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的一生简介(文案精选61句)

短句网
评论 2024-05-10 08:47:54 浏览59

王夫之的一生简介

1、王夫之与宋明理学家很不同的一点是他对人欲的价值之肯定。程朱学派主张人欲净尽、天理流行,而王夫之所持的观点似乎与此正好相反,他认为基本的人欲无非食色之欲,虽圣人亦不免乎此。欲求并非罪恶,并非成德的阻碍,相反地,要想提高道德修养,必须使天理内化于人欲之中,“随处见人欲,即随处见天理”。(67)王夫之同样谴责了佛教那种认为人欲依赖物质、依附物质世界从而对之抱以贬低态度的做法,“物之可欲者,亦天地之产也。不责之当人,而以咎天地自然之产,是犹舍盗罪而以罪主人之多藏矣”

2、王夫之的教育观特别强调立志,认为志是成人之基,“志在学先”。“立志之始,在脱习气”“无尽之财,岂吾之积……亭亭鼎鼎,风光月霁”“惟其超越,是以和易”。告诫子孙后代要立大志,不要沾染坏习气,不要追名逐利,做人要潇潇洒洒,举止要堂堂正正,就像雨过天晴风清月明一般。只有超越了平庸,性格才能平易近人,社会才能和谐美好。这些,于我们今天的教育仍有着特别深远的现实意义。当下,人们过于强调对孩子实用技能的培养,“修身”却受到了不应有的冷落,无益于舍本求末。(王夫之的一生简介)。

3、王夫之一生著书320卷,录于《四库》的有:《周易稗疏》、《考异》、《尚书稗疏》、《诗稗疏》、《春秋稗疏》等。著述流传至今的,还有70余种、401卷、470多万字。这些著述构成船山先生精深缜密而又博大的学术体系,多方面地发展了中国传统学术思想。

4、至于他扶持道教,辨析上蔡谢良佐、象山陆九渊、姚江沈国模的错误,有人怀疑其他说的有过甚之处,然后他议论精密严格,纯粹依据正道而论。

5、以地理环境来说明中国历史的进程,或者用地理因素解释中国文明何以能够长期维持大一统的局面,是史学家常用的论述策略。这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就是中国地理环境“四面受阻”说,代表性的阐释如“中国地理条件,由于天然特点而自成一个自然地区。这个自然地区的环境是:北有大漠,西和西南是高山,东与南滨海;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水系所流经的地区是地理条件最好的地区。”因为这种地理上的特点而造成两个后果,一是在此范围内中国文明具有向心性和凝聚力,利于长期延续,二是历史中国也很难逾越此一范围而向更远的地方扩张。本文尝试从王夫之(1619—1692)的“中区”概念出发,讨论上述看法的历史渊源,并重新评估其意义。

6、今天是王夫之先生诞辰399周年纪念日,特推出此文,以纪念这位衡阳籍伟大思想家。

7、落日的镕金为湘西草堂镀上一层神圣的金色。结束参观采访,到了该惜别的时候,我忍不住从车窗再度遥望。寂寥中挺立的草堂在后视镜里晃动、缩小,渐行渐远,直至消失……可那个清癯的身影,那于困顿流离中对子侄后代的谆谆教诲却在头脑中越发清晰,无法遗忘。

8、船山于明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夏历九月一日诞生于衡阳市回雁峰王衙坪,祖籍江苏高邮打鱼村,明永乐初迁入衡阳,到他出生时已是第九代。船山的祖先系中下级军官,至高祖才以文墨教子弟,曾祖王雍“名著楚南”,“颇为豪盛”,至祖父王惟敬时“徒四壁立”,父亲王朝聘“薄田但供膻粥”。船山在三兄弟中排末,四岁伴大哥王介之读书,七岁读完十三经,十四岁中秀才,二十岁就读岳麓书院,先后结“行社”,“匡社”,以博学多识著称。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他赴武昌乡试,中第五名举人。因急风暴雨般的农民起义阻断了他的仕途之路。农民军领袖张献忠过湘时就邀请其参加,他自伤面容以拒之。

9、3: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10、明末清初,社会动荡,经济凋敝。一代文化巨人王夫之颠沛流离,历经磨难,辛勤著述,至死不渝。他自承“六经责我开生面”,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进行了详尽的研读、评注和创新阐发,建立了自己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体系,被后人喻为“东方黑格尔”。他秉承“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之志,一生忠于故国。他的气节学养,他的勤勉创新,都与其严格的家教密不可分。这家教延绵多世,泽被后人,让王氏子孙受益至今。

11、黄宗羲学问极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一生著述多至50余种,300多卷,其中最为重要的有《明儒学案》《宋元学案》《明夷待访录》《孟子师说》《葬制或问》《破邪论》《思旧录》《易学象数论》《明文海》《行朝录》《今水经》《大统历推法》《四明山志》等。

12、(15)王夫之:《礼记章句》,台北:广文书局,1977年,第13页。

13、无大臣而小臣瓦解;小臣无可效之忠,而宵小高张;皆事理之必然者。

14、(2)刘纪璐(JeelooLiu),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富尔顿分校教授;苏晓冰,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

15、船山先生把为学和为人看作一回事,绝不主张二者分开。他提出一个普遍的问题:为什么有的人读圣贤书,不会希圣希贤,却成为奸憝凶恶?他认为是因为未脱“俗气”。习气熏染人,会令人不自觉地陷入其中而不拔。人本来应该能够振翼翱翔,不幸被有些东西拖累翳蔽,使人堕落入泥。所以他告诫子孙,不要过度地追求“物欲”,不要在金钱面前迷失自己,要追求事业。

16、从以上的介绍中可以看到,王夫之把人的道德本质看作是道德的基础:人的存在中所固有的道德情感。他认为人的自然情感和欲求并没有阻碍道德主体的进步,然而,作为道德意识的基础,单有情感和欲求仍旧是不够的。在扩充道德情感方面,自然情感是必要的,然而,两者究竟不能等同,进而言之,道德也不能仅仅建立在自然情感以及道德情感的基础之上,还需要思考和反省来加以引导行为。要真正成为道德的主体,人尚需要扩充道德情感并身体践行之。

17、颇富才名的王夫之原本想一心报国、施展抱负,却无奈以一介文士之身而适逢乱世。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5月,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明朝灭亡。王夫之心痛欲绝,写下《悲愤诗》一百韵,以抒发自己的心境;同年迁居衡山下,筑茅屋,名“续梦庵”。他出门时,手擎雨伞,脚踏木屐,用此举来表示自己“头不顶清朝天,脚不踏清朝地”这种不屈的民族气节。

18、气有阴阳这两种形式,而世界之整体称为“太极”,王夫之说:

19、●让自己的内心藏着一条巨龙,既是一种苦刑,也是一种乐趣----(雨果)

20、“形而上”者,当其未形而隐然有不可逾之天则,天以之化,而人以为心之作用,形之所自生,隐而未见者也。及其形之既成而形可见,形之所可用以效其当然之能者,如车之所以可载,器之所以可盛,乃至父子之有孝慈,君臣之有忠礼,皆隐于形之中而不显。二者则所谓当然之道也,形而上者也。“形而下”,即形之已成乎物而可见可循者也。形而上之道隐矣,乃必有其形.而后前乎所以成之者之良能著,后乎所以用之者之功效定,故谓之“形而上”,而不离乎形。(34)

21、我说,我们还没有到山顶呢,大家早已飞一般往山上爬去。

22、清代的思想,是对历代思想的一次大综合。清代学者们对以往思想界,指摘弊病,有的很中肯。但他们为时代和知识所限,除掉经籍的考证与训诂一途外,绝少能把历代思想发扬光大。在发扬光大方面,王夫之最为博大精深,但却及身而绝,没有传人。

23、清顺治十七年(1661年),清廷大局已定,实行怀柔政策,王船山才带着家小隐居衡阳县曲兰镇湘西村,始筑败叶庐,继筑观生居,最后于57岁那年,在石船山下竹花园构筑湘西草堂,潜心著述,直至1692年夏历正月三十日病逝,享年74岁。

24、常宁市城乡规划局局长、d组书记欧阳磊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25、我1955年出生,祖籍在衡阳县曲兰镇青石村。考族谱,先祖与王夫之同族同宗。船山先生的先祖王仲与我先祖王仲八是亲兄弟。曾国藩曾为三修王氏族谱赠序。这是一个值得骄傲的宗族。我爷爷的坟与船山先生的墓地只隔200余米。每次去给爷爷扫墓时,我都要去船山先生的墓前瞻仰、悼念。   

26、王夫之终身研读《易经》不辍。《易经》是部深奥难解但影响极大的古籍,有一部分是占卜手册,另一部分则阐释动静、成败、阴阳相生交感的奥妙和谐,以及如何获致圆满、完整的人生之道。1652年,王夫之最后一次考虑是否要再蹚政治浑水、加入反清复明大业,于是转向《易经》请益。他倒不是要占卜未来吉凶,而是要借卦象指点道德迷津。卜出来的第一卦,指他和乱臣贼子交游无妨,桂王可以一见;第二卦,则好像在说事无善终。因此,在17世纪50年代,在他终于死了反清复明的心愿不久,也是四十不惑将届之年,王夫之写下了他平生最透彻、最富新意的哲学论述。第一部,论的就是《易经》,而且以这本书和中国上古的儒家信仰彻底决裂。许多学者不用大脑就信奉周初的典章制度和孔子的教诲圆满完备,恒久不变。但这些教诲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情势有变,难道礼教不该随之改变?王夫之就以他对《易经》的疏论为本,申论万物之“道”皆须在具体的情境里寻求,先王之道亦然——也就是放在制度和实践的脉络里寻求。具体的情境才是最重要的,因为世事若是有道,就不必去管相应的普遍之道。圣贤深知其理,但好学之士泰半未必。至于庶民处理起这样的事来,还比学者要强。世上还有许多潜伏的“道”从未实现,现实情势一变,新的道就相应而生。因此,王夫之虽然终身饱读儒家经典,沉津在儒家学者奉为社会和政治活动万变不离其宗的圭臬里,王夫之最深刻的领悟,还是认为传统在新形势里一样须作质疑和修正。

27、今以一言蔽之曰:物直是无道。如虎狼之父子,他那有一条适路要如此来?只是依稀见得如此。万不得已,或可强名之曰德(如言虎狼之仁、蜂蚁之义是也),而必不可谓之道。

28、关于“中区”的具体范围,王夫之也做了详细的界定。北方的边界,起句注、石梯,往东经白登、桑干,到野狐岭、居庸关,直到山海关,这条界线以北都是“乱岫荒原,丰草大泊,层冰酷寒,毛革酪乳之乡”;西方的边界,北自皇甫川、奢延水到盐池,然后是贺兰山、焉支山、车箱峡,最西到达青海黑水、湟水、洮水,这条界线以西都是“平沙朔野,横吹万里”,生活着西戎;西南地区则以西倾、三危、太白、岷、嶓、严道、越嶲、峨、崃诸山为界,其外“县絙流沙,赤土头痛,积雪夏飞”,流行的是“碧目、黧面、剪发、环耳之俗”;南方的边界,则金沙江、潞江、麓川之水为限,结以嶍山、岷山之险,其南则是生活在百粤铁围、鬼门诸山之中的“狼夷高髻藤笠”之族。王夫之甚至还详细描述了中国东部的海岸线,从山海关直至合浦,也被看做“中区”的边界。

29、王夫之4岁时就随长兄介之入塾问学,他天资聪颖,7岁就初步通读了文字艰深的十三经,14岁中秀才,崇祯壬午年(1642)与大哥王介之同时参加科举考试,同榜中举。

30、明亡后,一些知识分子开始反思明亡原因。他们认为:明中叶以来,阳明学说风行天下,蠹坏世道人心,深尔束手不观,空谈心性,游学无根,不知世务,导致士林无耻,以致社稷丘墟。

31、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阴历十月,名画家石涛画了一幅山水挂轴《山居图》送给朋友丁鹏;画的是小屋掩映在险峻山崖的林子里,屋里隐约可见一人独坐。这幅画的意思是:即使渺小如彼,也能在大自然的浸逼之下找到安身立命的所在。这样的主题和感情,在石涛画这幅画时,于中国少说也有700年的历史,许多名画的灵感全都是从这儿来的。中国画另一样同样悠久的传统,就是画家在“描摹物形”与“自抒胸臆”间的创作拉锯。这在石涛身上看来是“自抒胸臆”这边赢了。

32、尽管欲求本身并非不道德的,王夫之并没有宽容沉溺于物质欲求的行为。如果人的欲求不被节制,那么便会有悖道德准则,或者我们可说其欲就是不合“理'王夫之所讲的“节制”是相对于“公正”而言的概念,他说,“人人之独得’即公也”换言之,如果人人的欲求都能得以满足,那么个人欲求便没有什么过错。然而,毎个人都应当时刻准备修订个人私己的欲求,以保障众人的欲求都能得到满足,这也就是“公”。“公”同时也意味着“公共”(public),不过我们要小心区分“公共的”欲求与“公平的”(fair)欲求。因为也许某些人(甚至可能是道德领袖)会宣称某些欲求是人人所应该共有的,而强加一己之飲愿于公众之上。在其晚期作品中,王夫之进而明确排斥“公共之欲”的合法性。他说,“有公理,无公欲。”并解释说:

33、在哲学上的造诣极为精深绵密,不但能批判地继承前人学说中合理的部分加以发展,并且善于也勇于创新;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极富战斗的批判精神,对中国两千年来各种唯心主义的思潮如老庄哲学、魏晋玄学、佛教哲学等,进行了总结式的清算,以深入批判和揭露宋明理学的唯心主义理论基础,从而建立起他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体系。

34、站在古祠前,我似乎看到了那位清瘦孤独的老人,倚靠祠前的栏杆,深邃地眺望着远山,口中念念有词,寄情山水的侧影。我们呼吸着古老的山野空气,迎着山巅穿过来的猎猎晚风,仿佛穿越到了古代,感受到了哲人忧国忧民的气息。

35、我的父亲名叫王诗苳,生于1924年,一生都尽力延续着王氏宗族的人文精神,非常重视子女学识修养的教育。生逢乱世,他因家贫辍学,只读过几年小学,但能写会算,尤其写得一笔好字。当时居委会宣传栏和家中挂的毛主席语录条幅,都出自他的手笔。他算得上我书法的启蒙老师。高中毕业,我下乡当了3年知青,又回城当了3年学徒,1977年恢复高考时考上了大学。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我喜忧参半,既想读大学又想早点工作自食其力为家庭分忧。询问父亲意见时,他不假思索地说:“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去读!”一锤定音,改变了我的一生。

36、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商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伦》等书。

37、1651年,王夫之回到原籍,最后定居衡州府衡阳县金兰乡。先住茱萸塘败叶庐,继筑观生居,又于湘水西岸建湘西草堂。为草堂题写了一副对联“芷香沅水三闾国,羌绿湘西一草堂”。

38、习染孔学的文人,都知道孔子的经书里有解决社会、伦理,特别是政治问题的答案。孔子自己就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论语·阳货十七》)但若碰上危邦乱世、无道昏君,这该如何呢?可能就只有“卷而怀之”,保存一己的正道和师承的教诲归隐山林。王夫之的一生,便为这角色立了特殊的范例:既曾仕宦于前朝,就不再事二主。1644年,明末李自成率起义大军攻下明朝的京城北京,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自缢于御花园。只是,不过10个星期,起义军也因满洲大军压境落荒而逃。满洲以为殉国的明朝皇帝报仇、平乱为名入京,循而建立大清朝。大清朝剿匪平乱的速度极快,1650年,广州已经牢牢握在清人手里,南明最后一位僭主桂王,也于1659年被清军从西南方赶入缅甸。王夫之本人曾经积极参与反清复明的运动,先前举事反抗明朝官府的农民军,以及曾和清军结盟的将领,联合推举桂王称帝。王夫之就在桂王朝中当了个小官,尝尽晚明腐败、政争遗毒的恶臭。

39、(49)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第674页。

40、赵葵,字南仲,号信庵,又号庸斋。衡山(今属湖南)人。南宋名将、画家、诗人,京湖制置使赵方次子、知静江府赵范之弟。赵葵早年随父抗金,与金军战于枣阳、邓州、蕲州等地,以功授承务郎、知枣阳军。历官庐州通判、将作监丞、知滁州等职。绍定四年(1231年),擒斩叛将李全,升福州观察使、左骁卫上将军。其后授淮东制置使兼知扬州。端平元年(1234年),任京西、河北路制置使等职,出师北伐,收复三京,旋即大败于蒙古,降授淮东制置使。连知扬州、潭州、福州等地。淳祐九年(1249年),授光禄大夫、右相兼枢密使,赵葵坚辞相位。累迁至两淮宣抚使、少傅,以少师、武安节度使致仕,封冀国公。咸淳二年(1266年)逝于小孤山舟中,年八十一。追赠太傅,谥号“忠靖”。赵葵历仕宁宗、理宗、度宗三朝,《宋史》称“朝廷倚之,如长城之势。”他一生以儒臣治军,为南宋偏安作出卓越贡献。赵葵工诗善画,尤善画墨梅。著有《行营杂录》、《信庵诗稿》等,并有《杜甫诗意图》传世。

41、社会上要想分出层次,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竞争,你必须努力,否则结局就是被压在社会的底层。

42、夫君子之于道,虽无或疑之也,虽未尝不率循之也,而穷变通久以曲成夫道者。

43、多君媕雅数论心,文字缘同骨肉深。别有樽前挥涕语,英雄迟暮感黄金。

44、抱刘越石之孤忠而命无从致,希张横渠之正学而力不能企。

45、王夫之复兴民族文化的精神自觉,堪与春秋末年孔子删述六经以保存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努力相媲美。

46、(24)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第69页。

47、若以其形而下者言之,则彼此各有其事,各有其用,各有其时,各有其地,各有其功,各有其效,分致而不相为成,安得谓大且精者为小者之本乎哉?

48、王朝聘,人称武夷先生,满腹经纶,博览群书,但屡考举人不中,中年之后隐居家园,授徒教书,一心钻研学问,且一直避免与地方官吏、豪绅的往来,保持了一种超然的清高风度。在学问根基和学风上,他对三个儿子介之、参之、夫之均有很好的影响。

49、夕阳中的佘湖山,它的美无法用言语表达,也不是相机可以拍得出的。

50、(93)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第549页。

51、(13)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第666页。

52、清人统一中国的剧变为许多人带来大好机会,或投身军旅打功名,或栖身官场求幸进,要不就投身商场敛财富。剧变将石涛从他命中安逸、狭隘的小生活圈,一把扔进动荡不安的乱世,大半时候还只能靠他人资助为生。石涛生于116411年,明皇室(悼僖王)之后(十世孙),200多年世居西南边陲的桂林。桂林山水之奇绝秀丽,吸引中国画家有千年的历史。明室诸王向来得乖乖待在皇帝分封的领地,不准过问政治、军事。这些王侯虽然不识政务,也和领地周围的乡里脱节,却因为顶着皇室血统的神秘光环而成为打倒清朝势力集结的焦点,而这大清势力在满人的权力中心外围,还吸纳了不少汉人为附。所以,石涛父亲虽曾(以“监国”之名)出面集结反清势力,但只昙花一现,而且和南明其他反清势力一样,不是败于清军的追剿,而是败于福建沿海地方势力(督、抚)支持(后又背弃)的南明王室。石涛父亲遭到处决,作为儿子的性命倒是无虞,游走在立场模棱、互有重叠的小圈子里长大成人,既有誓死匡复明室的忠臣遗民,也有投靠清人的汉族显贵。当时明室幸存的后人和忠臣遗老,有不少人落发为僧,以示弃绝俗世功名,石涛亦然。石涛1679年画这幅山水送丁鹏时,住的地方离黄山不远。黄山就常见画中所绘的奇绝之景,但要以画面比对实景,断然不能,因为石涛和大部分中国画家一样,都是在饱览名山大川之后,回书房自出胸臆,留心中胜景于笔端造化。石涛在1680年搬到南京一带,1684年在康熙皇帝第一次南巡时,曾往康熙御前晋见。之后,便和清廷时有往来,后于17世纪90年代长居北京,进而得见清廷权贵搜罗的名画。1688年他住在扬州,扬州在当时是愈来愈繁荣的商业和文化中心。

53、阴阳者,太极所有之实也。凡两间之所有,为形为象.为精为气,为清为浊,自雷风水火山泽以至蜎孑萌芽之小,自成形而上以至未有成形,相与氤氲以待用之初,皆此二者之充塞无间,而判然各为一物,其性情、才质、功效,皆不可强之而同。(10)

54、符翕,清末湖南清泉县鸡笼街(今衡南县鸡笼镇)人,精金石鉴赏,工诗书画,摩崖题壁甚多,书震沪广两湖,“吾湘继道州(何绍基)而起者,首树一帜”。

55、存者,存其理也,存学、问、思、志所得之理也。

56、对于王夫之来说,自然情感“无涉道德”,可能有助于道德进步,也可能导致非道德的行为,而其本身则并没有道德价值。(80)其他的动物也有自然情感,但它们没有道德情感。王夫之认为道德必须根植于道德情感,道德情感应该担当起引导自然情感的责任。同时,道德情感需要借由自然情感以彰显,他所谓“道心(也就是人的道德情感)惟微,须藉此以流行充畅也”因此,道德之可能性建立于人人与生俱来的道德情感与其自然感情的结合。举例来说,当我们看到一个行将饿死之人,我们会油然而生悲悯之情,这便是人生而具有的道德情感^之一种。但是大多数人也许只有同情之心而不会采取实际行动,然而,如果挨饿之人是亲属家眷,那么大部分人者P将立刻想尽方法来缓其饥饿之苦。这是人类自然感情中的“爱”。自然感情能够直接激励行动,因此,利他行为正是需要将这种对于亲人的自然感情扩充至于对路人相助的道德感情。

57、一个是学术梦想。他认为明朝灭亡的深层根源是宋明理学、释老等空谈心性误国,因此他要重建「儒学正统」,即「孔孟圣学」。王夫之认为自己穷尽一生都未能圆梦,所以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悲愤情感。

58、王夫之,字而农,号涢斋,别号一壶道人,湖南衡阳人,汉族。晚年居衡阳之石船山,世称“船山先生”。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与方以智,顾炎武,黄宗羲同称明末四大学者。王夫之学问渊博,对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学等均有研究,尤精于经学、史学、文学。主要著作有《周易外传》、《周易内传》、《尚书引义》、《张子正蒙注》等。

59、顾炎武(1615-1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60、是故苛政之足以败亡,非徒政也,与小人为类,而害乃因缘以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