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养性的佛经句子
1、知识学的越多,思考的越多的人,有两种倾向,一种是更加不相信这些,他们困在已有的知识架构里无法出来,所以理解不了这些架构以外的东西。
2、2)是非人莫辨,太真颜,义白莲。青锋柔,弹恩仇,知己难逢几人留。(修心养性的佛经句子)。
3、遇到事,先处理情绪,后处理事情,情绪处理不好,事情会更糟。人生难免会遇到风雨和坎坷,对于生活中的诸多不顺,不要心怀不满、怨气冲天,也不必耿耿于怀、一蹶不振。是福是祸,都得面对;是好是坏,都会过去。与其背着包袱弯腰受罪,不如放下包袱享受生活;与其徒劳地抱怨命运不公,还不如淡定从容地笑对人生。学会放下,人生的路才会越走越宽。
4、苦海难渡入佛门渡入佛门省自身省自身心忘红尘心忘红尘苦海难。
5、如何对自己,对他人?佛曰: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6、20)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7、人生没有如果,只有后果和结果。过去的不会再回来,即使回来也不再完美。生活有进退,输什么也不能输心情。生活最大的幸福就是,坚信有人爱着我。对于过去,不可忘记,但要放下。因为有明天,今天永远只是起跑线。生活简单就迷人,人心简单就幸福;学会简单其实就不简单。
8、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为什么我们总是会看见别人的过失和不足呢,不是我们有一双“火眼金睛”,是我们自己的心胸太狭隘了,容不下别人的错误或过失,也是自己眼拙,看不到别人身上的优点。
9、既悟莲花藏,须遗贝叶书。菩提无处所,文字本空虚。
10、不能贪求任何东西,一旦喜欢就执著在那里,应该心无挂碍。
11、有些事无需计较,时间会证明一切;有些人无需去看,道不同不相为谋。世间事,世人度;人间理,人自悟。面对伤害,微微一笑是豁达;面对辱骂,不去理会是一种超凡。忍耐不是懦弱,而是宽容;退让不是无能,而是大度。“计较”生是非,“无视”己清静。愿人生如水坦然!(修心养性的佛经句子)。
12、生活就是禅,在匆忙中活出一份超越的智慧,在平凡去走出一条人生的轨迹,动也是好,静也是好,宠辱不惊。拿也好,放也好,去留无意。纷繁的喧闹中,活出一份内心的宁静、沉淀,或者是一份安详,让命运在平和中运转。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去,如此安好。
13、佛语有云: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佛语有云:厚德载物,有容乃大。佛语有云:君子能忍,必成大器。
14、佛法无多子,长远心难得,学道如初心,作佛也有余,始终总不变,真是大丈夫。
15、每个人的人生都有自己的轨迹。不要羡慕别人衣食无忧的高薪,你没有看到他付出的辛劳;不要羡慕别人说走就走的潇洒,你不知他们为此舍弃多少安逸。管理好自己的小情绪,才能成就人生的大格局。
16、佛者,心清净是。法者,心光明是。道者,处处无碍净光是。
17、如是静虑,一切有情,发心非难,常时不懈,能成就者,是则为难。
18、爱无所求,被爱无所累,便是真正的自在和幸福。
19、十二*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心灵没有归属,不管你知不知觉,承不承认。心存美好,则无可恼之事;心存善良,则无可恨之人;心若简单,世间纷扰皆成空。做好人,身正心安魂梦稳;行善事,天知地鉴鬼神钦。你若不疑,人间不寒。你若不离,世界不远。你若不恨,苍天有暖。你若不语,四海升平。
20、我喜欢美文美句,也经常积累诵读。若说到最宁静的句子,立即想到的,是这样一句话:“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21、佛语有云: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佛语有云:一刹便是永恒。佛语有云:不可说,不可说。
22、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23、凡事都不可太过极端、绝断,你给别人留了空间,其实就是在给自己留下了很大、很多的回旋余地。所以说,人生固然是需要努力,但是是不可使尽,福不可受尽,话不可说尽,规矩不可行尽,要懂得物极必反的道理,适可而止方为妙。
24、人,这一生,如果事事都要记住的话,那实在是太多太多啦;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忘却。譬如:生活中遇到的种种不快,以及他人对你的各种伤害,诋毁。忘记这些,不仅仅是一种大度、一种超脱,更是一种为人的美德。
25、一切处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盘、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
26、一个人素质的优劣,脾气泄露了人的修养沉默道出了人的品位。人最大的修养,是知人不评人。
27、你的工作就是你的修行道场,无论什么职业,都需把修行融入到工作。手戴佛珠,打坐吃素,如果习气依旧,怨愤不减,心态仍浮,那是根本没有修行。你的心灵就是净土,要经常扫除烦怨,别让杂念缠绕。不要总看别人不顺眼,别人也未必看你顺眼。不要总想改变别人,先调整好自己心态。
28、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29、佛语有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佛语有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30、三车喻云花安去,生如来家辆福祉。具静律己用缘起,入报喜地梦佛世。《文心雕龙》
31、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32、有福德的人,通过欣赏别人的优点来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光明;通过赞美他人的功德来让自己的福德更加圆满;通过观照自心来让自己的爱心和智慧更加发挥。缺福德的人,常常观察别人的缺点来让自己的内心更加污染;常常谈论他人的是非来给自己制造更多的麻烦;常常评判别人的对错来惩罚自己使自己倍受折磨。
3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赚钱之道很多,但是找不到赚钱的种子,便成不了事业家。自古成功在尝试。
34、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35、10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36、33)南斜街,北斜街,望断几条街,梦里潇湘,在灯火哪边。
37、“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没有社交场合的互动喧哗,没有城市夜晚的灯红酒绿,没有惊天动地的表白与祝福,甚至看不出语言、表情、动作等细微举动……
38、人与人之间的很多矛盾都是从傲慢中来的;都觉得自己比别人更高明,比别人更有见识,比别人更正确,于是相互轻视,矛盾也就逐渐生起了。
39、不为鸡毛蒜皮的事情而斤斤计较。不执于苦时,苦就渐渐远了。不执于乐时,乐就渐渐近了。明心了了,给世界一个微笑,一份善意,一份担待,一份宽容!心宽了,路就宽了。趁岁月安好,种上一片福田,趁阳光温暖,播撒福报的种子,就让所有的相遇都是生命中没有遗憾的永恒。知足者得乐,惜福者得福。
40、人生的需求如同吃饭,只能吃两碗的饭量,如果贪图饭菜的香味多吃两碗,不但不能正常享受多吃的好处,相反倒会因为胃承受不了而带来痛苦。可见,得到未必就是享受。不要和别人攀比,学会不贪婪,不奢求,平和宁静,知足常乐。所有的选择都要付出代价,没有什么选择能够十全十美。选择了面包,可能就要放弃爱情。选择了财富,可能就要放弃健康。选择了事业,可能就要放弃自由。所有的选择,都只能由自己买单。所以在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清楚自己的支付能力。一种选择就是一种代价,不同的选择造就不同的人生。
41、得宽心处且宽心,能饶人处饶几分。平生多少事,一切好商量,话语暖几度,送人多几站,花谢花还开,别离还相逢,抱一颗好心,好留下一回相见。
42、有时候你生气、愤怒、伤心,其实只是因为,你所得到的结果和你以为的差得太远,你总是和自己在较劲。
43、既悟莲花藏,须遗贝叶书。菩提无处所,文字本空虚。
44、菩提一步出世界,安忍娑婆无常心。如法随捻众数子,声声禅定皆净土。
45、佛语有云:知足常乐。佛语有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佛语有云: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46、人生没有真正的绝望。树,在秋天放下了落叶,心很疼,可是整个冬天,它让心在平静中积蓄力量。春天一到,芳华依然。只要生命还握在手心,人生就没有绝望。一时的成败得失对于一生来说,不过来了一场小感冒。心若累了,让它休息,灵魂的修复是人生永不干枯的希望。老和尚问小和尚:“如果你前进一步是死,后退一步则亡,你该怎么办?”小和尚毫不犹豫地说:“我往旁边去。”——天无绝人之路,人生路上遭遇进退两难的境况时,换个角度思考,也许就会明白:路的旁边还是路。
47、《金刚经》于公元前494年间,成书于古印度。《金刚经》是佛教重要经典。根据不同译本,全名略有不同,鸠摩罗什所译全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唐玄奘译本则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48、家财万贯,不如人品厚道,权力再大,不如心地善良,良心,是做事的底线,人品,是做人的底牌。
49、菩提本自性,性净是菩提,亦非可修相,更无可作相。
50、初地无阶级,余基数尺低。天香开茉莉,梵树落菩提。
51、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由来无一物,何出惹尘埃。
52、11)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兮,曷维其已。
53、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54、佛语有云:人既生亦死。佛语有云:随心、随缘、随性。佛语有云:万法唯心。
55、摩诃萨埵知道,雌虎快要饿死了,而如果雌虎死了,幼虎也必死无疑。但是雌虎饿得没有力气了,所以无法捕食野兽。摩诃萨埵大发慈悲之心,便想把自己送给雌虎吃。没想到雌虎饿得连吃人的力气都没有了。于是摩诃萨埵折断了一枝竹子,将竹子的断口插入自己脖子,放出血来给雌虎喝。雌虎喝了人血,恢复了一些精力,便将摩诃萨埵吃掉了。
56、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佛经》
57、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58、生命是盛开的花朵,它绽放得美丽,舒展,绚丽多资;生命是精美的小诗,清新流畅,意蕴悠长;生命是优美的乐曲,音律和谐,宛转悠扬;生命是流淌的江河,奔流不息,滚滚向前。
59、三杯浑白酒,几句话衷肠。何时归故里,和她笑一场。
60、本来真性是玄机。只有灵明悟得时。火灭烟消成大药,境忘心尽见菩提。
61、忍耐好,忍耐是奇宝。一朝之念不能忍,斗胜争强祸不小。忍气不下心病生,终生将你苦缠绕,让人一步有何妨,量大福大无烦恼。
62、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样,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
63、我们求佛,常常觉得佛陀拥有大神力。然而,真正让佛陀有神力的是因果,是善念。因果是世间金刚不坏的法则,我们现在承受的一切,都是往昔所作之业,我们将要遇到的一切,又都是当下的造化。我们的心念导致善恶的行业,而这些又都决定着我们的福祸际遇。所以,求佛,其实就是在求自己。
64、有福德的人,通过欣赏别人的优点来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光明;通过赞美他人的功德来让自己的福德更加圆满;通过观照自心来让自己的爱心和智慧更加发挥。缺福德的人,常常观察别人的缺点来让自己的内心更加污染;常常谈论他人的是非来给自己制造更多的麻烦;常常评判别人的对错来惩罚自己使自己倍受折磨。
65、心若计较,处处都有怨言;心若放宽,时时都是春天。世间不如意事十之八能对我们百依百顺的人,能让我们如愿以偿的事都很少。我们若非要计较,没有一个人、一件事能让你满意。人活一世,也就求个心的安稳,何必跟自己过不去。心宽一寸,路宽一丈。
66、无论教化,还是感化,最终的效果当是心灵的灵魂的净化。
67、生活的意义就在于,经历各种各样的磨难与艰辛,从困惑中走出,在磨砺中升华,从而成为一种感激与珍惜的人生态度,而不是纠缠于那些不堪的往昔,把人生活成纠缠不休的痛苦。幸福从来得之不易,不妨用一颗平常心,知足、知福。
68、心如水,而性则可能是盐是糖是茶是咖啡¨¨¨这样,心境不一样时,心性也会异样。佛性则是人性的慧根。
69、人于浮世,独来独往,独生独死,苦乐自当,无有代者。《无量寿经》
70、人生在世,生死并无一定。暂时来此世间,又得离开,如月亮有圆有缺;又如花有盛开,也有凋谢之时。这辈子出生是上辈子死亡的接续。前世假若没有死亡,今生何以能生?如果这辈子智慧不明澈,下辈子如何能保有福慧与人身?
71、装饰对于德行也同样是格格不入的,因为德行是灵魂的力量和生气。
72、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73、若不究心,坐禅徒增业苦;如能护念,骂佛犹益真修。
74、5)朝中塞北,沥心成血字,倦雪染青丝,鞠尽瘁,弦语悲死如归。
75、你不必和因果争吵,因果从来就不会误人。你也不必和命运争吵,命运它是最公平的审判官。
76、世间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77、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佛》
78、本结菩提香火社,为嫌烦恼电泡身。不须惆怅从师去,先请西方作主人。
79、四愿弘深垂教纲,心怀喜舍慈悲。爱河苦海度群迷。水离生灭,彼岸订菩提。
80、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为什么我们总是会看见别人的过失和不足呢,不是我们有一双“火眼金睛”,是我们自己的心胸太狭隘了,容不下别人的错误或过失,也是自己眼拙,看不到别人身上的优点。
81、人生的痛苦,源于跟自己过不去。眼是审美的,结果纠缠在丑中,最后都审了丑;心是收藏快乐的,结果困于计较中,最后都盛了痛。总是执迷于困境,才挤走原本属于我们的快乐。淡之喧嚣,坐拥宁静;舍之奢靡,但享温馨;失之无忧,得之快乐,此谓生活。
82、莫言山深,无寻山中人。雾里花影残艳,落淡素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