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必读的国学经典(文案精选25句)

短句网
评论 2023-05-07 01:00:21 浏览59

小学生必读的国学经典

1、孔子主张学与思相结合。只有将学与思相结合,才可以使自己成为有道德、有学识的人。这种思想在今天的教育活动中有其值得肯定的价值。

2、出处:《论语·子路》:“刚、毅、木、讷,近仁。” 

3、瞿鹊子问乎长梧子曰:"吾闻诸夫子:圣人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夫子以为孟浪之言,而我以为妙道之行也。吾子以为奚若?"

4、 孔子“三十而立”,并开始授徒讲学。如颜路、曾点、子路、伯牛、冉有、子贡、颜渊等,是较早的一批弟子。连鲁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也来学礼,可见孔子办学已闻名遐迩。私学的创设,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发展。

5、这套性价比超高的经典,书共12册,原价 26元 现在购买只需99元,却能影响几代人。

6、出处:《论语·卫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7、出处:《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8、“观止”一词表示“文集所收录的文章代表文言文的最高水平”。它是清朝康熙年间选编的一部供学塾使用的文学读本。

9、十有五:即十又指的是15岁。古人在整数和各位数字之间多用“有”字表示相加。

10、解释:指钻研和实行儒家以外的主张,也指斥责异端。

11、出处:《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12、出处:《论语·学而》:“巧言令色,鲜矣仁。”

13、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14、第24部 《传习录》 王阳明 (明代1472-1529)

15、解释:搞帮派,但是不团结。指坏人为谋求私利勾结在一起,做事没有原则、背弃忠信。

16、解释:成:成全;仁:仁爱,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

17、出处:《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18、出处:《论语·卫灵公》:“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9、出处:《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20、第16部 《陶渊明集》 陶渊明 (东晋约365-427)

21、(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22、第 11部 《吕氏春秋》 吕不韦 (战国?-公元前235)

23、译文:这句话意思是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人和”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论断,反映了孟子把“人和”看作决定战争胜负诸因素中的关键所在,显示了他对人的因素的特别重视。

24、熟读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人间词话》《古文观止》,适合孩子从小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