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全书
1、马子幸听后感觉自己的修养尚浅,还得继续努力。
2、“道之大端易于明白”,此语诚然。顾后之学者忽其易于明白者而弗由,而求其难于明白者以为学,此其所以“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也。
3、在王阳明到广西前,广西爆发严重民变,所以朝廷没办法只得任命王阳明前往平定民变。九月初王阳明动身前往。此时王阳明身体早已不如前,肺病缠身。但沿路学生听闻王阳明经过,都纷纷前来迎接。其中一些学生见到王阳明更是喜极而泣。王阳明一路讲学论道,十一月二十日,王阳明经过千里行程,终于到达广西梧州。(王阳明心学全书)。
4、在外人看来王阳明任闲职很好,但是王阳明以正心修身,平治天下为己任,而且此时的明朝早已不再太平,各地盗贼四起,地方腐败严重。王阳明在是在这样的蛰伏隐忍中等待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王阳明认为,人生进取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以“术”求胜,以为力量、技巧决定一切。另外一种是以“道”取胜,这种方法讲求一种境界,强调在磨炼中调整心态,去掉浮躁情绪,然后从中悟出能创造、掌控一切的东西:道。
5、那个时代的读书人,大部分都希望通过科举入仕。而王阳明的立志成圣,既没有走上退隐的路,也没有走上绝大多数人走的做官的路,而是走了一条自我人格完善的路。他回到了儒家的初心,恢复了儒家的源流:要做人,做你应该成为的那种人。
6、同时也是一部现代人成功修身、强大个人内心的励志作品。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即理”等命题,受到后人的广泛推崇。(王阳明心学全书)。
7、在赣州,王阳明采取了一系列的整顿措施,提升了当地官兵战斗力,二月,王阳明兵分多路围剿盗贼,并接连获胜,士气大振。但此后在福建地区因为轻敌遭遇了大败,死伤数百。
8、阳明学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后传于日本,对日本及东亚都有较大影响。
9、译:现在,天下的人都在议论我,如果能因此为善,那么,都是在与我砥砺切磋,就我而言,不过是提高警惕,反省自己,增道进德。
10、早在孟子时候,就提出了“万物皆备于我”这样一个观点,认为万物的知识和规律,都是人心中所具备的,一个人只要“尽心、养性、反求诸己”,就可以把它们都发现出来。又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11、在人生的旅途中,几乎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拥有过人的能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遗憾的是,绝大多数人虽然对出类拔萃的能力和高品质的生活充满无限的向往,但他们却不愿在艰苦的生活中磨练自己。
12、王阳明认为心即理,心即是天,心是大自然的规律,起了主宰统领的作用。我们的行为模式都是靠心来控制的。心所产品的意识和思维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影响和调控思想、言行的运行。
13、王阳明说,一个国家的君子修身正己,各个部门的官员也都各司其职,天下就能安定。我们人心也是一样。当产生好的念头时,我们要肯定,当产生了不好的念头是,我们要及时遏制,这叫做意志,是上天赋予人的独一无二的智慧能力。圣人就是靠意志修身养心,才成为圣贤。普通人要提升自己,就要存养意志,否则就很难进步。
14、译:天地间的大气,本来没有瞬息中断过。但有了一个主宰,就能不先不后,不急不缓,即使千变万化,主宰是一成不变的,人有了这个主宰才产生。如果主宰安定,如同天地运行一样永无停息,即使日理万机,也经常从容自在,也就是所谓的“天君泰然,百体从令”;若无主宰,便只有气在四处奔流,怎么会不忙呢?
15、儒家强调格物致知,就是要求一个人跳出自我的小圈子,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待那些身外之物。王阳明认为对于任何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情,都需要我们倍加珍惜,把它当作磨炼自己,完善自己的必不可少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滴水穿石,积土成山。有朝一日豁达贯通,捂得心性的本来面目。
16、王阳明接着说,古人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就是说你内在的心要审查一起外在事物,有定力,时刻与道相合,如此才能实现眼耳口鼻和四肢的真正功能,成就真正的自我。如果我们一味追寻外在的感官刺激,不能克除那些不合道的言行举止,不能让你真正的本心其作用。真正的本心,便是那能使一个人产生听、言、动、视行为的一种本原,也就是自然事物的一种本能规律:天理。有了本原,才能产生蕴含天地万物生生不息之机:仁。
17、现代人没有了敬畏感,对以前的所有的高尚的价值产生怀疑和否定,于是正心诚意、安身立命都变得不再重要。
18、译:看见有德行或才干的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没有德行的人,自己的内心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这样就不会过分的责备别人,而对自己要求严格。
19、在现在这个社会做到很难,主要是人们过于眼前利益,一个人能坚持自己的操守,不忘初心是很难的事情,会被周围的人看做是另类,会被侮辱,嘲笑,难免会波及内心,大部分人会着急,生气,很多会根据环境的变化而随波逐流,有的很可能会对原来的作法,想法产生怀疑,这样就不能守住初心了,不但外部环境这样,就是家人也不可能支持,别人改变能够给家人和亲人带来物质的享受,而自己因为坚持不能得到物质上的既得利益,而放弃一些基本的道德,是难免的。
20、诸君只要常常怀个“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之心,依此良知,忍耐做去,不管人非笑,不管人毁谤,不管人荣辱,任他功夫有进有退,我只是这致良知的主宰不息,久久自然有得力处。一切外事亦自能不动。
21、译:各位只要经常怀着一个“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的心,根据这良知耐心地做下去,不在乎别人的嘲笑、诽谤、称誉、侮辱,任他功夫有进有退,我只要这致良知没有片刻停息,时间久了,自会感到有力,也自然不会被外面的任何事情所动摇。
22、对事情的为难情绪,是缺乏“信心”的表现,心中对自己能力存疑,内心力量就不足,做事就不能全力以赴,自然做不成事情。如果能有足够信心,内心处于一种稳定状态,不容外界干扰,调动全部力量,做事自然事半功倍。
23、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悟到“道”,这样就需要在应事接物中磨练自己,不要把任何事情看得太重,要有一种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不急于求成,锻炼自己的心性,不要受“气”的干扰。
24、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大学老师,她在课堂上讲女性应该独立,不能依靠男人,做妓女是非常可耻的,但是有位女生回答说,我就是要找男人养着我,他凭什么不养着我。然后又说,我觉得做妓女没有什么不对啊,人家也是靠劳动吃饭。
25、本书是研究王阳明哲学思想和事功史迹的最重要、最基本的资料。
26、在武陵的200多天里,王阳明日夜操劳,举重若轻,化繁为简,办事效率极高,弟子冀元亨对此佩服不已。王阳明告诉他:如果你把一件事当成负担去做,总是认为自己是可伶的牺牲品,心中充满抱怨之情,心不甘情不愿,肯定会很快就感觉累了,但是如果你充满爱的感觉去做某件事,身心敞开,无条件地全心投入,这种状态与大自然大公无私的本性有相类似之处,这时会从内心获得源源不断的能量,就忘记了劳累和辛苦,让自己办事效率也高了起来。
27、王天叙“环堵萧然,雅歌豪吟,胸次洒落,……所著有《竹轩稿》《江湖杂稿》行于世”,是一位文化修养出众的豪放之士,常随祖父读书的王守仁不仅在学问上受益于他,性格也颇与祖父相似。十五岁时,王守仁“出游居庸三关,即慨然有经略四方之志:询诸夷种落,悉闻备御策;逐胡儿骑射,胡人不敢犯。经月始返”,举止类乎将门子弟。
28、全书38卷,具体包括:首编语录三卷,为《传习录》,附以《朱子晚年定论》,乃守仁在时,其门人徐爱所辑,而钱德洪删订之者。次为文录五卷,皆杂文;次为别录十卷,乃奏疏公移之类。次外集七卷,为诗及杂文。次续编六卷,则文录所遗,搜辑续刊者。后附以年谱五卷,世德纪二卷。
29、稻盛和夫做了好几家上市公司,做了很多事,但他好像也是和王阳明一样,只做了一件事。在回顾他自己一生经历的时候,他有一句总结性的话:“人只要坚持正确的为人之道,整个宇宙都会帮助你的。”
30、儒家的“内圣之学,实际上是成德之教,成德的最高目标是圣,是仁者,是大人;而它的实际意义,则在“个人有限的生命中取得一个无限而圆满的价值。
31、在王阳明众多学生中,梁日孚拜师的过程十分独特,被传为佳话。其人广东人,因中了进士,扑进任职期间经过赣州,因久闻王阳明,因此拜见王阳明。
32、王阳明接着说,格物致知的理论,是圣人早就把它指示给了我们,只是很少人在乎它而已,我们的良知人人都有,就在我们内心,只是普通人觉察不到而已。
33、本书作者华杉,研究儒学30多年。他吃透了阳明心学的本义,对于书中讨论的每一句话,他都能详细介绍其出处,再结合历史上众多先贤大儒的观点,条分缕析地把《传习录》讲透。全书语言通俗有趣,论述古今结合,无需半点古文基础,就能让你从思想的源头读懂“阳明心学”。
34、王阳明现在虽然官至四品,但其实是在滁州任闲职,并没有太忙,所以在送走徐爱后,仍在家中孝敬父母。王阳明年轻时喜欢游山观水,从中陶怡情操,感悟大自然的奥秘。
35、在王阳明所处的年代,上至皇帝下至大臣们,基本都是些腐朽堕落、贪婪残暴的人,为了争权夺利而纷争不断,社会上道德败坏,世风日下,明朝的统治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36、明代心学发展的基本历程,可以归结为:陈献章开启,湛若水完善,王守仁集大成,王守仁的阳明心学直接的源头是“陈湛心学”。阳明心学始创于“龙场悟道”,其“悟道”的理路,与陈献章的“静养端倪”堪相一致,这一看法已是学界的共识。
37、徐爱跟随王阳明登山游水,领悟到了心即是理,知行合一的理论。使其眼界打开,洞悉了一个全新的天地。在几个月的游学之后,就要离开老师王阳明,但心中还要些疑问,尚未完全领悟知行合一的精义。王阳明讲解到。真正的知行合就是如同见到了漂亮的东西就喜欢,闻到难闻的气味就恶心的反应一样,是一种内心本能的反应。知行的本体,正是“心”的本来面目,与现代心理学中的“潜意识”、“无意识”或者“本体意识”的概念类似。
38、不断调整意识,使其进入一个宁静,虚无,最终不着一物的境界中,洞察力提升了,对世间的事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才能在“无为”中灵活自如控制自己的情绪。
39、阳明学,又称王学、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王守仁发展的儒家学说。不离儒学本质,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
40、王阳明以为,《四书五经》不过说这心体,圣贤学问是生命的学问。
41、一天陆澄和好友马子幸在一个小婷静坐练习,马子幸睁开眼睛突然看到一道白光,以为是鬼,两人不再敢来这个地方静坐,便去问老师王阳明如何是好。
42、王阳明(1472-1529),明朝人,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年轻时筑室习静于越之阳明洞,遂号阳明。
43、《大学问》是上海古籍出版社于1992年12月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守仁(王阳明),这本书是王守仁(王阳明)的纲领性哲学著作,被其弟子们视为儒家圣人之学的入门教科书。
44、王守仁不否认现实中某些认知与行为的脱节,但他认为这是因私欲作祟导致,不是本心,人的本心是知行一体的。而他又特别强调“行”,认为“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这是因为当时士风衰薄,能言不能行者众多,王守仁认为急需豪杰之士起而倡之,昌明学术,振作士风之故。
45、在王阳明看来,“慎独”的意思是:一个人无论在密室独处,还是在闹市通衢,这个人心中的“知”都是自己的“独知”,并不因为在密室独处或闹市通衢就可以有别的“知”。
46、冀元亨和蒋信听了王阳明关于仁体和知止的学问,茅舍顿开,一种前所未有的庄严涌上心头。冀元亨又问道怎么才能做到知止呢。
47、王守仁,幼名云,字伯安,汉族,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余姚市)人,生于明宪宗成化8年(1472年10月31日),卒于明世宗嘉靖7年(1529年1月9日)。因为曾经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等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封侯爵。
48、修身悟道要顺其自然,才能洞悉宇宙万物存在的最本质状态,认识其本质的规律。儒家推崇的仁者是身心修养达到极高的境界,将自己融入万物于一体,将自身与万物相连,从而激发巨大的自身潜力。
49、人是天地间的一个奇迹,身上蕴含着巨大的潜能,按理说人人都能很容易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是很少有人能做到,是因为不是所有人都能心定下来,在心中能有意无意地”看“到将来成功的前景,并坚定不移地相信这一切必将实现。其实就是要从始至终坚定自己的信念,练就强大的自信心。
50、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全是务实之心,即全无务名之心。若务实之心如饥之求食、渴之求饮,安得更有工夫好名!
51、王阳明四处征战,同时也不忘给学生讲学,此时的王阳明声望也不可同日而语。正德十三年,王阳明以破横水、平桶冈之功,升任督察院右副都御史兼提督,可以说又是朝廷大将也是封疆御史,还是统兵武将,再加上王阳明四处讲学的声望名声,在当时颇有影响力了。
52、同时,正心诚意既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功夫,要达到至诚的境界,则有致曲之功,即在那些小事情上细微之处,也要善于使自己的起心动念都与自然相合,调整自己的观念,心态,使其达到非常真诚的状态,合于天地自然的运行规律。就像瀑布一样,经管瀑布极高,水流湍急,对人有一种无形的影响,但我们能放开自我,使之不起杂念,完全与天地融为一体,就能体会到“诚”的境界。
53、王阳明早年间四处讲学,冀元亨为其心学思想折服拜其为师,到一开始王阳明婉言拒绝。在王阳明后来龙场悟道后,冀元亨再次前来拜师,而这也改变了他的一生命运。
54、王阳明给陆九川解释了关于心态和人心的本质,但是学生还是没有完全领悟,问到,自己经常在静坐的时候被外界的事情打断,办事之后又回来静坐,自己的身心还是不能打成一片。王阳明说学生的格物致知的实际修养,体验还不深刻,内心还是有所牵累。一个内心宁静的人,不会随意被外界干扰,看似静坐收敛身心,但自己的心却被放纵于空想。
55、要认识仁体,就是要认识心理本体的一种智慧。而要呼唤这种更高层次的“自我”,我们需要更加专注,集中全部精力到上面,直到忘记“自我”。进入忘我的潜意识状态。这和中国太极文化中的“阴极阳生”理论是一样的。事物总是处于矛盾的不断交替,当到达一个极之后就会向反方向转化。
56、5岁时,王阳明还不能说话,但改名守仁后立刻就能开口说话这些都是传说无从证实。王阳明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也有很多难解之谜。
57、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58、在老家守制的六年,王阳明广收门徒,并不断完善其“致良知”学说,认为:心之本体无善无恶,知善知恶、知是知非乃是良知,致良知须为善去恶,反身而诚,戒慎恐惧而行之。
59、王阳明讲授的学问,将就体会一种与天地万物浑然一体的感受,喜欢在月夜宁静的氛围下讲学,让学生容易用心去感受万物。
60、通常人们的感觉是自己在主宰着自己的生活,实际上,人们对于塑造自己的人格是无法控制的,所有的一切都在潜意识的潜移默化中形成。
61、五经:《诗》以“温柔敦厚”为教;《书》以“百王心法”为教;《礼》以“亲亲尊尊”为教;《易》以“穷神知化”为教;《春秋》以“礼义大宗”为教。
62、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xHxaP5v5ZssXbQq-fGk3Q提取码:KEXJ 书名: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
63、王阳明自幼饱读诗书,他非常向往古人的:无入而不自得,的心态,但是龙场的三年,让他历经患难,亲身体验了难忘的境界,王阳明抛弃了所有幻想,开始了这种内心艰难的探索,王阳明认为一个人的才能不局限于某一方面,如果打通了心灵的某一关节,做什么事情都能应对自如。这便是儒家在人才培养上的思想人格:全才。
64、本次出版的简体版,是以民国《四部丛刊》所影印的明隆庆刊本《王文成公全书》为底本。并参考了《四库全书》本、中华图书馆本等版本,以及从明朝至今关于王阳明的众多研究成果。
65、大自然变幻莫测,遵循道法自然的原则,为人做事如此,顺道而兴,逆道而亡。我们要时刻将自己的意识行为调整到与“道”相合,与天地宇宙的规律相协调的状态。
66、说到“做人”,不能不提中国明代思想家王阳明。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他的“知行合一”对后世影响巨大。而王阳明心学最大的意义,就是提醒我们回到“做人”这个根本上来。
67、思维的最佳运行状态就是按大自然的规律特征:自然而为,如果强行控制,则是去干扰反而适得其反。
68、心即理也。无私心即是当理,未当理便是私心。
69、这就好比种树,这几年中国很多创业者的玩法是,先花钱搞一个很大的树的架子,在上面弄了很多绿叶,很多挂件,看上去很茂密很好看,但是大树没有根部,自己不会生长,所以,用不了多久,就完全枯萎了。
70、《大学问》、《王阳明全集》、《传习录》作品收录于《明史》、《古文观止》,《古文观止》中收录有王守仁的名篇《瘗旅文》、《教条示龙场诸生》。
71、本书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哲学和事功史迹的最重要、最基本的资料。
72、学生继续问道:良知妙用是怎么回事,如何才能获得妙用。
73、佛洛依德认为,人类绝大多数的行为,是由过去的事件决定的而非现实的目标所能制约,人的行为很多时候是受命于潜意识的追求,潜意识是我们观察不到的非理性意识动机,受生物本能的驱动力,和幼儿时期性心理事件的控制。
74、正德十月,世宗皇帝决定对王阳明加官进爵,封新建伯,三代并妻一体追封。不久王阳明父亲因病离世,王阳明照例在家守制,这一守就是6年。在此期间,也收了很多的学生。其中学生王畿也拜其门下。后来王畿和钱德洪都是其得意门生,王畿后来创建了稽山书院。在王阳明讲学其间,老弟子也纷纷前来。