肉体之欢,向往着真理,找到坚实的灵魂伴侣,我都祝你拥有一段幸福的旅程。无论如何,爱情,无疑是使人向善、向上的力量。

53、另外一点,现在我们说的“柏拉图式恋爱”多是男女之间的爱情,正因为如此才会格外强调在这个概念里性的缺失和精神关系的突出。但是在古希腊,女性地位是比较低的,和古代中国一样,“女子无才便是德”,女性基本受不了什么教育,主要负责家庭事务。希腊人普遍追求智慧勇敢,这些品质被看做只存在于男性身上。而爱情又是和这些结合在一起的,所以希腊男风盛行,爱情被用来指称男同性恋。苏格拉底,别看他长得奇丑无比,但是因为有智慧,人格魅力巨强,极受男性欢迎。《会饮篇》最后跑进来颂扬苏格拉底的亚尔西巴德就是苏格拉底众位忠实情人中的一个。他对苏格拉底千方百计的追求与苏格拉底只为智慧与美德动心的反差,倒是现代意义上的“柏拉图式爱情”的典型例子。

54、说偏题了,回到柏拉图式的爱情,我们看到柏拉图让苏格拉底爱的太形而上了,他们爱的实际上已不是人,而是智慧、是美本身,而他们达到爱的本质的途径,是男人之间的爱。这肯定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柏拉图式的爱情。

55、在柏拉图的世界里,就没有正常的男女之爱么?

56、最后,我们都以苏格拉底(其实就是柏拉图)讲的为准。

57、被爱欲所俘获的阿尔喀比亚德滔滔不绝地讲着,把最难启齿的事情也都讲了出来:

58、在这种关系中,处于被动一方的社会地位往往比较低,而主动方的社会地位则较高。

59、  柏拉图恋爱最早由MarsilioFicino于15世纪提出,作为苏格拉底式爱情的同义词。哲学界对爱情的定义是理性的,所以它包容了如:道德、责任、义务等等这些充满人类理性光芒的社会化的衍生物。

60、在这世上有且仅有一个人,对你而言,他是完美的,而且仅对你而言是完美的。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人,都有其完美的对象,而且只有一个。

61、柏拉图的“洞穴比喻”说明,我们所处的现象世界,不过是理念世界的投影而已。哲学家要做的工作,就是启蒙和解救洞穴里面的囚徒(即城邦里的绝大多数公民)。

62、但是,我要告诉你,这种感情只能存在于男男之间呢?

63、在柏拉图看来通过心灵对另一半的寻找,对美的终极触达,和对方有着精神的契合后,再进行身体的交构和受孕,这样的爱情是灵与肉的结合,是对美的向往,通往最终的善的道路。如果按照当今人们的理解,仅仅把柏拉图式恋爱简化为精神恋爱,没有肉体关系的爱情,这是粗暴的扭曲。

64、柏拉图式爱情是一种自由的爱情观。爱需要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才能茁壮的成长。爱,不是牺牲,不是占有。拥有爱情的时候,要让对方自由;失去爱情的时候,更要让对方自由。爱就像风筝一样,你要给它飞翔自由,也要懂得适时把它拉回来。没有自由的爱情,也会慢慢趋向自然死亡。爱需要自由,正如同爱也需要呼吸是一样的。距离和神秘感,才是维系爱情温度的好方法。

65、实际上,柏拉图在这本书里,从正义辩论开始,啰嗦很久,就是架构连他自己也不相信能够实现的理想国家。所以他为自己辩护道:

66、阿尔喀比亚德又颂扬了苏格拉底许多。这些“颂扬”都可以通过第俄提玛的“爱欲的阶梯”来解释:较高层次的爱欲会淡化和排斥较低层次的爱欲——内在的淡化外在的,精神的淡化肉体的,知识的淡化言辞的,本质的淡化表象。不过,伯利克里的养子阿尔喀比亚德从根本上来讲仍然是一位政治家,他居住于城邦与习俗之中,他的打断和颂扬并不能从根本上调和城邦与哲人、习俗与爱欲之间的矛盾。

67、同样的,柏拉图认为女性的美丽并不是说她拥有了美丽的外貌和体形,而是指她“分有”了“美的理念”,是盛放“美的理念”的肉体容器。

68、理想式的爱情观(比喻极为浪漫或是根本无法实现的爱情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