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修养身心的名言警句(文案精选87句)

短句网
评论 2023-06-09 08:52:33 浏览59

读书修养身心的名言警句

1、(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2、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考,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而当你读书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还很少。

3、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4、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5、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明代谚语

6、读书不妨逆读,譬如,我们读世界史,第一遍从头读,第二遍从最后一章逆读。因为通过倒逆读书的方法,从一开始就可以得知其中心内容,进而溯本查源,加深我们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反复运用顺读和逆读的方法,就会使学习效果倍增。——福并重雅

7、读书,使人博学多识,学富五车;读书,使人无忧无虑,回味无穷;读书,使人思想查上翅膀,感情淀放花蕾。

8、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9、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獈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凯勒

10、或作或辍,一曝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作者:吴梦祥

11、(译:学了新的知识又常常温习已学过的知识,不断地学习,温习,学问和修养一定会很快得到提高,这样的人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12、学识决定眼界,眼界决定格局,而格局决定人的一生。

13、学问不都是在书本上得来的,在事实上得的履历,也就是学问。——陈毅安

14、(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15、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16、(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17、没有教养、没有学识、没有实践的人的心灵好比一块田地,这块困地即使天生肥沃,但倘若不经耕耘和播种,也是结不出果实来的。——(德国作家)格里美尔斯豪森喜不应喜元喜之事,怒不应怒元怒之物。——(中国古代军事家)诸葛亮源静则流清,本国则丰茂;内修则外理,形端则影直。——(中国古代学者)魏子修身以不护短为第一长进。人能不护短,则长进者至矣。——(中国古代学者)吕坤修养之于心地,其重要犹如食物之于身体。——(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知道者必不自矜,知义者必不好得,知德者必不沽名。——(中国古代学者)张九成忿怒二字,圣贤亦有之;特能少忍须央,便不伤生。——(中国古代大臣)曾国藩做一个正直的人,就必须把灵魂的高尚与精神的明智结合起来。——(法国启蒙思想家)爱尔维修凡有良好教养的人都有一禁诫:匆发脾气。——(美国作家)爱默生关心公益应当是每个有相当教养的人所共同的。——(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只有不够聪明的人才批评、指责和抱怨别人。但是,善解人意和宽恕他人,需要修养和自制的功夫。——(美国教育家)卡耐基一个人必须把他的全部力量用于努力改善自身,而不能把他的力量浪费在任何别的事情上。(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越是身份低的人,操守越是要谨严,不然,正是自取其辱。——(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有教养的人或受过理想教育的人,不一定是个博学的人,而是个知道何所爱何所恶的人。(中国作家)林语堂心的陶冶,心的修养和锻炼是替美的发现和体验作准备。(中国古代学者)宗白华富贵人不肯从宽,必招横祸;聪明人不肯从厚,必夭夭年。——(中国古代学者)吴少贤清旷的襟怀和高远的想像力未必定须由对目而形成,把仰望的双眼移到地面,同样可以收到修养上的效益,而且更见切实。(中国作家)叶圣陶

18、阅读的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19、(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20、生活中没有退步。只要我们肯学,无论什么经验都是我们需要领悟的章节。

21、书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灵,它帮助我从腐臭的泥潭中脱身出来,如果没有它们,我就会溺死在那里面,会被愚笨和鄙陋的东西呛转—高尔基

22、读书可以充实我们的思想,可以丰富我们的情感,可以教给我们本领,可以纠正我们的过失,在书籍中,你可以真切地感受到生活原本是如此地美好!读书可以感悟人生,这个人生可以是自己的人生,可以是历史的沧桑。可以是天地的沉浮,可以是……;读书是一种德性,在理性的引导下,读书人在灿烂的星空与神圣的道德之间,获得了灵性和自由,以及诗意生存。

23、君子处其实,不处其华;治其内,不治其外。——明·张居正《翰林院念书说》

24、解读:对你所喜欢的人,要知道他的缺点,不可偏袒;对你所厌恶的人,要知道他的优点,不可抹杀。我们评价一个人要客观公正,不要感情用事,不要因为自己的好、恶而产生偏见。

25、(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26、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27、中国自己就可以成为科学、思想发展的`源泉,中国自己就可以成为生产者,它有这种潜力和能力,中国不仅是一个知识消费者,它还是一个制造者。——阿尔文·托夫勒

28、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唐.岑参《关人赴安西》 

29、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3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31、我并没有什么方法,只是对于一件事情很长时间很热心地去考虑罢了。牛顿

32、释义: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讥笑后退了一百步的人。比喻缺点或错误的程度不同,实质一样。

33、(译: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34、译:在国家有危难的时候要敢于挺身而出,把死当作回家一样。

3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白马篇》 

36、丢失的牛羊可以找回;但是失去的时间却无法找回。作者:乔叟

37、(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38、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读书,就越是深刻的感到不满足,越是感到自己的知识贫乏。

39、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40、对于人类而言,真正的贫穷不是少吃一顿饭,而是少看一本书。

41、读书就是力量,因为读书可以帮助工作,可以增加工作的力量。

42、读书时,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一样。——爱默生

43、百闻不如一见。——汉·班固《汉书·赵充国传》

44、人而不学,虽无忧,如禽何!作者:(汉)杨雄

45、(《史记》)蹊(xī):小路。桃树李树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它们那芬芳的花朵和甜美的果实,却吸引人们纷纷前去欣赏采摘,以至在树下自然踩出一条条小路来。

46、译: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险也不躲避。

47、勤读圣贤书,尊师如重亲;礼义勿疏狂,逊让敦睦邻。—— 宋·范仲淹《范文正公家训百字铭》

48、(译:文章讲的内容或题材都很好,可表达不适当,那么欣赏的人就不会很多,难以传播千古。)

49、外人不念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脸孔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黄庭坚

5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

51、读书名言古代读书名言自古中国浩瀚文化中,流传不少经典读书名句,激励世代人发奋图强.如颜真卿有:“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蒲松龄有:“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苏轼认为:“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而大思想家朱熹认为是:“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到清朝,戴震有:“学贵精不贵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是画家郑板桥的名句.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举一而反闻一而知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朱熹为学读书,须是耐心,细意去理会,切不可粗心.为数重物,包裹在里面,无缘得见.必是今日去一重,又见得一重.明日又去一重,又见得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朱熹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朱熹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匆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益也.――郑板桥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郑板桥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宋)退笔如山起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苏轼《东坡文集事略》读书不寻思,如迅风飞鸟之过前,响绝影灭,亦不知圣贤所言为何事,要作何用.惟精心寻思,体贴向身心事物上来,反覆考验其理,则知圣贤之书,一字一句皆有用矣.——薛宣,明朝理学家读之以为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读之以友朋,幽忧读之以当金石琴瑟.―-南宋尤袤灵魂欲化庄周蝶,只爱书香不爱花.――清童铨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明代学者)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徐谓(明代)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但患不读书,不患读书无所用.――朱舜水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刘知几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蒲松龄:《阿宝》学贵精不贵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戴震《戴东原先生年谱》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杜工部集》读书好处心先觉,立雪深时道已传.――袁枚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有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陈善(宋)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颐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示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需要急思量.――陆九渊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胡居仁(明)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袁牧(清)或作或辍,一暴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吴梦祥(明)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宋)我们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只好先行泛览,然后抉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门一门或几门;但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鲁迅勤奋好学是提高自己拥有才能的最好方法,也必须培养自身有坚强意志和承受能力.这是立足于每一时代的先决条件.——方海权不要问我得到多少东西,至少,我懂得感恩和奉献.那是历代贤圣书籍的恩典,因此为人要勤修勤学.——方海权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宋)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宋)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

52、只有知识才能构成巨大的财富的源泉,既使土地获得丰收,又使文化繁荣昌盛。〔法国〕左拉:《真理》

53、(译: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

54、(译: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 

55、(译:广泛阅读,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记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材料,到需要用时便可以很自如恰当地选择运用。)

56、不管饕餮的时间怎样吞噬着一切,我们要在这一息尚存的时候,努力博取我们的声誉,使时间的镰刀不能伤害我们。——莎士比亚

57、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58、解读:宝玉藏在山中,连山上的草木也显得滋润;珍珠产在深渊里,连涯岸也显得不干枯。学问、韬略藏于胸中,自然会行为举止不俗,气魄风格不凡。若无内才,即使有漂亮的外表,也只是个凡夫俗子。

59、对永恒事物的知性理解,属于智慧;对短暂事物的理性理解,属于知识。

60、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礼记·大学》

6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62、善于利用时间的边角料,记忆背诵有关基础知识。

63、生命有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伽利略

64、译:国家的兴旺、衰败,每一个人都负有很大的责任。

65、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里没有窗户。——威尔逊

66、(译:如果想建立个人幸福的小家,必须先让国定安定,繁荣起来。) 

67、人永远是要学习的。死的时候,才是毕业的时候。萧楚女

68、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69、    书是灵魂的粮食,不读书灵魂就会饿死。

70、“讲效率”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不作不惜工本的事,二是作省时省力的事。动作快是讲效率;有条理是讲效率;聚精会神是讲效率;计划得当也是讲效率。

71、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72、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73、(译:美好的青春年华过去了就不会再来,一天不可能有两个早晨,要珍惜时光啊!) 

74、要是童年的日子能重新回来,那我一定不再浪费光阴,我要把每分每秒都用来读书。

75、释义: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候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76、修养的本质如同人的性格,最终还是归结到道德情操这个问题上。

77、气是无明火,忍是敌灾星,但留方寸地,把于子孙耕。

78、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

79、记忆是理解的基础,否定记忆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80、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81、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82、一个人最大的破产是绝望,最大的资产是希望。

83、(译: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84、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85、(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86、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